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道可道,非常道
文︰楊志文 | 上載日期︰2024年5月10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醫.道》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2024/03/17 7:45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醫.道》(The Doctor)的創作背景很大程度影響了劇中的價值判斷和中心思想,Robert Icke是由英國劇場編劇及導演Robert Icke改編自奧地利劇作家Arthur Schnitzler的劇作Professor Bernhardi。有趣的是阿圖爾一生在維也納行醫,以科學家自居,在文學實踐之中往往不忘其醫學背景與科學信念。而生於1862年的他,正正處於歐洲深受印象主義流派和思潮影響的時期,所以他的文學作品,更多探索的方向卻是落於人的自我和精神狀態,描述人物的意識狀態與內在發展,而非對事件的衝突有所解決。

 

Robert Icke所作的現代化改編,賦予了原著屬於21世紀的時代意義,也與當初19世紀的社會問題,諸如階級身分間的矛盾、對宗教的包容與偏見、反猶主義等,有互作借鑑、雙璧輝映之意味。Robert Icke作爲純粹的劇作家和劇場導演,在原著的思辨與文學性中,加強了事件的戲劇性,加強的事件的衝突以及人物的動機,並帶入了更多當代社會的脈絡,比如對性別、膚色、權力、性取向的價值導向,從而嘗試帶出人的模糊性及其價值。

 

故事上,原著與改編均已一位猶太裔醫生為第一身出發點,講述他/她阻止神父為一名命危卻不知道自己即將死去的少女作臨終禱告,而所引發的一連串衝突。《醫.道》(The Doctor)保留了原著對醫療產業的政治和道德持的諷刺態度,但淡化了原著所探討在跨文化的爭議中到底什麼叫「善終」,而是更多地呈現不同社群的身分認同和價值取向,從而凸顯人的模糊性和社會的灰色地帶。而英國以致HKREP的Cast A、B雙劇組安排,正是為了在觀眾的視角模糊角色的界線。而英國劇場嘗試打亂演員的膚色,以白人演黑人、黑人演白人的配置,更是讓屬於亞洲的HKREP有了先天的條件去模糊化人物的背景。

 

而故事中Ruth 對於文字準確度的執著,亦某程度反襯出人的模糊性及其價值,在多變的社會文化脈絡裡,許多事情是否、能否非黑即白?有必要分誰對誰錯嗎,需要分嗎?這些問題在21世紀的語境下,對於例如性取向、性別認同、宗教信仰自由等主題尤為重要。而劇的一大部分正是人物間就這些主題的辯論和答問,明明是對話,但人物的意識和思想時而以持續不中斷的長句出現,這種近乎是獨白的處理方法,把角色的內在衝突與角色之間的外在衝突展現出來。特別是錄製大激辯節目的那一場,眾人輪番攻擊Ruth,Ruth回應著眾人的質詢,卻也像是一段段自我的獨白,展現她脆弱的、內在的聲音。

 

另一個有趣的主題是對認知障礙的描繪,劇中Ruth的同性伴侶Charlie患有認知障礙症,碎片化的回憶穿插著Ruth的現實生活,成為兩條互相纏繞的主線。劇場上導演運用冷暖色的轉換、Ruth更換衣服的設定來呈現這種回憶與現實的交替。這與另一條醫院的敘事線剛好相反,取代冷冰白熾的醫院、取代理性和思辨的,是溫暖私密的家的空間,是與伴侶跳跳探戈的抒情與感性。認知障礙並沒有阻礙兩人之間的愛,而也許這份愛正是不在乎一切社會的認知,一切社會角色賦予的權利與地位,而只是單純的兩個「人」之間情感的聯繫。

 

科學,是可以言説的「道」,但人從來不是只有一種面貌,人類社會非恆常不變,沒有「常道」,也許《醫.道》正是提醒我們去欣賞和感受思想與價值的多元,在跨文化包容上,避免一個世紀前的迂腐和陳舊,在反猶主義重現的當今,這部劇在今天和一個世紀前具有同樣的現實意義。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兼職藝評人,曾參加「新戲匠」系列──劇評培訓計劃、香港藝術節青少年之友藝評人訓練班和「從一口戲開始」——影評基礎研習計劃。第九屆金馬獎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文章散見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和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