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崑劇團的「當代」《牡丹亭》
文︰林汾 | 上載日期︰2024年4月3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單位︰上海崑劇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24.03.03 2:00pm, 7:15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曲 »

上海崑劇團的「當代」《牡丹亭》

 

上海崑劇團重排之崑劇《牡丹亭》,讓原作全本五十五齣重現舞台,整體製作嚴謹,但在劇本剪裁、角色呈現、舞台調度等方面的處理,仍有不少討論空間。[i]

 

《牡丹亭》中、下本有關社會及戰爭的副線劇情,體現湯顯祖結合虛幻與現實的創作特點。杜麗娘因情而死、因情復生,雖是虛幻的想像,但湯顯祖透過杜寶抗金解圍、不認親女,以及皇帝親問及認同還魂一事的情節,讓想像得以與現實社會連結,杜麗娘個人對愛情的追求,最終獲得現實禮法的認可,反映湯顯祖相信「情」、「理」能夠統一的思考與理念。[ii] 中、下本的齣目,相對較少出現於崑劇舞台,是次上崑的製作,於台上重現各齣之劇情及集唐詩,讓觀眾可更全面理解《牡丹亭》全本的情節架構與鋪排。中、下本演出中,生旦主線、戰爭副線的節奏處理,相對比上本恰當流暢,[iii] 可惜整體編排似乎仍過於簡略,觀眾或能透過演出掌握全劇的基本情節,但未必能真正體驗原作處理劇情、文辭、角色的獨到之處,以下以中、下本柳夢梅、石道姑兩個重要角色為例稍作說明。

 

《牡丹亭》的上本集中展現了杜麗娘的個人追求,中、下本則寫柳夢梅尋求「發跡之期」的過程中,如何同時實現與杜麗娘的「姻緣之分」。是次中、下本的演出,回復〈拾畫〉【錦纏道】的唱段,曲中柳夢梅「敢斷腸人遠,傷心事多」的唱詞,暗合杜麗娘生前遊園傷春的情思,曲文遙相呼應,觀眾可知柳夢梅不只是杜麗娘在「姻緣簿」上註定成為「明配」的丈夫,更是與麗娘心靈契合的伴侶。下本〈耽試〉、〈鬧宴〉、〈硬拷〉等齣,亦見柳夢梅為了在人世中實現與杜麗娘的愛情所付出的努力。[iv] 惟因演出時間所限,仍有不少情節與曲文未能在台上重現,包括〈婚走〉、〈如杭〉中杜柳細述與回憶前情的唱段、〈淮泊〉柳夢梅窮極投店未遂等情節。以全本縮編的角度審視,上述情節或非全劇重點,但當這些細節於台上消失,實讓杜柳的愛情稍欠完備的基礎,觀眾雖可透過演出看到《牡丹亭》的主要劇情,但或未能與角色的情感產生真切的共鳴。中本末段〈回生〉、〈婚走〉兩齣的節奏更略嫌過快,觀眾尚未充分感受杜麗娘回生之喜,演出便匆匆結束,不無倉卒之感。而〈回生〉一段安排柳夢梅以柳枝重喚杜麗娘之回憶,以與〈驚夢〉呼應,編排略為刻意,似無必要。

《牡丹亭》〈婚走〉

(©Annie Chow,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石道姑為《牡丹亭》的重要配角,本因身體缺陷而被逼出家,後來成為協助麗娘回生的關鍵人物,在劇中一方面發揮插科打諢的作用,一方面亦是「以殘缺陪襯圓滿」:[v] 杜柳的愛情是美好的想像,石道姑的遭遇則回應殘酷的現實,而石道姑人生遭受多番挫折,仍願意冒險成全他人愛情的形象,或亦是作者對無情現實的一點盼望或願景。石道姑本由淨角扮演,是次上崑演出改由丑角扮演,角色於原作〈秘議〉、〈詗藥〉、〈遇母〉的戲份悉數於台上重現,當中〈拾畫〉前段「名園隨客到,幽恨少人知」以及提醒柳夢梅「不許傷心」等口白,可見石道姑對杜麗娘傷春之情的理解與回應;〈魂遊〉寫杜麗娘即將尋得柳夢梅,而完結於石道姑哭祭杜麗娘的一刻,既帶出角色在插科打諢外另一面的形象,也為場上點染一絲哀愁的氣氛。獨惜〈歡撓〉按原作「與他一個勾引的罪名兒」敷演的科諢,[vi] 似乎有損原作中石道姑的形象。

