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再構造劇場「後人類文藝研究社」系列第二部
文︰黎啟勁 | 上載日期︰2024年4月25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女神 »
主辦︰再構造劇場
地點︰麥高利小劇場, 香港藝術中心
日期︰2024/3/31 9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後人類文藝研究社」系列首部作品《郵差》完結不足一個月,「再構造劇場」隨即在香港藝術中心搬演該系列第二部作品《女神》。這兩部作品同為網絡小說改編,並透過體驗劇場的形式呈現。《女神》進行期間,觀眾需透過WhatsApp與主角Keisson「互動」,根據短訊內的指示遊走於藝術中心內不同地點,同時觀看預錄的劇情片段、收聽錄音及閱讀文字。隨著劇情發展,Keisson也會提示觀眾進行拍攝和分享當下的感受。觀眾在不經不覺之間,在接近兩個小時之內,經歷和體會了Keisson從中學時期到成人後的多段情史及他建立愛情觀的經歷。

 

網絡小說的特色與改編

 

我在執筆前一口氣讀畢由唉瘋人原著的網上連載版本《因為一個女神,竟然令我變咗做個玩家》,亦即是後來正式出版的《女神把我煉成了玩家》。雖然未能確定正式出版的版本有沒有大篇幅的增刪,但可以肯定當中不少精彩的情節和對白,在《女神》中也得到忠實的還原和再呈現,小說讀者應該會看得頗有趣味。由網絡小說熱潮興起,到被發掘出版再改編成電影作品的例子其實不在少數。台灣小說作家九把刀早於二十年前也是在網上部落格開始連載其作品,其後獲得出版機會,改編電影作品包括《樓下的房客》、《月老》等等,都得到不少肯定,也把作品從小眾帶到廣大群眾眼前。

 

香港方面,十多年前也有《一路向西》、《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等改編自網路小說的電影作品。這些成功的例子,吸引不少有意從事寫作的年青人投入其中。回到《女神》原著本身,與不少其他在網絡論壇「高登」、「連登」上發表的連載小說共享着不少特質。一、行文簡潔易讀、貼地,少見艱澀詞彙;二、多為男性主導,內容基礎多以年青男性的想像出發,包括對女性、兩性關係、性愛的想像,尺度較少規範;三、延伸自第二點,說難聽點就是「中二病」、FF(出自遊戲Final Fantasy,「最終幻想」的簡寫),內容離不開化身「180/30cm男神」、「(食)女神」、「覺醒超能力」、「拯救世界」、「我最慘、我最寂寞、我冷」;四、讀者可以即時在論壇中作出反饋,無形中作者也會在連載過程中受到影響,修正書寫策略,同溫層效應顯著。正因如此,改編作品需要好好拿捏原著中的某些特質加以發展,否則容易流於幼稚、男性主導,難以觸動年齡層更廣泛的兩性觀眾。

 

《女神》故事的改編

 

在上述觀點下,原著以至「再構造劇場」重塑的《女神》也是頗為成功的。原著故事起點設置為「會考年代」的愛情故事,讓年紀稍大的觀眾也能投入其中,以過來人的身份審視角色甚至自己年青時期的不堪。故事聚焦在Keisson多段關鍵的愛情經歷:中學與Amanda的初戀、初嚐禁果、理想分歧、被背叛;與歐子瑜因為結盟報復Amanda而起,亦師亦友的一段感情,她亦是原著中影響Keisson最深、念念不忘的「精神導師」,「煉成」了他作為「玩家/狩獵者」的獨特能力;大學畢業前後、初出社會時與Cathy的一段同居關係,側寫了成年後對愛情承諾的畏懼,與及生活方式差異的現實問題。「再構造劇場」重塑下的《女神》,聚焦在這三段關係之下,刪減原著中第四位女角王凱汶的部份,及其他與男性友誼的情節。

 

原著中Keisson與王凱汶的關係超越了他作為玩家的本性、與「阿穎」的師徒關係側寫了Amanda貪婪墮落的過程,以劇情重要性來說,這兩段關係本是催化Keisson最後蛻變成長的關鍵,亦強化了故事結局,包括與三位女角重逢的合理性。改編及導演(甄拔濤)在這個改動底下,無疑將焦點放回Keisson由青少年轉變為Young-adult這段最容易令人產生共鳴的幾段愛情關係,亦有助中心思想在有限時間內完整呈現,但就弱化了Keisson在原著後期較為成熟、思路複雜矛盾的一面。在這個框架下,作品所滲透出來的青澀感成為了主導,某程度上亦服膺於文本本身的質地,我認為是合理而聰明的:與其故作高深,不如忠於本質。 畢竟這幾段初戀的愛情經驗雖然看似稚嫩,但亦喚起觀眾內心的一些純真的感受和遺憾。

 

《女神》體驗式劇場的執行

 

