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豆腐的心裡話》——心裡話的豆腐杏仁
文︰鄭樂希 | 上載日期︰2022年12月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杏仁豆腐心》(攝影:Snap_Shot_Sammy,照片由《杏仁豆腐心》製作團隊提供)
節目︰杏仁豆腐心 »
主辦︰《杏仁豆腐心》製作團隊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日期︰5/11/2022 3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杏仁豆腐心》這齣劇作早早便是劇場常客,搬演數次,於觀眾而言並不陌生。此劇講述一對分手在即的情侶——小夜子和達郎的故事,藉此描畫了一段可歌可泣,卻又教人無可奈何的戀情。緃然小夜子萬般力挽狂瀾,可其實她又比任何人都清楚甚麼是徒然,甚麼是不可挽回,就正如她自有生以來所面對過的種種。

 

然而,筆者認為此劇之重點,並不在於談論兩位主角是否終成眷屬,抑或慘淡收場。從劇中情節所看,似早有暗示。劇中小夜子多次向達郎表述「我哋真係唔可以重新開始咩?」但都遭達郎無情拒絕,劇情的層層推進,又似狠心告訴觀眾,主角二人戀情早已無力回天的事實。但當然,結局算是半開放式的,結局在喜慶和諧的聖誕音樂下驟然落幕,你可以把它詮釋為以喜慶的氛圍,為兩顆落寞的心,尋找僅餘的慰籍,作別離前的餘韻。當然你也可以詮釋為,喜慶過後,或許他們都發覺自己早已依戀對方,不願就此放手,故而重歸於好,邁向圓滿結局。但無可否認的是,筆者確更願傾向於前者。

 

與其爭論此劇角色之終局走向,倒不如細心感受此劇於輕描淡寫間所流露的鏗鏘筆力,感受下這個關於「愛」、「創傷」與「彌補」的短劇,如何呈現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卻又撼動人心的瞬間。或許它並不是你現實生活的寫照,那恭喜你,因為你看的不過是他人的寫照;或許它是,那我也恭喜你,因為至少,你的寫照也算不得上是唯一。

 

所以,《杏》一劇確實細膩地呈現了二人相處數年之久,所致的毫不矯揉造作的生活狀態,雙方直來直往,不需過多委婉,一切恍似盡在不言中,卻又似有口難言,頃刻間難抒己見。或許,此狀態確少有矛盾,卻正因此而極具張力,甚引人入勝,教人無暇抽身。

 

再者,劇名與人物形象有所關聯——皆因筆者認為此劇之劇名頗有玩味。《杏仁豆腐心》本稱作《杏仁豆腐的心裡話》,這讓筆者深感怪異。《杏仁豆腐的心裡話》中的杏仁與豆腐,顯然是指主角二人,但筆鋒一轉,《杏仁豆腐心》的杏仁與豆腐,又似變成了描述二人心理狀態的形容詞,似旨在突顯杏仁、豆腐這兩個代表「硬」、「軟」特性的象徵,這些特徵又能在二人身上略見一二。就如小夜子外表堅強,素來為一家之主,又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卻因心中創傷苦不堪言,軟弱之處長埋心底,故此暗裡渴慕能有所依靠;相反,外表和善,性格懦弱的達郎,卻偏偏是狠下心腸,堅拒小夜子破鏡重圓請求的那位。劇中二人形象上的「軟硬」衝突、前後反差,正正是使這齣平淡,而不求情節高潮迭起的生活小品,能如此扣人心弦、使人意猶未盡的至關之處。

 

而劇中那些「沒有出現的角色」尤令筆者印象深刻,「那些沒有出現的角色」,並不真是沒有出現的,只是他們的描畫大多都由小夜子、達郎口中所述,並沒有確切現身於舞台之中。然而,這些角色的存在看似可有可無、微不足道,但在刻畫與塑造主角二人的人物形象時,卻又舉足輕重,甚具畫龍點睛之用。

 

《杏仁豆腐心》(攝影:Snap_Shot_Sammy,照片由《杏仁豆腐心》製作團隊提供)

 

「沒有出現的角色」正正對小夜子的創傷源頭作出了適切而具體的補充。例如劇中小夜子以一句:「我成世人都淨係為咗人哋而活。」由心而發地表述了自身凄慘卻又身不由己的無聲吶喊,也藉此暗示了自己從前照顧父親的悲劇,如何引申至後來堅拒接待母親來住的決定。然而,接待父親的詳情、結局時小夜子有否回心轉意,接待母親來住、小夜子與姨母的關係為何仍這麼親、小夜子為何每次與姨母通電話,都會興高采烈地談論兒時趣事……這些種種,卻也就不得而知了。

 

但當然,這些或許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不難發現以上談及的「沒有出現的角色」,包括小夜子同母異父的妹妹,他們的存在確實令小夜子的形象塑造更立體鮮明,也為往後她因家庭創傷,而極度渴望達郎用愛彌補的舉動埋下伏線。相較之下,達郎卻只有一個沒有任何著墨形容的姐姐,故此我們對達郎的認知就更流於表面了:達郎是一個「軟飯王」,曾因工作受挫而對上班工作產生恐懼,負責打理家務,對小夜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但後來因小夜子流產,二人經歷「無性婚姻」,關係決裂。但除此以外,達郎工作創傷背後的闡述、達郞為何如此堅持二人必須分手,背後是否具有「無性婚姻」、「失子之痛」以外的根本原因,我們卻又因不能藉其他「沒有出現的角色」旁敲側擊,無從得知。所以相較之下,你不難發現台上的二人雖戲份同樣地重,但小夜子的演繹往往更能觸動人心。當然演員精湛的演技也應記首功,但因着達郎缺乏其他「沒有出現的角色」協助人物塑造的前提下,筆者謹願為飾演達郎的演員:黃子澄,抱打不平,感嘆一句確為非戰之罪。

 

寫至尾聲,筆者尤為記得達郎對小夜子所說的一句話:「你之所以想得到我嘅愛,係因為你想彌補你以前喺屋企人身上得唔到嘅愛啫嘛。」筆者記得當時小夜子沉默不語,達郎也沒有咄咄逼人,場面一度寂靜。但或許小夜子沉默的原因是被道中心聲,又或許達郎其實說得並不對,小夜子也不全是因為創傷的緣由,才如此渴慕達郎的愛,只是苦於那時她也身陷其中,不明所意,故無力辯駁。但究竟意為前者,抑或後者,或許要等到你我找到小夜子、達郎二人仔細一問之時,才能問個水落石出了。

 

只是,正如文首所說,這齣劇目講述的是一段凄美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當中偶有徬徨掙扎、往事如煙、依依不捨、無可奈何,又有相擁而別、毅然落幕、淒厲動人,若執意要於此劇,參透世間之情愛意為何物,那筆者只可以說:若生活,沒有予你滿意的答案;那劇場,也不見得會有。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閑時不愛閱讀,唯好寫作。所信寫作者均有「三筆」,謹以「筆觸」為首、「筆力」為輔、「筆法」為末,始能字句鏗鏘,下筆生花。晚雖不才,謹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