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遙,無畏抉擇 ——簡評《三錠金》、《月牙兒五更》、《不如,毀滅》、《泥沙俱下》、《你好,冥王星》
文︰陳瑩穎 | 上載日期︰2024年6月3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三錠金
主辦︰香港話劇團
城市︰香港深圳 »
藝術類別︰戲劇 »

在自然的偉力面前,我們時常會覺察到自己的渺小、脆弱,在面對未知的世界變幻中,我們努力從已知的方式中試圖預知未來的不利與災難、好運與幸福,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希望通過有限的力量加以選擇,至少能保證當下之抉擇是有意的,以期未來。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的高速發展與全球化的步伐使得「互聯網」、「人工智慧」、「太空船」等術語日益融入日常生活,這不僅帶來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引發了對未來的擔憂:當人們無法預知自己清晰而具體的未來,他們是否能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潛在風險,他們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和生命路徑?或許我們可以嘗試以一種觀察者的視角來觀察以下的作品,以期找到一個共同性,以此尋求解答。

 

將時間線拉回到現代文明並不發達的時代,也就是《三錠金》所講述的時期,明朝時的一位官妓在選擇隱姓埋名地生活後因陷入金錢絕境而重操舊業,將自己的身分暴露在眾人面前,然而她也因為如此將會面對未知的未來。在面對未知,她所選擇的是先驗主義,在這個劇本之中,最關鍵的問題是「錢由何而來」,在她的認知裡,丈夫是完全愛她的,因此他不會因為她的身世而離開她。同時,最快解決燃眉之急的方式是再入青樓,那麼她是選擇了在她認知裡最為可靠的一種方式。而儘管故事走向了悲劇的終章,但在應對種種不可預知的變化之際,她依然竭盡所能地做出了最完美的決定。這是她在僅有的認知經驗之下所能作出的最佳應對,也是在不可預知的局勢下,以積極的態度和果斷的決策而進行的博弈。

 

《三錠金》讀劇劇照

(由 香港話劇團提供)

 

在《月牙兒五更》《你好,冥王星》《泥沙俱下》和《不如,毀滅》這四部作品中都有關於「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抉擇問題的思考。《月牙兒五更》用大眾所熟知的「土葬」與新事物「火葬」為相對立命題;《你好,冥王星》中女主的個人選擇是來自舊時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她以此為根據來抉擇的當下命運,以及她父親在承認了的「資料造假」這一污蔑後所承擔的未來;《泥沙俱下》展現的是現實與網路的博弈,網路上的人無法具體地瞭解事實,但他們需要做以「捐款」的決定以決定孩子的未來。線下的人並不瞭解大眾的審美意圖從而嘗試虛構一位自我滿足性的形象出來,以賭徒心理來決定孩子的未來;在《不如,毀滅》中呈現的是對於人工智慧的不信任,當結尾的時候主角選擇將人工智慧關閉的時候,則印證了「人的認識活動僅僅是其自身的認識圖式的自我迴圈。」[1]這一說法。

 

《月牙兒五更》或許可以從《未來簡史》中「除了我們自己的無知之外,沒有什麼能限制我們」[2]觀察到其中之深意。劇本透過對「未知」的恐懼與猶豫不決的描繪,展現了傳統觀念與新興思想的較量。隨著劇情的高潮處烈火蔓延,所謂的「土葬」傳統儀式被燒毀在「火葬」之中,舊傳統與新潮流的衝突以悲劇和諷刺的手法展現無遺。角色以正向的態度投身其中,彼此在熟悉的經歷之中互相對抗說服著,儘管故事的最終以「終結」為收場,但這恰是對現實挑戰的奮力抗爭,以及對未來道路的迷茫探尋。

 

《月牙兒五更》讀劇劇照

(由 香港話劇團提供)

 

