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香港粵劇藝壇最「宇宙級」的演出,可說是雙梁配(梁兆明、梁非同)載譽重演的《新梁祝》。年青粵劇編劇文華在面書稱此劇是「最先進嚴謹的粵劇舞台表演」,背後含意,曉有意思。主辦方除了開展策略性的線上及線下活動推廣,亦邀請名人觀劇造勢,宣傳攻勢凌厲及專業;此劇又運用平日粵劇演出少見(雖非首見)的藝術科技,除了大型投影背景佈幕外,尾場「化蝶」利用CG動畫特技,營造全場彩蝶漫天飛舞的美妙景象,為現場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視覺亢奮。
「梁祝」作為家傳戶曉的舞台經典,單是粵劇《梁祝恨史》已有任劍輝、芳艷芬及林家聲、李寶瑩的經典版本,主題音樂《梁祝協奏曲》及分場主題曲亦街知巷聞,繼後「梁祝」的繼承、創新和再詮釋,令人期待。是次製作由膽識和誠意十足的「創意班主」、資深傳媒人彭美施出品,她起用年青演員重鑄戲曲經典,並加入現代審美及藝術觀念:由首場兩艘真實木船到穿插各場的電腦佈幕投影,都著重舞台視覺震憾及真實感,一切眼見方為實,乃是主辦方對傳統戲曲寫意、重虛擬性的表演美學的回應。
雖云此劇由李廷𩆨所編,但祝英台的主題曲《哭墳》大致沿用芳腔名曲《願為蝴蝶繞孤墳》的曲文。全劇的故事架構主要跟從傳統戲匭,如「十八相送」、「樓台會」、「士九求方」、「山伯臨終」、「英台哭墳」、「化蝶」都予保留,只是梁祝由草橋結拜改為泛舟結義;另外「書館」一折,加插一群學生在書館玩耍的情節,一班頑童在台上翻騰跌撲,儼如一場毯子功展演。安排年青演員進行炫目的武打場面,展現青春活力,正是彭美施的製作特色(見《武俠》);「十八相送」一場,梁山伯最後稱祝英台為「賢妹」,亦是反轉傳統。這版本的梁山伯並不儍憝,他在馬文才的提示和日常生活的觀察下,早已洞悉祝英台是女兒身。這樣的情節安排,莫不減褪全劇的浪漫意識及戲劇矛盾。浪漫者,不只是男女之間的情感,還有那種不拘束於理性與現實的自由意識。筆者不由的想起「月白戲臺」二十年前一個破格的《梁祝》(2004)演出,當時祝英台一角由坤生飾演,並非按慣例由旦角演員擔任。及至「樓台會」一場,「她」仍以小生打扮示人,兩個「男人」的相會,震憾至今,亦啟發我對性別認同與戲曲行當的深刻思考。話說回來,「雙梁版」中梁山伯的人設,似乎更符合現代人普遍的生活體驗和心理期望,大概同窗三年而雌雄不辨,實在令不少觀眾大惑不解。
此劇邀得資深粵劇花旦吳美英擔任藝術指導,部份私排片段亦透過官方面書發佈,只見美英姐言傳身教,戲味濃郁,觀者受益不淺。全晚演出當中,以梁兆明的「山伯歸天」這場內心戲最令人動容,聲情並茂,唱做自然、投入。陳玉卿飾陳母的戲份不多,但恰如其份,烘托出母子間的親情,令這場戲錦上添花。梁非同的外型漂亮討好,面口生動,素以演技取勝,但唱曲方面仍有其局限,尤其她在劇中兼唱平喉,難度更高。「哭墳」一折,珠玉在前,實難以超越,現在只能說她唱了主題曲,但可唱得更好,在發聲、咬字及意韻等方面多加鑽研(如「開來韻」的字尾收音)。期望她可繼續探索個人的演唱風格和戲路,按她的天資及對戲藝的追求和熱誠,前途實無可限量。整體而言,「雙梁配」青春亮麗,造型帥美,於「補衣試情」一場最為過電。期望兩人在唱腔及身段設計可作更多的嘗試及琢磨,令此劇嘗試融合藝術科技至傳統粵劇之餘,對戲曲表演藝術本身亦有其探索及突破意義。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