觀眾開場前在藝術中心四樓集合,工作人員協助觀眾與Keisson在WhatsApp中聯絡,開始時根據短訊中的指示行走和「互動」。不過這種「互動」並非雙向的:故事走向和行走路線不會根據我不同的回應有所不同,所有觀眾都走著同一條路線,意味著大家都會得到相同的指示。此外我亦很快發現,無論我在WhatsApp作出任何回覆,也會秒速獲得由電腦程式傳回的下一則指示,所以我由本來很認真的回應,變成了一句句敷衍的「okok」。我當然可以理解,若以「真人」回覆,執行上會有相當難度。節目後和導演討論時,他提醒這些對話內容也會保留在觀眾的手機中,可以作為當刻觀演感受的一種記錄,但可惜我就像劇中主角錯過了愛情一樣錯過了。想起連載小說時讀者在討論區的激烈互動,如果這個演出所有觀眾都被加進同一個WhatsApp群組,或者其他私隱度較高的互動平台,會不會擦出另一些有趣的火花呢?除了減省執行上的難度,這也可以在某程度上複製追看連載小說的感受,但缺點就可能削弱了導演的主導權,甚至為觀眾感受帶來不確定性,亦會令觀眾忙於回覆短訊,難以投入演出本身。

 

WhatsApp互動情況

(由作者提供)

 

劇本把原著某些情節改編到藝術中心門外的空間發生,透過預錄的短片呈現,縱使在情節上並無必要,但亦稍為合理化演出空間的選擇。此外,小說在網上連載時也不時有一些廣東歌連結呼應劇情,而在這個節目後段也分享了一張播放清單,讓觀眾等候電梯時或者行走時也可以「有事可做」。不過所收錄的歌曲較多,也就只能隱約帶出一種九十年代的時代感,與劇情本身無關。好在這種選擇能讓觀眾可以選擇自己最有感覺的歌曲去收聽,在原本的框架下添加了一些自由度。

 

劇中有幾個重要的場景分佈在藝術中心的不同場地,包括位於頂樓,Keisson和Cathy同居的「再現」、麥高利小劇場內設置的酒吧、故事結尾Keisson與歐子瑜重逢的105號課室。頂樓的佈局更像一個物件展覽:入口貼上了一幅介紹展板,告知觀眾未能還原家居環境,只能透過不同物件、互動裝置、一個單位模型讓觀眾體驗。作為觀眾當然明白不能將演出空間真正改裝還原,亦不需要,所以是不用透過展覽工具(展板)去交代的。而物件佈置的策略其實可以更隨機,減低整個場景的「展覽感覺」,讓觀眾更代入空間之中,而非逐一檢視「展品」。縱使互動裝置的設計頗有心思,但卻在整體感受上多了一重隔閡,沉浸感不強。

 

此外,部分裝置因為需要顧及相互影響而把音量調低,但就忽略了幾位觀眾同時堆在一塊、面貼面去收聽錄音時的負面感受(當然,如果對方是「女神」的話我不介意,但相信她會介意)。這種較為單向而非融入的觀演體驗,也可見於酒吧的場景:觀眾們站在Bar枱前觀看兩位演員的表演,而非透過空間讓觀眾走進酒吧的不同角落(因為根本沒有設置)。在課室的場景,至少觀眾有機會坐在學校桌椅上觀演,不過也是單向的。原著中105號課室是Keisson和歐子瑜兩人秘密補習的地點,曾經Amanda和外遇「冬菇頭」在窗外走過,Keisson看見了他們。我想像觀眾如果在課室窗外「窺看」他們,會不會有另一種體會?會不會加強這單向演繹的沉浸感?原著Keisson在後樓梯撞破Amanda外遇的情節又能不能再藝術中心的後樓梯再現?當然這只是忽略製作難度和場地限制的想像,但後者,其實藝術中心們外就有一條通往天橋的樓梯可以利用。

 

Cathy同居的「示範單位」內的展板和展品

(由作者提供)

 

結語

 

「再構造劇場」這次改編小說成體驗劇場的創作,嘗試運用原著本身的優勢,捉緊了它的價值,避開甚至克服了網上小說的缺點,是頗為成功的。而在體驗劇場的執行上,其實導演亦富有經驗,我早於2018年在藝穗會參與過《她和他意識之流》,印象中作為觀眾的自由度、互動性和沉浸感比這次演出強烈得多。當時沉浸感的提升,可能受惠於藝穗會這個更有建築特色和空間多樣性的場地(有一個真的酒吧),但觀眾的自由度和互動性,就可能受限於原著的線性劇情,以致未能完全發揮體驗劇場的特色。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新戲匠」 劇評培訓計劃第四屆學員。熱愛舞台藝術,曾參與多個舞台製作,擔任演員、導演、監製和編劇等崗位;編劇作品曾獲新域劇團選入「劇場裏的臥虎與藏龍 XVI」 讀劇計劃。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文化藝術書店「藝跡文化」及數碼廣告公司「山下策劃」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