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勝於魚——《老人與他的海》
文︰何慧真 | 上載日期︰2023年11月22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老人與他的海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12/11/2023 3pm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23 »
藝術類別︰戲劇戲曲 »

2023年的新視野藝術節迎來水之世界。除了口碑不俗的《RAIN》和《INK》外,戲劇/戲曲節目《老人與他的海》亦是以水為題的創作,意念源自海明威名著《老人與海》,故事本身足以令人共鳴,老人於海上「八十四天沒捕捉到任何魚」,孤寂苦悶、一事無成,是不少人的真實寫照。是次演出實現主創人的改編夢,仿是向海明威及電影《老人與海》(1958,史賓沙.德利西主演)致敬之作。官方宣傳海報採用型格的暗黑色調,來自戲曲和戲劇界的兩位藝術家─—阮兆輝先生及鄧樹榮先生穿著筆挺,一坐一站,凝視前方。波光閃爍下,各懷心事,面帶頗為詭異的微笑,令我想起「願者上釣」四字。在下的確願意上釣,除了想見證阮氏怎樣以戲中戲圓梨園夢外,也好奇這位跨界能手會否為傳統戲曲帶來新猶及破格演出。

多媒體/跨媒體的風潮勢不可擋,成為當代藝術主要表徵,也是傳統藝術凸顯現代性的潛規則。在單一藝術形態下詮釋和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往往有所局限,無法發揮作品的最大力量。因此,採用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透過不同領域及媒體的跨界協調和融合,可更有力地呈現潛藏在藝術家心中的總體藝術(見著名作曲家華格納的總體藝術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跨界及混合的過程中,有些藝術可能被迷失自我及模糊化,例如政府文化部門往往將偶戲、雜技表演及舞蹈教育劇場等包含豐富表演元素的演藝類別編入「跨媒體藝術」類別,令人莫名其妙,[1]這也是另一有趣討論,暫不贅言。《老人與他的海》戲(劇)中有戲(曲),符合新視野藝術節「推動跨界合作」的使命。整個演出的構思和班底很吸引,可是在創作意識、戲曲/劇體裁、敍事結構或表演程式上並沒有太多實驗的意圖及舉措,更遑論為藝壇帶來「更新衝擊」,令不少在新視野藝術節尋求顛覆性、前瞻性演藝作品的渴慕者、或習慣觀看影視作品和虛擬科技的愛好者感到不是味兒。尤其是戲劇部分的人設和情節老套,講述外孫女替外公圓梨圓夢的故事,不但與西九茶館劇場「開心穿粵」橋段類同,加上粵曲錄音的播放效果突兀,加深大眾「粵劇是上幾代的夢想」的刻板想象。

 

話說回來,若沒有「更新視野」的前設,純粹以欣賞劇場作品的角度出發,整體上演出還是令人回味的,起碼比同樣是跨界的舞台劇《戲裡戲外看戲班》(2014)及無伴奏合唱劇場《庵藏不露》(2023)更為成熟。


老人的海


《老人與他的海》安排大量背光場景及光影投射、演員或靜止、或狂奔,或屏息靜氣,或氣喘不止,有如暗湧的夜海,加上意識流的獨白和形體處理,構成統一、詩意的戲劇意象。裝置藝術和舞台科技的大膽運用,亦令此劇增添意趣。

 

聞知此劇首演當日,便因舞台裝置的批文問題而延遲開演,令我一度猜想葫蘆裡究竟賣的是甚麼藥?全劇採用簡約佈景,主要砌末有一桌三疊椅;視覺較為震憾的,有一塊大型龍袍型布幕,投射一些生活影像;最後又有一幅超大型佈幕設置,猶如一坐大山屹立於舞台上,以投射阮氏的童年及戲曲劇照。沒想到還有好戲在後頭,配備登山扣的外孫女緩緩拾級爬上這座「巨幕大山」,最後站在離地數米的幕頂上,帶來很大的懸念:劇情會怎樣發展下去呢?隨後,外孫女在舞台鏡框裡悄悄消失,而這塊「巨幕大山」竟向觀眾方向緩緩倒下,粵劇前奏音樂隨即響起,營造山雨欲來之感,主演區漸漸由昏暗變得燈火通明,倒下的巨幕頃間變成一個方型戲曲舞台!拍和樂隊早已在舞台正後方一字排開演奏,阮氏則從現代人轉以戲曲漁翁裝束出場,與大魚博鬥半小時,以曬冷姿態完成一場老人渴求已久的獨腳戲。這場折子戲曲詞通俗易明,音樂編排流暢,一個人演出,是獨白也是對話,表達捕魚老人的不眠不休,和巨魚的亦敵亦友,保存了阮氏心中的粵劇真我,是一次真誠及專業的傳承示範。


視野有幾新


「曲是戲曲的靈魂」(已故崑曲學者古兆申先生語)。阮氏並非抱缺守殘之人,他早於1970年代已成立「香港實驗粵劇團」組織非主流演出。他在今次粵劇演出部分堅持採用大白光,並以傳統梆黃編寫劇本,視聽效果及演出風格上,與現代形體劇場嚴重割裂,但他並沒有各有各演的意圖,只是藝術上作恰如其份的選擇,他以鑼鼓和音樂代替特別燈效,烘托老人與大魚血拼的過程; 又以四功五法引導觀眾「看見」大海、大魚,沒有安排多媒體佈景,甚至連船漿等道具也沒有。阮氏於劇末卸下髯口,復以現代人的神態坦然地道出海明威金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燈光徐徐變暗,從「無添加」的粵劇表演回歸現代劇場形式作終。整個安排是兩位藝術家刻下的堅持和取捨,以及互相信任、尊重及協商成果。我很期望戲曲可不斷推陳出新,保持呼應時代的生命力和創作力,在體裁、主題意識、敍事結構、表演法及舞美各方面,可作更作大膽嘗試,因此探索小劇場、引入藝術科技,都是應做的試驗,只是創作新之餘,還得保持粵劇本質,否則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


鄧樹榮於場刊裡說﹕「只有繼承傳統,才能源源不絕地為今天提供創意。 」正是這一共識,讓這作品水到渠成。這齣戲中戲由鄧樹榮負責現代劇場部分,阮兆輝主理粵劇部分。隔行如隔山,但在「道」的層次上,不同藝術卻能達致和而不同的共融境界。全劇沿用虛擬動作演繹、奉行簡約舞台美學,讓現代劇場、戲曲與觀眾回歸原始的表演語言,要海有海,大魚小魚,不同場景情緒,引導我們發掘殊途同歸的戲劇根源,思考藝術本質可以怎樣移形不變質,求新求變、跨界混合之餘仍能保持藝術本我和尊嚴。
 



[1] 見康文署文化節目組網頁「跨媒體藝術」,https://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lti_arts/,瀏覽日期:2023年11月13日。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表演藝術愛好者,尤好戲曲、音樂及舞蹈,現擔任藝術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