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門打開,揚外所見
文︰蘇桔 | 上載日期︰2024年1月17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闁 — 揚外》(攝影:Eric Hong,照片由新約舞流提供)
主辦︰新約舞流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9/12/2023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闁」,古時同「褒」,讚美的意思。新約舞流最新舞蹈系列以此為名,筆者以為是看中了漢字之形態,因為其交流計劃如同接通兩道門,香港與挪威的年輕舞者與編舞透過舞蹈排練、共同創作,得以連結、切磋、合作、演出,穿過兩道門通往兩地的觀眾。《闁 — 揚外》是雙場演出,獨立編創而風格迥異:第一場是個人的、私密的,抒情與移情作用明顯,第二場則是宏觀的、世界性的,且間離效果強烈。


連繫之法則,是記憶、希望與祝福

 

首先是香港編舞周佩韻的新編雙人舞《繫盟》(Law of Linkage)。舞台設置簡約,舞蹈動作抽象,敘事性卻頗強,藉高大年輕的金髮男舞者Andreas Holme對苗條成熟的黑髮女舞者楊怡孜與一個搖搖板,讓人看見一位女子與伴侶相隔以後,如何回顧與重塑兩人的過往。

 

序幕只得幾秒,舞台中央是傾倒一方的搖搖板,女舞者獨坐右前方靜觀,只得孤寂。往後一幕幕似回顧二人的初遇與發展:兩人平排坐在搖搖板,輪流伸出手臂往對方前後左右穿插,後來加入身體接觸,按膝、握腕、搭肩、臉貼胸膛……逐漸加大幅度,從後托臉、環抱,甚至將自己完全交予對方,例如伏於膝上伸展、平衡,互相支撐和依靠。有幾個動作尤其搶眼和入心:男方背向觀眾突然後仰,女方瞬間上前托住他的頭;另一段,男方平臥搖搖板,女方從他腳部推往前,直至其頭與肩下滑到地並接體向後翻身跪坐;男方回望搖搖板上的她,女方背對、伸出食指與中指在板上勉力前行,身體後滑跌坐,轉身回來兩指再在板上走,再次跌坐,轉身再來——彷彿男方遽然逝去,剩下女方踽踽獨行。

 

較早離開的一方,經歷過甚麼?男方在前方激烈舞動,如對抗命運、悲痛掙扎;女方孤立暗處,如在感受、消化。留下來的人,生命始終要繼續。女方想通就釋然,孤獨而不孤單,在搖搖板上滑行、撐起、平衡。音樂抒情,燈光和煦,舞者臉容與目光回溫,以膝推動搖搖板,使其不只兩邊傾側,突破過往,自在旋轉——所謂祝福或許是:願對方高飛,自己也要飛翔。

 

《闁 — 揚外》(攝影:Eric Hong,照片由新約舞流提供)


分歧或出路,在於觀點、選擇與行動

 

抒情完畢,接著是衝擊觀眾視覺、聽覺與頭腦的《意義3.0》(Meaning 3.0),由挪威的Hege Haagenrud編舞。四周黑暗,綠光打在中央一位舞者陳伯顯身上,不自然的機械式對話如神諭從天而降,舞者一臉狐疑模仿口形對答。其他舞者進場,包括:戴天晴、黃詩羚、Claire De Caluwe、Facundo Ebenegger、Ingrid Schade,全部白臉紅唇,身穿一式一樣堅挺的巨型舞衣,肩袖寬闊、裙擺大幅,幾乎完全覆蓋軀體,初看如十七世紀時誇張的歐洲宮廷服,舞者加上舞姿卻更似身不由己的戲偶。舞衣限制而且隱藏了下半身的活動,舞者移動時異常平穩,不像步行,倒似滑動,加上空洞神情,非人化感覺很強。急速的對話充斥整個作品,舞者逐一隨對話而動,其時表情誇大,上半身大幅度擺動,動作在句與句之間斷裂。播放的聲音,起初聽來像舞者預先錄製,再於演出時配回動作與口形;然而,後來聲音與演員的性別不配、獨白期間聲線扭曲,逐漸加強荒謬與疏離感,叫觀眾進深開動思考模式。

 

這作品的文本和聲音選材以及表達方式營造出末世危機之感,引人緊緊追隨話語去聆聽、思考不同人對環境保護、戰爭衝突、信仰救贖等相對極端的看法。編舞先從互聯網的影片中收集不同人的言論以及真實採訪,選取、剪輯、編排成作品脈絡,一次過將多種矛盾與難解之全球議題擺上舞台,張力很強,叫人不得不跟著追問這世代可有出路。大量資訊向觀眾轟炸到最後,作品還是帶鼓勵性的:將來如何,沒有保證;但我們現在如何觀看或理解、如何選擇與行動,足以決定未來。

 

(文章於《舞蹈手札》同步刊出)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滄海中的一滴,大漠裡的一粒,穹蒼下幾乎看不見的一點,上帝的精心傑作。

 

蘇花蘇桔的藝文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oFarSoGut.ArtsN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