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Hilary Hahn、梵志登及「紐約愛樂」的演出說起
文︰鄭政恆 | 上載日期︰2023年8月9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紐約愛樂樂團 »
演出單位︰紐約愛樂樂團 »
地點︰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日期︰4/7/2023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7月4日,由於好友Lawrence要事纏身,我得到一張「紐約愛樂樂團」演出的門票,我當然如獲至寶,但事出突然,我沒有想過要寫一篇樂評文章,事實上,我也很久沒有寫樂評了。偶然之下,我閱讀了〈愈好愈不該有Encore?——評《紐約愛樂樂團》音樂會〉這篇文章,感到有點不吐不快,還是勉為其難重操故業。

 

我只聽了7月4日一場,上半場是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七十七;下半場是柴可夫斯基的《B小調第六交響曲,「悲愴」》,作品七十四,都是大路的曲目。如果我真的有意為這場音樂會寫樂評,首先我會對著樂譜重溫Hilary Hahn的早年力作「Brahms / Stravinsky: Violin Concertos」(2001年,由Neville Marriner指揮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再比較今昔的分別,更負責任的樂評人,還會找出Joshua Bell(即將在九月來港,與梵志登及香港管弦樂團合作表演)等出色版本研究比對。

 

當然,現在看到的所謂樂評,很多都不是在認真準備後撰寫的了。〈愈好愈不該有Encore?〉一文說不上是樂評,只是一輪感想,毫無知識內涵可言,一些描述更令人發笑。至於文中談到兩次Encore,作者認為「個人認為得不償失,短短的Encore把一首宏大細膩的演奏印象即時抹走,不留空間時間讓人多陶醉、嘴嚼或沉思一會,回味餘韻,實屬可惜。」這也是感想,不是評論,相信也沒有讀者對這些一時的個人感想,產生任何興趣。

 

7月4日,Hilary Hahn的Encore是巴赫(Bach)的《D小調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Violin Partita No.2 in D Minor)的其中一個樂章(印象中是〈Allemande〉),以及Steven Banks的《Through My Mother’s Eyes》,正好拓展了大路曲目以外的感受,既有更早的巴赫,也有當代的作品,選曲富於心思。她也是少數出品Encore專輯(《In 27 Pieces: The Hilary Hahn Encores》)的小提琴手,對Encore是比較認真的。

 

至於柴可夫斯基的《B小調第六交響曲,「悲愴」》,梵志登的發揮一直上佳,紐約愛樂也發揮了頂級美國樂團的力量,銅管組的圓潤音色也是不凡。「悲愴」交響曲這類相對比較重型的作品,也適合發揮出梵志登擅長的力量感。

 

回想我見證了梵志登帶領港樂拾級而上,水平不斷提升。2012年,梵志登成為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上任第一個節目的下半場指揮貝多芬的《A大調第七交響曲》,已是先聲奪人。經過高低起伏,在2013年《梵志登與班娜德蒂》的下半場中,巴托(Bela Bartok)的《樂隊協奏曲》(Concerto for Orchestra)演出也是上乘。2014年,《港樂四十周年音樂會——幻想交響曲》的白遼士(Berlioz)《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也是梵志登的力作之一。至於華格納聯篇歌劇《指環》(Ring Cycle)的演出和錄音,更是文化焦點。我相信港樂會紀錄梵志登的貢獻及成績,同時我也希望官方會給予得體的嘉許。

 

2014年後,由於樂評空間萎縮,加上社會狀況,劣質樂評泛濫。還有三年疫情,使得樂團與樂評人疏離,樂友零星四散,以及個人能力有限,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也沒有再寫樂評文章了。

 

最近喜見邵頌雄《禮崩樂不壞:亂流下聽古典樂》一書。作者著力於古典音樂與社會政治的關係,相當貼地,例如〈卡薩爾斯弓下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最後四首歌》與納粹政權下的浮生百態〉、〈與普京割席:古典音樂界如何成為「表態」的戰場?〉,都將音樂人放在歷史和社會的場景中。我尤其欣賞〈藝評的本懷〉和〈藝評的方向〉為樂評正本清源,分析Art Review的評價功能,以及Art Criticism的人文意義,允為的論。

 

我希望香港的古典音樂愛好者,都閱讀邵頌雄《禮崩樂不壞》一書,同時也希望樂評人好好審視自己的水平、音樂知識、人文修養,不要令樂評江河日下了。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聲韻詩刊》《方圓》編委。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三本。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