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謝洛姆.貝爾》之後的工作
文︰俞若玫 | 上載日期︰2024年5月14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謝洛姆.貝爾》(攝影:Kit Chan Imagery,照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主辦︰香港藝術節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15/3/2024 8:15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其實演後評論文字是甚麼?文化消費最後一個環節?作為下一次消費的參考,還是知識分享,對不能重複的演出的某種紀錄?班雅明說過,評論的工作不是提供意見,而是透過批判分析去讓人找出自己的意見。[1]

 

容我以筆記形式,分享有關對作為藝術家及節目的《謝洛姆.貝爾》的思考。

 

  1. 謝洛姆.貝爾(生於1964年)作為舞者及藝術家的重要成長脈絡
  • 1960年代,後現代舞蹈在美國興起,舞蹈不需要敘事,著重編排時間及空間、日常生活動作、物件互動。同時,思考觀眾如何可以看見內在的動作。
  • 1980年代,法國政府設立地區性的Centres chorégraphique nationaux(CNN),直接干預舞蹈教育及製作,把精緻舞蹈下放到尋常社區,但貝爾不認同制度化下當代舞的發展,包括只著重特定的風格。
  • 1960年代開始,法國的後結構主義(貝爾的製作公司叫R.B. Jérôme Bel,R.B.可就是Roland Barthes的縮寫?)、批判理論及情境主義(如Guy Debord)、美學政治(如洪席耶)都是歐洲年青人的重要哲學資源。貝爾曾放下工作兩年,好好讀書,思考「甚麼是舞蹈」這個核心議題。
  • 1990年代開始,歐洲文化工業大興國際舞蹈節,資助豐厚,同時鼓勵概念先行,貝爾第一個作品《name given by the author》就是在葡萄牙Skite 94 festival上台的。以後國際舞蹈節成為他重要的平台:舞者之間的網絡(如Xavier Le Roy、La Ribot、Vera Mantero、Tino Sehgal)、不同論述思考撞擊及被不同觀眾看見(回顧展)。

 

  1. 演出形式:演講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
  • 本質:「teaching as art」,跨界、融合、教學、劇場性、政治論述,教與學如何和為何要在劇場發生,解放觀眾(可以嗎?)。
  • 例子:藝術家Josephe Beuys早就用來延伸他的對話美學及「social sculpture」的理念,還有舞者Yvonne Rainer、藝術家Sharon Hayes街頭演講、劇團Forced Entertainment等等。
  • 為何:拆解知識生產、藝術表演、個人和公共、事實和虛構本身既有的制度邊界。
  • 效果:用兩小時來講解自己過去三十年的作品理念及過程,把思考理路、生產過程透明,讓觀眾有脈絡地選擇如何閱讀。沒有任何炫目動作出賣,誠懇敝開藝術家心跡,動人美麗,同時,矛盾地,有自我英雄化的效果。

 

《謝洛姆.貝爾》(攝影:Kit Chan Imagery,照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1. 反舞蹈,反甚麼?
  • 舞蹈的零度:巴特以「作者已死」,喚起「閱讀理論」,符號比作家重要,只有遊戲的真理,視文學為工作,目的令讀者為生產者而不是消費者,推動作家不介入的「寫作零度」。而貝爾大受啟發,早期作品把舞蹈演出的符碼逐一展現:身體《Jérôme Bel》(1995)、服裝《Shirtology》(1997)、觀眾的凝視《The show must go on》(2001)等等。他後來表示當初抽離地深思舞蹈的零度,可能是潛意識對兩位死於愛滋病的摯友的哀悼。
  • 反物化:
    • 大受Debord《景觀社會》影響,反對動作及舞者成為商品,還原舞者作為個體的生命,釋放被物化、被市場邏輯制碼以前的個性及異質。《Véronique Doisneau》非常動人,共感將要退休舞者的脆弱,溫柔地直顯皇族的威權(芭蕾舞由路易十四推動)及層疊架構,舞者榮辱及青春都受制於制度,每位舞者其實都有名有姓,有夢想,有個性而不只是等待出場的chorus成員。
    • 《The show must go on》讓觀眾看見舞者真實的跳舞慾望(副歌時才可舞動),也令舞者長時候不動,只在台前直視觀眾,共感困擾和期待。劇場味道及感覺是由互相凝視而來,而不是符碼化的舞者動作。
  • 即時的存在感:
  • 自己不特別喜歡《Disabled Theater》(2012)及《Gala》(2015),雖然強調是劇場本身的不健全,以及珍視當下存在的美,但把能力不一樣的朋友放在舞台上,可又是另一種「奇觀」?反過來強化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 其他:
    • 由本地舞者梅卓燕(小梅)演繹《Isadora Duncan》,有關舞動如何精準地體現文字的力度及感情。
    • 文本互涉,善用流行音樂及其歌詞去製造特定情境,又會去「偷」別人的作品等等。

 

  1. 難忘金句:
  • 他失敗有時,引述貝克特:「再試一次,再失敗一次,失敗得好一點。」(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

 

  1. 好看嗎?
  • 讓我思考,但沒有想「郁」的衝動,概念先行,也懷念動作。
  • 舞台可以沒有景觀?藝術節票價好高,批判及反思仍離不開資本邏輯。
  • 黃大徽聲音好聽智性,小梅動作精準美麗。

 

(文章於《舞蹈手札》同步刊出)



[1] 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Critic. Selected Writings, Vol 2: 1927-1934, pp. 548.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作家,努力在亂世以想像前行,以文字豐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