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散的筵席》是香港話劇團2023年春季的劇作,也是該團藝術總監陳敢權任內的最後一套編劇及執導的作品。該劇是根據另一編劇李恩霖與香港老字號酒家「敘香園」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不散的筵席》講述主角Roger在舅父經營的酒樓敘香園做暑期工,為他的劇本創作搜集資料。在與一眾員工的相處中,Roger感受到家人般的情誼,亦同時體會到敘香園對菜式出品及服務客人的堅持。《不散的筵席》後半部分講述敘香園不敵時代的變遷,逐漸失去客人而光榮結業,以一酒樓興衰側面反映香港的轉變。
《不散的筵席》主角雖然是Roger及舅父,但前半部分較突出的反而是一眾敘香園員工:兩位大廚希治郭(申偉強飾)及扯氣田(吳家良飾)有別於嚴肅的師傅,他們雖然對徒弟及出品有要求,但亦有搞笑可愛、平易近人的一面,突破刻板的廚師形象。其中申偉強的演出不再限於小男人式的搞笑,成功演出兼具慈父和嚴父形象的角色,有嚴肅的執著但又詼諧幽默,形象生動飽滿。幾位徒弟中,以牛精雄(蔡溥泰飾)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熱愛武術,勇救負責人事及會計的英姐(陸嘉琪飾), 與理應「大纜都扯唔埋」的英姐相戀最後結為夫婦。故事没有講述二人發展的經過,但此劇有趣的地方在於角色會在各種場景「搞小動作」,例如牛精雄和英姐會在Roger背後眉來眼去,因而觀眾對於情侶間的終成眷屬也就不感驚訝。蔡溥泰對白肢體演得活潑生動,令人對角色的好感度大增。反觀另一主演阿昌(歐陽駿飾),人物形象憨厚,角色的演繹也就相較平實。
除敘香園的員工外,劇中的桃姐也是一大亮點。文瑞興飾的桃姐對少爺關懷備至,相較電影版幽默感不減,但更呈現一種活潑、孩童氣的純真。劇前半部分的群戲成功塑造敘香園「家」的氛圍,它有歡樂逗趣的人情關懷,也有如湯師傅吃女徒弟豆腐的衝突矛盾,也不乏大事件的衝擊。與其說劇前半部分講述了一個故事的發展,倒不如說是編劇李恩霖在說故人,以懷緬一眾敘香園員工,向觀眾呈現他回憶中的敘香園。
劇的後半部分似乎因為焦點轉移在時代的變遷及講述舅父的「變與不變」,因而對敘香園員工的描寫承接較為薄弱。故事交代敘香園因為被新式酒樓搶客,生意額大不如前,風光不再,因此員工收入減少。但劇情没有交代收入減少對員工有甚麼具體影響,觀眾雖能體會時代改變對敘香園的衝擊,但或未能領略對個別角色的影響。除了看不到時代痕跡外,連歲月的痕跡也較少著墨;經歷了數十載,角色隨年紀增長好像顯得更成熟,但又說不出有甚麼明顯的變化,這點對於角色的營造上顯得略為可惜。
其中,主角Roger的改變特別不明顯,他似乎没有因為時間而有甚麼變化。在演繹上也看不到明顯的分別。但細心想一下,這是否有意為之呢?Roger本來就是後設的敘事者,從一開始他是否以成年版的Roger去與敘香園一眾員工互動以呈現他回憶中的敘香園呢?故事探討「變與不變」,舅父本來代表「不變」,他選擇不跟從潮流,不改變敘香園的裝潢及菜式,但最終卻因為時代變遷及身體問題而選擇結束敘香園。相反,Roger表面上是代表「改變」一方,他希望透過改變經營方式來拯救敘香園,但或者他才是真正不變的人,他保留初心,希望創作的夢想不變,而結局的他正是開首的那個他。在這種理解下,角色形象甚至演繹的變化不大又似乎不無道理。
雖然評論劇作可以單純以作品論作品,但看《不散的筵席》,劇外的故事無疑豐富此劇的主題呈現,產生兩個層次的聯想,而這種聯想分別來自本劇的兩位編劇。第一層次是《不散的筵席》改編自李恩霖的真實故事,Roger就是李恩霖,李恩霖當然從敘香樓的興盛倒閉表現時代的轉變,但他呈現的也是現實中不變的人情。例如劇末阿昌一如既往地目送舅父坐的士離開,並體貼地記下的士車牌,表現他的忠誠敦厚從不改變。Roger最後没有放棄夢想,堅持創作,也是李恩霖作為創作者的明志。
另一層比較隱性的聯想是編劇兼導演陳敢權的「不散的宴席」。陳敢權在香港話劇團擔任了十五年的藝術總監,他在場刊中提及:「與劇團經歷大大小小的挑戰與革新;所有的回憶,足以讓我在餘生回味」。如果說Roger就是李恩霖,舅父也似乎有陳敢權的影子——兩人皆領導一個具歷史的組織,背負著前人的期望,承擔了員工/團員的褔𧘲,最後光榮地離開。舅父對Roger的鼓勵,例如提及果子在成熟之前一定是酸和苦;有夢想的人是很難得的等對白,不但傳遁著對後輩的關愛和期許,也似在鼓勵眾多藝術工作者不要放棄夢想。或者這是筆者的過分解讀,但以此「濾鏡」觀看此劇,舅父和敘香園員工,以及陳敢權和香港話劇團團員,可構成一個有趣的重疊。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敘香樓員工呈現的融洽氣氛、共患難的情誼可演得如此真實。
「劇內劇外說故人」可以概括此劇的層次之豐富:李恩霖透過Roger懷念故人(舊友),向觀眾呈現了名為「敘香樓」的畫面,這個畫面溫馨生動;但同時又講了一個「敘香樓」的故事,它隨時代由盛轉衰,最終光榮結業。編劇作為戲外說故人,借角色講述了自己創作的心路歷程,申明對創作的熱情和堅定;同時鼓勵後輩堅持夢想,傳遞對藝術工作者的鼓勵。敘香樓光榮結業、舅父/陳敢權光榮退休,除了留下回憶,也有「不散」的祝褔。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