資訊科技的迅猛進步已突破我們對未來認知的界限,將人類數千年來的遐想和日積月累的經驗,轉化為可量化的數位語言。在1986年出版的《風險社會》(World Risk Society)中,德國社會學家烏爾裡希.貝克(Ulrich Beck)提出了「風險社會」這一概念。他視風險為一種系統性的問題,指出人們在行動之前無法準確預判其可能引發的後果,並且通常無意去承擔後果。烏爾裡希.貝克進一步闡釋,風險並不代表已經發生或注定要發生的事件而只是暗示存在著出現破壞性後果的一種可能的未來。[3]而在目睹這一切成為現實之際,我們又當如何應對?這一疑問或許能從《泥沙之下》與《你好,冥王星》中嘗試著去探求答案。在風險社會下,面對環境的紛繁複雜以及全球性的結構性風險,人們的擔憂情緒與不安全感日益上升,這使得人們更加渴望獲取資訊來降低不確定性和焦慮。《泥沙俱下》著眼於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代,探討網路力量如何在某種意義上「主宰」生命的議題。真實還是虛假、自我認同還是服從大眾意識成為劇本探討的核心。在劇本中,如果屈服於虛假的群體共識,雖然可能獲得一時的同情,但真相揭露之時,便是被「死亡」之時;而堅持真誠的自我認同,則似乎注定通向「死亡」的終局。在這個故事中,雖然最終依然通向一個命運,但是故事中的人們卻在這既定的結局之中勇敢地嘗試著,在探索的過程中尋找著自己生存的意義。《你好,冥王星》這部作品將敘述的時針撥至疫情期間,「迷茫」與「困惑」是文本的關鍵字。劇中的角色均處於一種迷失的狀態,其中,雅子對於未來缺乏主動性,她的行為多受外界指示所驅動,這樣的外部推力並沒有在劇情的尾聲得到消解,反而持續存在,她依舊在借鑒著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窺探自己的未來。即便如此,她的選擇讓她感悟到了父親鍾愛的冥王星所蘊含的意義,也重新找回了她曾經喜愛的戲劇之路。

 

《泥沙俱下》讀劇劇照

(由 香港話劇團提供)

 

在《不如,毀滅》中,雖然旨在瞭解人工智慧,但實際上主角所認識的事心中早已預設的對人工智慧的想像,而非其真實的本質。角色對人工智慧的認識是對人工智慧產生的現象的認識:「我們在一切情況下所可能完全認識的畢竟只是我們直觀的範式,即我們的感性,並且永遠只是在本源地依賴於主體的空間時間條件下來認識它的;自在的物件本身會是什麼,這決不會通過對它們那唯一被給予了我們的現象的最明晰的知識而被我們知道。」[4]這一行為在劇本的呈現是以一種充滿疑慮和畏懼的心態審視人工智慧,對未來可能帶來的變革感到恐懼。一旦遇到與既有認知不符的情況,他們選擇停止人工智慧的運行,退回到熟悉的安全區域,繼續他們已知的生活軌跡。由此可見,在《不如,毀滅》這部作品中角色對人工智慧的探究並不執著於結果,而是在不斷的追問與反思中前行,但他們最終對人工智慧的認識也僅僅是由自身的認識圖式的迴圈。

 

在上述作品中,不論是從歷史角度進行演繹的作品,還是立足於現實生活的描繪,亦或是對未來世界的科幻設想,其角色都是基於已知經驗之下而做決斷,而當他們作出抉擇的瞬間,命運的篇章已然成稿。正如拉康所說「一封信總會抵達它的目的地」,無論過程多麼迂迴曲折,他們似乎都會注定走向既定的結局。然而生命意義卻不在於結局,而是在時間的流逝中實現既定目標的過程,是在已知與未知的交錯之中的每一次的勇敢抉擇,是行走在探索未知旅途上所遭遇的艱辛與挑戰。



[1] 肖瑛。《反思與自反:反身性視野下的社會學與風險社會》。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1-15頁。

[2] 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中信出版社,2016。第180頁。

[3] Beck, Ulrich. World Risk Society. Polity, 1999.

[4] 康德。《純粹理性的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第42-3頁。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獲藝術學和哲學雙學位。現擔任廣州青年劇評團的撰稿人。曾擔任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評委,對劇場及影視行業的發展與變革保持持續關注,致力於為我國文化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