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邊界的香港想像——評《香西法蘭港》
文︰胡珮嘉 | 上載日期︰2024年6月2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辦︰法國五月藝術節
演出單位︰一條褲製作 »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日期︰2024/06/01 3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每當我們探討香港的論述,總會想起也斯的一句疑問:「香港的故事:為什麼這麼難說?」,直到今日,這個大哉問一直存在,在引伸的問題是——什麼是香港的故事?如何才是香港的敘述?然後又有誰能夠好好敘述香港的故事呢?

 

今年法國五月「讓鏡子說」港法交流劇場計畫,一條褲製作的藝術總監胡海輝用人種誌劇場的方式,在兩年間帶領9位演員,通過資料搜集與採訪居港法國人,編作舞台劇《香西法蘭港》,加上演員自身所代表的「香港視角」,從法國與香港的兩種角度、穿越時間的經緯,兩種身分在台上交叉對話,嘗試向觀眾論述他們的香港故事。

 

表演由舞蹈拉開序幕,伴隨著悠揚流暢的音樂,9位演員輪流作戀人姿態成雙成對地起舞,配合橙黃的燈光,營造溫馨又浪漫的氣氛,符合大眾對法國的普遍印象——浪漫、高貴、優雅。此段的舞蹈設計非常流暢且充滿想像力,演員身上的風衣也成為了舞蹈的一部分,風衣能被象形為小狗,也能是遮擋的雨傘。舞蹈結束後進入演出部分,一眾演員扮演法國人,在餐桌的討論上表現一般人對法國和法國人的刻板印象——追求自由、浪漫、無拘無束、愛喝酒、吃飯緩慢等等。然而,這段原意雖好,但與開場的訊息重複,也未見能夠帶出更深入的反思與討論,且一大段英語和廣東話夾雜的台詞,放在流暢的形體舞蹈之後尤其突兀,導致內容冗長、觀眾反應不佳。

 

《香西法蘭港》劇照

(©Kit Chan,由法國五月藝術節提供 )

 

幸好,其後當演員扮演受訪者口吻表演時,形式不再流於展現「french stereotype」的表面以及停留在資料整理的堆砌,而是能重點串連這些居港法國人的特徵、背景,並且不單純是以說書人口吻朗讀,配合台上的佈景、道具和形體設計,生動活潑地詮釋了居港法國律師蔡珮璉的生平,此表演方法令人有眼前一亮之感,不會令資料的呈現顯得沉悶。此外,除了運用台上的空間,創作團隊也打破傳統鏡框式舞台的固有規律,善用劇場的每個角落,令演區不只在舞台上,還包括觀眾席樓梯、台下的位置,然後再回到台上表演,儘管部分位置因為視線阻擋而會令某些觀眾看不到,但這個安排讓整個演出更有流動性。創作團隊亦加插香港與法國之間的歷史淵源,使兩個地方更為連結和緊扣,彷彿打破了地域的局限——無論是人還是歷史,香、法兩地均互相觀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突顯香港中西匯聚的本性和城市的海納百川。

 

令筆者驚喜的是,在編排上,由香港社會運動到法國的示威活動的過渡非常巧妙,紅色與黃色的燈光轉換、巨大聲效,人們靜坐、空間成為廢墟,都是兩地社會事件發生時共有的畫面和情況,香、法兩地穿越時空、跨越邊界,在舞台上成為了共同體。台詞中,有些居港法國受訪者表示他們依然願意留守,那一刻,香港不再只是香港人的香港,身為外來者的「居港法國人」也從客體成為了主體,此處拓闊了「香港人」的身分認同的邊界——香港人的身分,不一定指向在這裡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而是屬於每個熱愛這座城市的駐留者。

 

最後令筆者欣賞的,是演出從法國人的觀點,回歸到香港本地人——舞台上的一眾香港演員本身。他們重獲自己的話語權,講述有關自己與香港的回憶,他們對香港的感覺,進而因應社會環境思考去留問題。期間,一個個拾走舞台上的道具與佈景,有人提燈、有人將床變成船、有人堆疊起所有膠凳然後搬走,最後剩下一個空蕩的舞台——或許是在表達直到思考的最後,也只剩下虛空與未知,無人知道最後他們會怎樣選擇,和抉擇背後的對錯。

 

《香西法蘭港》劇照

(©Kit Chan,由法國五月藝術節提供 )

 

也許,時至今日,我們煩惱的,已不是如何好好訴說香港的故事,而是如何面對和界定我們「香港人」之身分、責任與未來。《香西法蘭港》在讓香法港人對話後,依然得出了一個充滿愛與可能的答案:在絕望的時候,團結總能帶來希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大學生,熱愛劇場、文學。

劇評練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