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Bollywood第二年舉行印「蹈」文化節,以「與『河』共流」為主題,策劃了一系列的工作坊及演出,將印度藝術家介紹予香港觀眾。《MaMa》是一系列於賽馬會黑盒劇場進行的閉幕演出之一,邀請現定居於愛丁堡的舞蹈家Oxana Banshikova和她的拍檔Kirsten Newel帶來演出《MaMa》。
作品靈感源自親身經歷,Oxana在懷孕時蘊釀意念,並邀請Kirsten共同發展創作。研究階段邀請不同的母親作訪問,談論生兒育女、建立家庭、由女兒變成母親的心路歷程。一小時左右的舞蹈演出糅合不同形式的舞蹈動作、影像、以及母親們的錄音,多樣元素編排清晰,情感單純動人,而且題材有跨地域的共通性,吸引不同種族背景的觀眾。演後座談會所見,觀眾亦多願意分享自己的感想和觀演經驗,有上年紀的香港女士坦白說觀賞演出能讓她回憶起很多作為人母的深刻感受,讓人動容。
筆者少在香港看到印度傳統表演藝術,於《MaMa》中最驚喜的是Oxana及Kirsten如何運用南印度傳統舞蹈婆羅多舞的技巧於整體編舞。印度舞多強調女性、陰性力量,而婆羅多舞是最具代表的印度古典舞之一,節奏明快且雕塑感強。過去婆羅多舞離不開印度傳統音樂,《MaMa》的聲音設計多樣,舞者在琴音、自然流水聲甚至在沉默裡舞動,將觀眾從民族舞蹈既有的印象鬆綁。而編舞亦很巧妙地將婆羅多舞的技巧拆解,運用於不同位置,例如以密集的腳踏製造澎湃的聲音節拍、以兩手環抱的動作模仿哄抱嬰兒、或是重複出現,強調手形變換間的指尖舞動——婆羅多舞的手形本身猶如一套語言,不同姿態也有獨特的象徵意義。縱然未必每一位觀眾也能閱讀兩位舞者所作的手形,亦能感受到她們肢體動作所展現的,為母者溫柔的力量。
此外,Oxana及Kirsten於新冠疫情肆虐,表演受重重限制時發展創作,探索將舞蹈轉換成影片的可能。當時Oxana正在懷孕,而部分於演出時播放的影像亦於當時拍攝;最終《MaMa》的舞台表演一方面以身體動作帶出意象,向觀眾分享初為人母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配合舞蹈錄像,將母親孕育胎兒時的真實模樣呈現給觀眾,讓抽象與現實的內容互相對應,互相補足。創作人再加入錄音訪問的音源,內容上約略可聽出是受訪者分享對家庭、生兒育女的看法。座談會時,Oxana提到,很多受訪者也對公開談論成為母親的不安感到遲疑,因為社會主流很多時傾向美化家庭生活,那每個母親隨著她們身處的處境,對於生育的感受差異可有天淵之別。而作品混雜那一堆來自不同人的聲音,有效地為作品有關「成為母親」的思考增添更多元的視點,而非只限制於Oxana及Kirsten內心感受。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訪問聲音該是經過處理刻意變得模糊,或是互相交疊,卻因此未能讓觀眾抓緊情感上的扣連,亦缺乏空間再深化議題。
《MaMa》起初於愛丁堡藝術節演出,作為一個小型作品,它的燈光及聲音設計也很簡約,舞台空間亦無太多修飾。若然有資源讓這些舞台效果雕琢得更精細,相信可讓創作更完善。就著是次觀看經驗而言,段落之間所強調的舞台元素不同,選取的聲音/音樂風格迴異,轉換有時略嫌突兀;燈光設計亦偏暗為主,難以清晰觀看舞者身體的律動,也影響觀看體驗。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