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盛世下我們會忘記甚麼?——談《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
文︰Franky | 上載日期︰2023年8月18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演出單位︰卓劇場藝術會 »
地點︰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
日期︰7/5/2023, 3pm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劇 »

不得不說,VR技術與《看不見的城市》的配對,是一個很好的組合。以一個非常設或非long run的項目來說,《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下稱《備忘錄》)的 VR效果算是頗為精緻,筆者也覺驚喜。和其他同樣以未來科技為題的作品相比,《備忘錄》不以AI叛亂之類的悲觀狂想來提出對未來的假設,更回到一個相對客觀及中立的地位來談論。雖然話題嚴肅,但充分發揮了劇場公共討論的社會作用,這是筆者欣賞的地方,而跨媒體的運用及突顯形式解構的手法,也很符合卓劇場的創作風格。

 

《備忘錄》很大程度上是《看不見的城市》的鋪演,到了演出接近尾聲的部分,才是對《看不見的城市》的延伸對談。當中,《備忘錄》強調科技的進步及介入,使想像成為可視可感的可能,從而模糊了虛與實的邊界,何者為真實,何者為想像, 想像是否就是假,現實是否就是真,是演出中被反覆談論到的問題。演出以「備忘錄」為題,即意味著創作團隊認為未來將有一些重要的事會有被遺忘的可能,因此需要「備忘錄」來提醒我們在未來不要忘記,但這重要的事到底是甚麼?這使筆者在觀後思考良久。

 

演出中,筆者最喜愛的部分是後半段的虛擬展覽。在實境的演出部分,三位演員身穿儘量不具辨識性的服裝,分飾馬可孛羅、忽必烈及敘述者的角色,三位演員隨著章節的推移而來回轉換角色。而虛擬方面的敘事線,則從到訪一個又一個馬可孛羅所講述的城市,到在近結尾處改變維度及高度,轉換成參觀馬可孛羅及忽必烈對話的虛擬展覽,展示了不同城市、不同章節中相關的展品及文字,令觀眾的觀賞方式由沉浸式的線性前進變為宏觀式的平面移動,頗有新鮮感。處身在馬可孛羅所講述的城市以及展覽的轉換當中,可以理解為觀者與被觀者之間關係的狀態轉換,這種轉換與實境演出中演員之間關係狀態的轉換,有一定程度上的呼應。

 

演出融入了VR技術(照片由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提供)

 

 

大致上,演出透過VR技術鋪演《看不見的城市》,藉此展述創作團隊對人機結合的後人類時代的假設,尤其是技術的進步會進一步解構包括「人」在內,所有組成世界的部件或元素之間的原有關係。同時,演出卻沒有明確指出「備忘錄」的內容為何,整個演出似乎是「揭示」多於「表示」。如果真要說備忘了甚麼的話,筆者認為可以解讀為未來「技術」對舊有世界進一步的解構及重構,「人」的獨特性將迎來不斷被削弱的威脅,「系統」及「技術」將在個體面前取得更大的話語權,「人」 這種本來原有觀念中具有獨特性甚至神聖性的物事,在龐大而精確的「系統」中被趨向於更類似一種部件。所以,需要備忘的,大抵是「人」在未來的事實面前,應當被繼續看待成具有獨特性的個體的呼喊吧。

 

另一方面,關於馬可孛羅及忽必烈的虛擬展覽,筆者認為頗具啟發性。除了「無形」的敘事空間也可以具象為可視可感的「具體」空間外,此部分亦可理解為下一世代對上一世代進行解讀的絕對權力,這體現於對解讀方式的選擇,將一段對話以策展人的視角加以重構或概括,再以自由觀展的方式予以呈現,正是一種具有當下時代色彩的模式。出版於1972年的《看不見的城市》是上一世代的產物,因此,當下一個(虛擬)盛世對我們當下進行解讀時,其實不必對又一次的禮崩樂壞、時移世易感到太過震驚。至於要予以「備忘」的,是上一世代的原有敘事,還是下一世代對上一世代任意解讀的正當性,抑或以「備忘」的名義,對有關的正當性提出質疑,則留待觀眾選擇。

 


利用VR技術在劇場中進行虛實結合(照片由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提供)

 

然而,不論「備忘錄」的內容是甚麼,對於下一輪(虛擬)盛世即將到來,似乎大家都覺得毋庸置疑,甚至能夠透過虛擬擼貓,來換取部份人對這個盛世的擁抱。演出或許未至於是當代劇場版的《盛世危言》,但創作團隊起碼是以「盛世要言」的角度出發的,光是這一點,《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就值得一記。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澳門土生土長九零後,澳大中文系出身。寫稿為生,看劇度日,讀書取樂,悶棍一名。南音粵劇,電影舞蹈,來者不拒,姑妄論之。另長期關注文化遺產保育、本土文化及身份認同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