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位於英國的曼徹斯特,有藝術中心之稱的「HOME」,有一班熟口熟面的香港劇場人在這個小劇場裡,搬演了一齣關於香港的故事《A Bouffon Play About Hong Kong》(意譯:《關於香港的鬧劇》),由編導、演員到舞台監督,主要成員都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其中一人是英籍日裔),講述一個令人揪心的香港本土故事。
是的。一個香港故事。演出地在英國,一個匯聚了數代華僑的大城市。但是,首演當天,雖然觀眾席上有黃皮膚及黑頭髮的香港人,但大部分的觀眾卻是英國的本土人。
今次的製作團隊來自不同地方,但香港人較多,演員當中大部分更是處於認識英國社會文化的階段,居英後一直沒有踏台板,無法重操故業。逾年後,眾人的夢成真,重踏舞台,重感箇中的興奮與魅力,且更大膽主動地向陌生的觀眾群——哪怕對方對香港的認識寥寥無幾,自身的文化與歷史跟香港人截然不同,他們仍主動地跟英國觀眾對話,講好香港的故事!這股勇氣、膽量與行動力跟父輩級的老華僑比較,無不令人讚嘆不已。猶記得一名在社福機構工作良久的英籍資深社工描述:「我經常接觸不同國籍的居英移民,他們會好主動跟我們接觸,但是華人好少,即使在街上你也很少看見他們會跟本地人一起。他們有自己的世界,不同別人接觸,很奇怪!」
這番觀察與感受,有人不認同且會提出連串反證,但是,稍微細心觀察在英各大街小巷上的群體,社工朋友的觀察無不準確。
但是,新一代居英的香港劇場人明顯衝破這「圍爐取暖式」的生活模式與態度,主動出擊,主動向英國老百姓講述香港的故事。但是,在百年的歷史裡,從何說起?這是編劇與團隊的工夫。編導的選項,仍以傳媒報導的國際熱話作為核心,爭取觀眾的共鳴感。故事的開端就是1997年香港回歸的煙花場景,再延伸至不同時段的事件,為助觀眾更能理解當中的故事,編劇十分體貼地給予觀眾一些資訊作為注釋解讀。要講好香港的故事,最自然不過的是講述一個家庭的轉變,讓觀眾感受香港跟中國大陸的關係和小我在大我中的價值等。
但是,香港的故事如何能融入英國人的傳統文化——看喜劇?居英多時的編導深明英國人文化的胃納,以鬧劇(bouffon)的表演風格,透過各演員以丑角的表演手法表達,讓英國觀眾笑,讓英國人喜歡的幽默感繼續存在,當中最明顯的例子便是為香港人而設的BNO政策,編劇幽了香港人一默,說成是填補英國脫歐後出現的人手荒而已。
編導在逾一小時的表演裡,讓英國人感受到香港人的主動和融入英國人文化的能力,亦有技巧地調理觀眾的呼吸節奏,在屏氣凝神後,讓他們有暢懷歡笑的機會。編導在沉鬱與輕佻間拿捏得準,取得平衡。身旁的兩名英籍電影創作青年人亦看得津津樂道,雖承認無法完全理解香港的故事,但是,「這不重要,我覺得最重要是感受到作品的核心。」
演出團隊中,大部分都「餓戲」多時,但未見各人在首演當天「發台瘟」,相反,各人都明顯盡力做好角色。眾演員中,香港演員鄭佩嘉及英籍日裔的女演員三浦法美的表現最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三浦法美為讓自己進入飾演女特首的角色,翻閱相關的資訊,成功展現特首的獨特個性。
而舞台化妝、造型以致佈景設計,都緊貼鬧劇的主軸,透過奇怪臃腫的軀殼造型、半人半丑的化妝及一些有震撼感的舞台設計效果,回應被譽為最成功表達了鬧劇精神的菲利普.高利埃(Philippe Gaulier)的説法:「笑聲幫助這個小丑巧妙地模仿那些把他列入黑名單的混蛋。笑有助於自由。」(Laughter helps the bouffon to beautifully parody the bastards who put him on the blacklist. Laughter helps freedom.)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