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一趟心靈洗滌之旅——《經行頌缽》(微觀篇)
文︰比布 | 上載日期︰2024年6月13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寂境 Samana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2024/5/31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音樂其他 »

近年香港社會越趨關注心靈健康議題,靜觀的概念也慢慢走入日常。這是我第一次看曾文通的靜觀劇場,對於把靜觀融入劇場演出,我實在有點想像不了,因此被吸引進場觀看。基於曾文通有舞台設計的背景,他能巧妙利用舞台的燈光與錄像設計、形體與音樂主導的方式再現靜觀,所以整體對我來說是有驚喜的。

 

將「靜觀」轉化為「可見」

 

靜觀本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何將一個人的靜觀經歷轉化成劇場語言,帶領觀眾走入靜觀,的確具挑戰性。這次的舞台是簡約風格設計,採用旋轉舞台。舞台設計多以圓形為主,在台中間有一個大概傾斜三十度的圓形,中間空心的部分是放置頌缽的地方。而圓形的頂部有一間小小的房間,裏面有一個圓形窗戶,能看到窗邊放了一台顯微鏡。

 

「微觀」是這次的大主題,主創人以微觀的角度帶領大家走入靜觀世界,因此一開始的錄像設計是顯微鏡下的世界。其中一個開始靜觀的方法,就是透過觀察恆常中未被發現的微小。看着熟悉的事物,當你注意到陌生的微小細節,便不自覺慢慢進入專注觀察的狀態,曾文通則是利用這點作切入。之後的錄像開始有一點鬆散,感覺就像在頌缽裏裝滿水後敲打,平和的水面開始震動,牽動密密麻麻的漣漪,彷彿把水平面慢慢盪開。因此之後的錄像也配合着頌缽,由充滿實感的圖像變成抽象的圖案組合。一邊聽着頌缽聲,一邊看着畫面,感覺心靈也慢慢平靜下來。人聽着頌缽的音頻時,腦電波會不知覺降低,到達一個近乎發白日夢的狀態。那個狀態會讓人只能注意當下的事情,即人透過靜觀所追求的狀態:回歸當下。

 

然後,演員梁天尺慢慢步出,在台上脫去大衣、摺疊衣服,並席於其上開始進行靜觀。這是一個挺重要的部分,正因為梁天尺專心致志地進行靜觀練習,讓台上發生的一切都與之呼應:靜觀時的思緒飄過、很容易被一個隨機的念頭帶走而離開當下、意識自己被帶走,再慢慢回來的過程……其中一場「隨影動心」是演員張藝生在慢步經行(張藝生的存在是將梁天尺的靜觀具體化,是他腦海中的行者),然後舞者麥琬兒步出。她成為整個舞台上第一個動態的身體,隨着影子起舞,與相對靜態、緩慢地行走的張藝生形成強烈對比,彷彿代表靜觀的過程中總會有四周蕩漾的思緒,但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看着它發生,不被情緒牽動,注視自己的心川流動。

 

當巴赫遇上頌缽

 

巴赫與頌缽的配合,相信為是次的作品其中一個亮眼點。巴赫的音樂被視為古典音樂的重要基石,其非常工整的線條,在優美的旋律之間流露典雅感。相對之後的音樂,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少一點抑揚頓挫和感情宣洩,多了一份沉穩與知性。曾文通在場刊裏的訪問分享到,自己習慣邊聽巴赫,邊敲頌缽。謝謝他把這樣的組合帶到舞台,讓我意外發現巴赫與靜觀,甚至與頌缽的契合之處。靜觀練習大多配合頌缽,是緣於頌缽的音頻有讓人放鬆的效果。而巴赫的音樂,那份沉穩不易牽動聽者情緒,彷能與靜觀相輔相成,讓人慢慢平靜下來,回歸當下。

 

在第九場〈循環有時〉,他們把《聖馬太受難曲》的其中一首詠嘆調《求你憐憫!我的神!》(Erbarme dich, mein Gott)變成長笛、大提琴與頌缽三重奏,長笛取替原曲中的小提琴獨奏。長笛的聲音比小提琴柔和,同時加入頌缽獨有的聲音,讓曲目充滿哀怨的色彩。音樂的層層堆疊,以典雅的巴赫帶領觀眾走入微觀世界、以頌缽作為靜觀的同行者,加上整個舞台突顯「圓」的設計與圍着圓慢行的行者姿態,令本來真誠祈求上主憐憫的音樂,頓時變成明白命運的自然循環,接納世間苦難的修道之歌,其用心是讓我感到意外的。

 

比起宏大又入世的訊息,我認為曾文通的靜觀劇場更多是將一種感覺帶給觀眾,讓觀眾與他們一同走過一次的靜觀之旅。雖然依舊有可以處理得好一點的部分,例如第八場「專注一境」最後赫然發放的金色炮仗,整個空間的寧靜被打破,我聽見有觀眾不小心叫了出來。可能是想透過炮仗的聲音表達那種境界的提升——真正的心如止水是不會被外界影響,但這樣的處理與先前的步調有明顯差距,倘若能把這樣的「刺激」都處理好,相信能更深化整個靜觀的體驗。但在步出劇場的一刻,我明顯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記得來的路途上也遇到很多心煩的事情,離開時卻一掃而空,感覺自己也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進行了一次靜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文化研究人,劇場愛好者。閒時於個人專頁「比布的小星球」發佈電影、劇場及書籍分享或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