山東柳子戲繼2007年後重臨香江。今年7月,山東省柳子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下簡稱「中心」)受邀參與中國戲曲節,帶來《張飛闖轅門》及《孫安動本》兩個傳統戲;另有一場非公開售票的折子戲演出,乃專為中華文化節而設的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 。整個製作沒有香港觀眾熟悉的明星卡士,欠奉海嘯式的大型炫目場面,更遑論新奇刺激的藝術科技,但此時此間有機會觀看此團此劇,機會難得。戲難演,出演員、找觀眾、創經典更難。「中心」是現時中國內地唯一仍演出的國營柳子戲藝團,近年受社會風氣及客觀環境的限制,難以培育演藝人才。據悉,即使整體經濟條件比以往改善,「中心」的人員編制仍需縮減。由於整體演員人數大減,因此藝團多演人腳較少的折子戲而少演全本戲 。故此,經典老戲可在戲曲節全本登場,需靠天時、地利、人和,得來不易。
《張飛闖轅門》的張飛(王偉 飾)燕頷虎鬚、聲若雷轟,十分出彩。此劇除了塑造他豪邁粗獷、莽撞任性的典型性格,又安排他持黑折扇亮相,增添儒氣,這是柳子戲獨特的演法,呼應著攜黑羽扇的軍師諸葛亮。整個戲張飛的演繹恰到好處,表演到位,有技巧,但不賣弄,符合人物至情至性、直爽可愛的性格。加上全劇保留傳統「有金鼓而無絲竹」的表演特色,並配合尖子號等特色樂器,突顯柳子戲獨特的表演風格。
另一齣傳統名劇《孫安動本》見於蒲劇、秦腔及潮劇等不同地方戲,亦是京劇高派經典,深受歡迎;台灣京劇老生李寶春曾將它改編為「京劇新老戲」《孫安入京》,可見故事重塑性甚高。山東柳子戲版本雖是此劇原型之作,惜公演機會較少,筆者首次現場觀看,深受觸動。
誰家玉笛暗飛聲
《孫安動本》的整體演出水平很高,尤其音樂美妙婉轉、豐富多彩。鑼鼓音樂大致是廣東觀眾熟悉的打法,也有特別的音調效果,極具寸度及氣派;加上柳子戲「三大件」﹕笙、笛、三弦構成支聲複調(heterophony),音色絕妙,時而隨腔齊奏,時而加花變奏,悅耳和諧,令整個戲立體化起來。柳子戲的音樂美還有「第四件」:演員的聲樂。各行當演員的嗓音廣闊嘹亮,有如萬馬奔騰,亦如千仞落泉,唱出觀眾的心聲,令人心曠神怡。柳子戲唱腔時而委婉,時而高亢,唱中有說,說中有唱﹐亦有和唱幫腔的傳統,承載著傳統戲曲唱腔音樂(弋陽及崑腔)之韻味和精緻。
說回此劇,周金偉飾演奉調回京的曹州知府孫安,乃本劇核心人物。他每場戲都有大量思想鬥爭,演出具層次感,氣度不凡。如「問天」那場獨腳戲,講述孫安連奏三本參劾太師未果,反被幼主杖責四十,如墮人生谷底。他唱罷「天呀,不睜眼的蒼天吶」後帶戲上場,含悲帶憤地向蒼天問了好幾個「為甚麼﹖」,層層遞進,唱腔跳躍激越,情感真摯,聽得人心情激動、同聲一哭;劉海霞飾含寃的投江民婦,她只有這一場戲,但令人印象深刻。一句內場叫白「蒼天吶,寃枉」,情感澎湃,未出場已緊緊揪住觀眾的呼吸和心跳,加上一眾和唱,刻劃出角色的悲怨和憤恨;王偉飾的小千歲、定國公徐龍乃萬眾期待,他天不怕,地不怕,抱打不平,一洗全劇壓抑多時的冤屈悶氣。話說徐龍兩次被昏君駁本後,那一段說白十分精彩﹕「定國公徐龍,三本仍保孫安全家不死,沈國老官復原職,昏王准本也保,不准本也保,實實要保,一定要保,准本!准本!准本!」正所謂「重要的話要說三次」,這段口白如珠落玉盤,氣勢凌厲,大快人心。可惜奸太師仗幼主撑腰,竟敢撕碎徐龍本章,激起徐龍絕地反擊,有如一個不斷被充氣的氣球,到達臨界點時被一針爆。徐龍怒持銅錘打朝除奸,全劇的戲劇矛盾終於解決。
柳暗花明見青天
柳子戲幾經磨難,幾番起跌。它於清初曾稱盛一時,有「東柳、西梆、南崑、北弋」之譽。自乾隆年間徽班進京,皮黃戲於京城大盛後,柳子戲漸被世界遺忘,主要在山東及冀南等地發展。1960年代,柳子戲曾受到國家領導讚賞,卻在文革期間捲入政治漩渦,藝人被下放鄉區,人才凋零,對劇種的傳承造成致命的打擊。事過境遷,近年柳子戲除了挖掘及恢復部分傳統戲,亦有移植改編的現代作品,以及新一代演員接棒演出。今次「中心」應邀參與中國戲曲節,肩負於香港特區推廣中華文化的國家重責,是柳暗花明,也是戲迷之福。
別以為廣東觀眾聽不懂柳子戲,這劇種在香港肯定沒市場,實際情況並不如此。正如我們並不是因為懂韓語才聽盤索里和k-pop,反而透過這些表演娛樂了解韓國語言及文化一樣。中國地方戲雖各具姿彩,卻同氣連枝。全國通行的戲曲官話(中原音韵)、身體表演語言,以至人類對真善美的渴求和期盼,都能打破地域和文化界限,將不同民系相連。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理應發揮優勢,協助推動藝術產業生態圈的良性發展,搭建香港、內地與世界各地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樑。
中國戲曲節歷年來努力為各地瀕危劇種提供展演空間(如多年前的打城戲),不但讓觀眾開闊藝文視野,同時增加大家對中外歷史文化,以至近代國情的認知及反思。盼望柳子戲可獲得更多社會人士的關注和支持,出人、出戲、出新,認清及堅守藝術本質及優點,提升劇種的文化自信、自尊,讓這古老劇種能永續發展,活出新生命。
*拙文引用曲詞乃大意摘錄,未必與實際演出完全相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