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的幾個面向
文︰Franky | 上載日期︰2023年8月25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演出單位︰伯納多.阿莫林 »
地點︰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2號
日期︰7/5/2023 8pm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劇其他 »

筆者觀賞《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的場次是五月七日晚上八時的葡文場次,或許明天是上學日的關係,目測場內入座率只有一半稍多,對於這個演出而言,是頗為可惜的。

 

《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主要運用戲偶、光雕及影像三種媒介,講述韋羅尼加的一眾建築物朋友,乘坐飛船尋找韋羅尼加的故事。作為一個面向親子的演出,視聽效果突出,有教育意義,敘事亦完整,同時有互動元素,從場刊到戲偶的細節都十分到位,元素眾多但仍能以故事及偶劇貫穿整個演出而不失焦,整體表現在水準以上。美中不足的是,當中情節的推動模式,基本上是以戲偶及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的虛擬人物之間的對話推動,因此話語及對白很多,令人稍稍聯想起學校的課堂教育。同時,整個演出大約時長為一個多小時,包括音量、語速、情節發展等,全程都維持著大致相同的節奏,儘管不乏有心思及有趣味之處,但總體上略缺戲劇張力,對小朋友來說,也許太冗長了些。

 

演出有不少值得注意及談論的面向,其中值得肯定的,是導演對細節的重視。入場前,工作人員向每位觀眾派發一張繪有心形的貼紙,而場刊中則點明每個戲偶身上也有一處心型的造型安排,既將觀眾及故事角色連結在一起,也指示了觀眾探索戲偶造型的樂趣,同時亦暗示了心的力量可以使沒有生命的人偶活起來,頗見童趣。此外,在演出的最後部分,小朋友及家長被邀請在本來用作光雕道具的白色立方體上繪畫,而在關於美國古根漢美術館的一節,也曾投映出眾多孩童畫作——之前場次的觀眾在演出後所繪畫的作品,則又是一處虛實的呼應。

 

小朋友在用作光雕道具的白色立方體上繪畫(由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提供

 

另一方面,《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的當代性也十分突出。故事講述的是韋羅尼加跟隨家人(因要到外地工作關係)周遊世界,最終回到「家鄉」澳門的故事,演出是2021年澳門藝術節節目《反轉澳門——魔法城市歷險記》的延續,2021年的作品是韋羅尼加認識澳門的故事,而是本次演出論述的則是離開、旅程與回歸,「周遊世界」換句話來說,其實就是四海為家,韋羅尼加,一個從小跟著家人到處漂泊的小女孩,在台上活潑開放,也許背後多有難以言表的潛台詞。

 

《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劇照(由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提供)

 

在全球化之下,跨國旅行與居住成為了時代的特徵,便利的交通網絡、鄉村的開發、來自全球各地的工作與職涯,使空間的變遷成為日常,在當代彷彿已沒有了傳統意義中的家鄉。家鄉成為了一種象徵,可以是指內心用以作為座標的基石,如何找到、認定或「回到」自己的家鄉,從家鄉中獲取用以安身立命的身份認同,是否幾道免治、葡式焗肉餅的「家鄉菜」就足以成為線索?筆者望見舞台上終於出現韋羅尼加的身影時,台下的小朋友開始如釋重負的準備跑跳,一派天真無邪的模樣,想起未來將要加之於他們瘦弱肩膀上的沉重和迷茫,又想起劇中「古根漢美術館女士」一口氣說出「美國這裡有英國人、法國人、中國人、墨西哥人、印度人、瑞典人……」等等不勝枚舉的身份,本來是引人發笑的喜鬧情節,但置於此情此境之下,巧舌如簧,竟爾笑中有淚。

 

以親子演出的角度來說,《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相對完整、成熟,既滿足了教育的功能,也有藝術的童趣,而細味之下,亦有深度論述的可能性,值得一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澳門土生土長九零後,澳大中文系出身。寫稿為生,看劇度日,讀書取樂,悶棍一名。南音粵劇,電影舞蹈,來者不拒,姑妄論之。另長期關注文化遺產保育、本土文化及身份認同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