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尋聲之旅
文︰洪思行 | 上載日期︰2023年4月28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大館
地點︰賽馬會立方及大館各處
日期︰15/4/2023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今年「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3」一共有七個節目,種類繁多,有港式歌廳《圍盧豐咪》、舞蹈劇場《蝴蝶島》、環境劇場《未境進行曲》等,筆者受邀觀看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坦白說,單看文案其實完全不知節目是甚麼,因為全是似是而非、資訊零碎的文字,只能從第一句「我失去了聲音,你說你願意陪我尋找......」估計是一個關於「尋聲」的故事。但觀賞過後,不得不說這是近年看過最觸動我心、非常有力量的演出之一。

 

《從什麼時候開始》是一個包含音樂和裝置的節目,鄧慧中作曲,周耀輝填詞,由創作歌手iii(Iris Liu)、五人合唱團、敲擊手余林橞和香港創樂團成員在黃正彥指揮下演出。還有負責裝置的陳惠立、空間設計吳鐵流等多個範疇的藝術家,陣容非常鼎盛。節目亦非常特別,需遊走大館不同地方,先是從 「洗衣場石階」登記,然後經過一架藍色的士,周耀輝在那裡向觀眾派發一張「失物登記」收據,每張收據上的失物不盡相同,有的是實物如筆者收到的「指南針」,有的是抽象的概念如「聲色俱全」。表演開始前,觀眾可以自由在石階與E倉低層花園遊走,石階四周放了不同的物件,如藍色的士模型、眼鏡框,全都用放在透明膠袋中,估計都是上述的「失物」。同時播放不同影片,不過影片很雜亂和零碎,有些還是倒帶,不太看出當中的意思。至於低層花園則在幾個植物堆中放置喇叭,播放不同的聲景。雖然資訊不足,但這部分似乎在強調「遺失」和「聲音」兩個元素(事後筆者才發現電子場刊有創作學生的解說)。

 

表演正式開始時,工作人員會提示一直在四處遊走的五位合唱團員和觀眾走往賽馬會立方,去到樓梯間時,五位歌手站在不同梯級唱起歌來,所唱的歌〈什麼時候〉以輪唱為主,層次感強烈。五人皆為香港演藝學院在讀和剛畢業學生,早已認識多年,默契不成問題,加上得益於樓梯的迴音,令聲音變得豐厚,觀眾恍如被歌聲包圍,是非常舒服的聽覺享受。

 

接著工作人員指示觀眾進入立方觀演,自此整個節目剩下四幕都在那裡進行。觀眾席上方吊有兩個大紗幕,也在三個位置放置一些樂器和裝置讓余林橞演出,因此令座位本來不多的立方只能容納更少人。指揮、鋼琴和弦樂四重奏全程在觀眾席前表演,合唱團時而在觀眾席前、時而在兩旁演唱。他們全穿上淡黃和白色的服裝,像是表達一種純潔的形象。

 

雖然節目只長約一小時,但內容變化多端,礙於記憶與文字所限,難以一一盡墨。如果說節目本身是「尋聲」之旅,那麼從觀眾角度出發,這是一個發現之旅——憑自己去領悟創作背後的意思。說實話,初時筆者毫無頭緒,只因歌詞和讀白非常抽象,又會把意思相反的字詞(如「到處吵吵鬧鬧,同時鴉雀無聲」)放在一起,使人混亂,而當中提及的「你」和「我」也不清楚指涉的是誰,直到第二幕《沈默愛,奈何天》中一句「你相信走就有可能」,加上影像出現疑似是機場的畫面,筆者才意會到「走」是指當下的移民潮,然後立即想通所謂的「失去的聲音」是指香港人近年失去的東西,上述的「你」和「我」可以是所有香港人——包括觀眾和表演者。

 

有了這個「覺悟」後,對之後的表演都有想像的方向,例如第三幕的〈抑揚頓挫,你在哪裡〉,音樂非常激動,合唱團的語氣也很強烈,不停唱出「批評頌讚」、「趨炎附勢」等四字詞,後來變成「呼吸」、「咆吼」等二字詞,最後剩下「喂」、「啦」等無意思的助語字,惟全程的音樂不變,營造出說話失去意義,只能敢怒而不能明言的失言狀態,明顯對應香港當下的環境。

 

雖然《從什麼時候開始》並沒有導演一職,但有很多舞台走位調度,其中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反而是一個簡單的動作:第二幕最後歌手iii與余林橞相對互望,後者對著前者做手語,iii的唱詞中反覆出現「你」,令筆者墜入五里霧,不清楚指涉的是誰,忽然她倆轉身面向觀眾,原來表演者傾訴的對象是我們,這一刻「恍然大悟」的力量很震撼,特別是之前的一段對望,把筆者的疑惑延長,在轉身前累積一定的能量,到轉身時便不只是望看觀眾,而是將那股能量拋給觀眾,才使一個簡單的動作有如此震撼的效果。

 

在觀賞前看到鄧慧中、余林橞、香港創樂團這些演奏現代音樂的常見名字,以為《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音樂都會是前衛風格,但也許是因為有周耀輝和iii,所以音樂風格很易「入耳」,大部分都是輕柔的,鄧慧中更在場刊寫明「演繹以現代唱腔為主,有別於一貫歌劇的美聲唱腔」。作為主音的iii在故事中的扮演協助尋回聲音角色,身型嬌小的她,歌聲跟音樂一樣很溫柔,有種療癒感。

 

當然不得不提周耀輝,以往見識過岑偉宗厲害的詞作,這次見識到另一個層次的文字功力,他的詞比較內斂,雖然言簡卻不失力量,例如簡單一句「我們 / 有門」,表面上是「食字」,然而那個門所指的是當下困局的出口,而出口在於我們之中,也就是大家團結在一起,便可找到出路——這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最想表達出的訊息,後段周耀輝寫道「從這個時候開始 / 我們就是我們的語言」,再次強調「我們」的重要性,保持一份希望。

 

《從什麼時候開始》容易引發觀眾聯想,筆者便想起《等待果陀》,全因當中同樣有很多抽象的情節,使人不明所以,但正因如此,令作品有很大的詮釋空間,例如《等待果陀》最出名的演出,就是在監獄中上演,竟能令一眾囚犯感動落淚,因為他們從無了期等待的角色中看到自己,感同身受。《從什麼時候開始》表面上沒說清楚過甚麼,但觀眾可憑自己的經歷去對應和想象。

 

後記

 

謝幕時周耀輝表示作品靈感始於2017-18年,相信經過了這麼多年,完成品跟最初的構想是相去甚遠。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樂評人,香港藝術發展獎2017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得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音樂),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編有《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及2015)。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Zense  A Cappella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