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劇理解他方苦難——「烏克蘭讀劇節2022」
文︰邵善怡 | 上載日期︰2022年11月1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凝‧空》(照片由流白之間提供)
主辦︰流白之間
地點︰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日期︰29/10/202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俄烏戰事爆發至今八個月仍未落幕,本地劇團「流白之間」繼三月於網上義演烏克蘭劇本作品《Bad Roads》選段外,十月第二次於本地舉辦讀劇活動,把十二位烏克蘭編劇的作品整合成六個製作,藉讀劇節為烏克蘭籌款之餘,也借此向香港觀眾呈現戰事實況,帶領觀眾走進劇場從藝術層面感受戰爭的影響,認識世界,再由戰爭返回現實身處的時空。

 

筆者在整個讀劇節中,觀看了兩個作品,分別是由馮志偉導演的《凝‧空》(Neda Nezhdana編)及人仔叔叔整合《軍人》(Ihor Bilyts編)、《牙》(Nina Zakhozhenko編)、《A Dictionary of Emotions in a Time of War》(Elena Astaseva編)三個劇本而來的形體演出。

 

前者敘述四個互不相識的女性,在黑暗的封閉空間中醒來,她們找不到出口,記不起為何會在此出現,但卻確信只有把記憶找回,才有出路。《凝‧空》一劇的象徵意圖很明確,當身處的世界被封鎖,當經歷過死亡與失去,當面對威脅與害怕,當你痛苦煎熬、求助無門,要怎樣做?它提醒我們直面痛苦的回憶,只有面對,才知道身邊有一同經歷,互相扶持的人,才找到救贖與出路。劇本的結尾,演員以手中的槍指向天空,槍聲過後,四周的圍牆倒下,現出四條通往不同方向的路,而四個角色亦因為在封閉空間中,勇於面對自身苦難而擁有了繼續堅持的力量。劇場內的牆當然是虛幻的想像,但在掙扎中前行找尋出路的舉動,經演員演繹後化為實體,令禁錮我們身體與想像的「封閉天空」被打破,在思緒中認識自身,找到前行的動力。《凝‧空》以讀劇形式演出,演員亦有手持劇本,但演出者在期間不只限朗讀文字,而是對角色內在的經歷有更內化的呈現,特別是是次讀劇的排練時間可能只有短短一個月,演員亦是自願招募而來,但在交代不同女性在戰爭下面對的處境,演繹卻很有層次,能牽動及感染觀眾。一方面或許是了解到劇本的真實性,角色的經歷令人動容;另一方面,在去除佈景、道具、舞台效果或技術後,讀劇的方式令觀眾更能專注聲音與文字的力量,帶出故事背後的張力。

 

《A Dictionary of Emotions in a Time of War》(照片由流白之間提供)

 

再看人仔叔叔導演的作品,在三個劇本的基礎上,導演在前後加入了自己的處理,呈現形式亦各有不同,有演員對藝術的思考,有純形體演出,亦有把劇本文字投影帶來的直觀想像。起初六位演員於演出區域隨意走動,由發聲訓練到身體伸展,熱身般的預備動作時間不短,初看實在不明所以,只是當演員開始各自說出對藝術的想法,藝術能令眾人從迷失與無力中,得到想像的自由,找到個人的角色,筆者才開始走進這個與藝術對話的旅程。《牙》年老的猶太牙醫,二戰經歷之深刻令他難以忘懷,當一位演員理性且具細無遺地與病患交代如何自行在家中進行拔牙手術的同時,另一位演員卻老態畢露,申請走難的通話中內容固執與欠缺組織,不斷呼喚缺席的妻子,亦令人有精神錯亂之感。對比強烈,荒謬感延續至《軍人》部分,一個戰死回家看到妻子的鬼魂,對與妻子說:「我不存在」,對話間粗口穿插,令人難以投入。結尾一句「這裡空無一人」,讓人思考戰事面前個體的微不足道,生離死別無可規避,渺小的人只能以粗言向荒謬的世界發洩。《A Dictionary of Emotions in a Time of War》戰爭下一個個字詞的意涵被重新詮釋,內容有別於日常的理解,演員以身體展現其間意思,但又能傳遞多少?整個演出不單只有「讀劇」的演繹,更多是導演藉演出過程,與觀眾一同經歷由個體出發,當演員、觀眾走進劇場,戰爭下的文字與畫面隔著千里經藝術方式轉化而呈現眼前時,劇場把不同空間、歷史、人連結與溝通的過程,探問的是藝術如何回應當下,怎樣才能與另一個空間經歷的事有更真實的對話。

 

兩位導演對劇本的演繹雖然有不同的處理,但帶出的訊息卻巧合地互通,眾人在戰爭的洪流中不由自主,被迫逃離,被迫面對苦難與分別,但置身當下,不論是戰爭中的國家,或是在遠方觀看援助的我們,我們的態度都應是直面當下,只有連結彼此才能打破困局,重新認識不日常的生活,才有出路。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中學教師。2014年起參加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舉辦的「『新戲匠』系列 ─ 劇評培訓計劃」後,開始偶有發表劇評文章,並於2016年第八屆新視野藝術節中,入選「新銳藝評人計劃」。設有面書專頁「我作·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