 

是次重排演出的另一特點,是導演打破既往的演出模式,要求胡維露、羅晨雪兩位主角「於排練期間再創作,不能向老師求教」,[vii] 以中、下本的現場實況而言,兩位演員確能突破過往上崑演出《牡丹亭》的風格。胡維露演出〈拾畫〉、〈玩真〉二齣,頗能掌握當中「冷」、「熱」的平衡,同時保留角色的溫潤氣質,[viii] 〈硬拷〉、〈圓駕〉等齣,亦能表現柳夢梅據理力爭、敢作敢為的一面;〈遇母〉一齣,羅晨雪、周婭麗演繹杜麗娘母女重逢,悲喜交織,效果動人;〈幽媾〉一齣,生旦的互動既見默契,又不失含蓄優雅,有別於上崑以往演出此齣的張揚風格,清新可喜。吳雙、張偉偉、袁彬、孫敬華、馬填欽、胡剛、朱霖彥、倪廣金、周亦敏等各行當演員均唱做俱佳,實令觀者目不暇給。譚笑一人跨行當分飾花神、楊婆二角,後者據原作安排以丑角扮演,成功呈現文本的喜劇氣息,為演出另一驚喜之處。可惜花神雖回復由男角飾演,身段舉止卻頗帶柔媚,似乎並不必要,其衣冠貼滿花瓣的造型亦略顯誇張,當有改進空間。

 

較之上崑近年「臨川四夢」、四本《長生殿》等演出,全本《牡丹亭》整體的造型、音樂、舞台設計明顯更為可觀,令觀者頗有驚喜,惟演出不少調度的效果仍有可議之處。演出以一大型旋轉舞台劃分數個演區,以便轉換布景,確實令演出節奏緊湊流暢,但舞台轉動速度頗快,未知會否為演員帶來危險。另一方面,為展示演員身手,〈駭變〉、〈寇間〉、〈圓駕〉等齣,均讓演員表演不同的高難度動作,雖然觀眾當下迴響甚大,但動作是否貼合當下情境與角色形象,或可再作商榷。[ix] 演出亦以投影影像、燈光等舞台技術,表現場景與氣氛變化,只是不少投影影像均不時出現「完結、定格、重放」的情況,雖然只屬細節,但仍影響觀演體驗;〈圓駕〉前段燈光偏暗,後段杜母上場時驟轉黃燈,至杜麗娘照鏡時燈光復又轉暗,設計雖或有意呼應〈冥判〉一齣,但效果略嫌花巧,反而影響觀眾集中。

 

《牡丹亭》〈圓駕〉

(©Annie Chow,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是次上崑重排的崑劇《牡丹亭》,頗能保持劇種傳統的表演風格,同時兼顧當代劇場的製作,相信對大眾能收推廣之效。惟劇本的編排不無過快之弊,演出節奏之詳略亦未能完全平衡,未知觀眾看畢這個九小時的大型演出,能否真正領略劇作的深意。而崑曲「調用水磨,拍捱冷板」的原有特點,在「新排大戲」的模式當中,始終容易被新編的音樂設計蓋過,當代觀眾能否接受崑曲的傳統演出模式、這種特色又能否留傳後世,可能依然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i] 筆者未能看畢三本之現場演出,故本文以討論中本、下本之演出為主,謹此說明。

 

[ii] 有關《牡丹亭》中關於「情」、「理」的思考,以及中、下本齣目的創作結構與意義,可參考場刊中鄭培凱〈不朽的《牡丹亭》〉一文之敍述(頁20-23),以及下列論文:

(一)華瑋:〈世間只有情難訴——試論湯顯祖的「情」觀與其劇作的關係〉,載華瑋:《走近湯顯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頁1-20。

(二)黃天驥:〈《牡丹亭》創作的幾個問題〉,《文學遺產》2007年第1期,頁99-107。

(三)黃天驥、徐燕琳:〈鬧熱的《牡丹亭》──論明代傳奇的「俗」和「雜」〉,《文學遺產》2004年第2期,頁85-95。

下本演出的尾聲,導演安排於上本〈標目〉現身的湯顯祖再度出場,唸出原作壓軸的幾句集唐詩:「杜陵寒食草青青,羯鼓聲高眾樂停。更恨香魂不相遇,春腸遙斷牡丹亭。」並以杜麗娘與柳夢梅在旁觀望作結。現實中或有因情而死,卻無因情還魂,《牡丹亭》的「大團圓」背後,始終隱含對世情深刻的體會與感嘆。

 

[iii] 參看上本網上之演出錄影,估計是為保留其他齣目,〈尋夢〉、〈寫真〉、〈鬧殤〉等與杜麗娘相關的重要齣目刪節頗多,熟悉《牡丹亭》的觀眾固然未必接受,而初看崑曲或《牡丹亭》的觀眾,在短促的演出節奏中,是否能理解杜麗娘的個人追求與心境轉折,似亦是未知之數。上本〈肅苑〉一齣刪去花郎一角、〈勸農〉未有保留文本對杜寶未諳民情的諷諭、〈道覡〉以口白取代原作借千字文道出石道姑身世等編排,雖然化繁為簡,但亦略失湯顯祖作品中的「意趣神色」。惟上本演出錄影的編排,或與是次現場演出的處理有所不同。

 

相類的刪節亦見於下本的〈圍釋〉,此齣刪去金使調戲楊婆的段落,亦影響李全與楊婆夫妻關係與角色形象的塑造。

 

[iv] 柳夢梅角色形象之詳細分析,可參考黃天驥:〈《牡丹亭》創作的幾個問題〉,《文學遺產》第一期(2007年),頁99-107。

 

[v] 華瑋:〈人世上愁人日老——論《紫簫記》與杜秋娘〉,載華瑋:《走近湯顯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頁32。

 

[vi] 原作〈歡撓〉一齣,石道姑偕同韶陽道姑查問柳夢梅是否在房中暗藏女客,杜麗娘教柳夢梅應對之方:「不妨,俺是鄰家女子,道姑不肯干休時,便與他一個勾引的罪名兒。」及後石道姑不見房中有他人,雖故意云「權留小姑姑伴話」,但柳夢梅只以「請了」回應,打發二人離去。曲文見錢南揚校點:《湯顯祖戲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頁370。

上崑是次演出此齣,刪去韶陽道姑一角,石道姑查知柳夢梅房中無人,竟出言試探柳夢梅「你一個人在屋裏頭寂不寂寞」,杜麗娘遂在旁教柳夢梅以「勾引」的罪名讓石道姑知難而退。編排與原作頗有出入,未知是否出自他本或舊日演出。石道姑主動勾引柳夢梅的舉動,與原作的角色形象應存衝突。

 

[vii] 見場刊中袁學慧〈杜麗娘回生之後〉一文,頁24-29。

 

[viii] 可參考以下論著中,有關岳美緹演繹柳夢梅的體會:

(一)岳美緹:《巾生今世:岳美緹崑曲五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

(二)華瑋編:《崑曲之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

(三)岳美緹口述、楊汗如編撰:《臨風度曲.岳美緹-—崑劇巾生表演藝術》,臺北:石頭出版社,2006年。

 

[ix] 例如〈圓駕〉杜麗娘照鏡一段,飾演侍衛的群眾演員在旁表演跌撲動作,與當刻劇情無直接關連。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新戲匠」劇評培訓計劃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