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隨時消失的表演歷史——從實體場刊逐漸被「淘汰」說起
文︰陳瑋鑫 | 上載日期︰2022年6月16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劇場組合部分演出單張及《兩條老柴玩遊戲》2001年演出場刊(照片由作者提供)
主題︰表演藝術紀錄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其他 »

2022年6月 

 

打從初中開始,我就一直有收藏演出宣傳單張、演出門票,以及演出場刊的習慣。雖然儲存空間有限,每隔一段時間也要重新檢視藏品,把紀念價值較低或相對設計上沒那麼精美的舊單張丟掉,但作為實際觀演紀錄的門票及場刊,我就從來都不捨拋棄。其中累積了足足三十年的場刊,就根據年份收納於迷你倉及家中的十多個紙箱之內。不過,收入近五年場刊的箱子,藏品數量明顯大減。除了因為近年觀演量稍少,在社會運動與疫情的影響下,製作數目大減也是主因;然而另一緣由,是不少演出都不再印備實體場刊予入場觀眾,而改以電子場刊的形式出版,讓觀眾在演出前後下載閱讀。

 

從環保角度看,取消印刷實體場刊,的確可以節約用紙,減少資源浪費,因為並不是每一位觀眾,都有興趣在演出後保留實體場刊;又或有時候演出未能滿座,多出觀眾數目的場刊最終也只能魂歸垃圾桶或回收箱,叫人無奈。所以在無紙的大趨勢下,不少藝團都選擇製作電子版場刊,於前台位置展示相關的二維碼(QR code),讓觀眾掃描後直接從雲端硬盆上下載PDF檔,又或者連結至線上閱讀器如ISSUU去閱讀。

 

電子場刊的利與弊

 

電子場刊的優勢,是資料可以隨時因應需要而即時作出修訂或更新,大大增加靈活性,不像印刷本般要在首演前提早至少數天付印。此外,藝團也不用擔心因彩頁太多,又或者內容過於豐富以致頁數增加,令印製及物流成本大大提高,事關電子場刊即使要加頁加圖,在預算上亦影響有限。不過,即使撇除不同紙質能夠帶來不一樣的觸感,電子場刊於觀眾在現場掃描網址後,通常也只能在自家手機的細小屏幕上瀏覽,難以輕鬆翻閱細看;加上有些場地網絡訊號疲弱,無法提供高網速便利下載,我自己就試過多次在開場一刻還未完成場刊下載,要到完場後才能打開閱覽,對整體觀演經驗無疑會打了一些折扣。

 

若從評論人及表演研究者的角度去考慮,以電子場刊取代實體場刊,就更加是弊多於利。即使考慮到就算未能親身前往欣賞演出,也可以在製作或主辦單位的網站上,下載或瀏覽電子場刊,突破時間及地域界限,以另一方式去了解製作。可是一旦有關機構把場刊檔案移除,又或隨著網站更新,致資料離線,這部分的歷史紀錄就可能從此一去不返。

 

回想數年前當雲端儲存的概念開始普及,人們不再憂心資料會因手機遺失或硬碟故障而喪失,只要上傳至雲端備份,就彷彿能夠永存。無疑,這類服務的確方便,也為個人資料保存(在不考慮私隱及版權的複雜情況下)帶來多一份保障,但同時亦令大家放下了戒心,忘記在雲端及互聯網上的資料其實可以在一息間灰飛煙滅。近兩年《蘋果日報》與《立場新聞》的閉站事件,正正提醒所有人,網絡上的一切,都可以在彈指間全部消失,過後全不留半點痕跡。而在香港的戲劇發展史上,其實也發生過類似事件,「劇場組合」的「消失」正是這類危機的最佳見證。

 

「消失」了的劇場組合

 

劇場組合是詹瑞文和甄詠蓓於1993年共同創立的本地劇團,作品從經典重構到合家歡劇場兼備,其形體與編作劇場的創作都充滿特色。當中由詹瑞文一人分飾數十角的獨腳戲《男人之虎》,在2005至2008年間共演了超過120場,觀演人數紀錄至今仍然無人能破。更重要的是,劇場組合是本地首個設立文學部的藝團,該部門除負責整理日常的演出資料,以及處理刊物編務外,亦曾建立過一個載有全球與劇場組合性質相近的藝團資料的網上資料庫,架設在劇團官方網站上供公眾瀏覽。

 

然而,隨著劇團於2008年轉型為「PIP文化產業」,且適逢全球金融海嘯,導致原來的鴻圖大計一一泡湯,在一輪輪裁員與人事架構重整之後,不單其藝團網站與環球資料庫都不復存在,連有關這個昔日曾獨步本地劇壇的優秀藝團的所有第一手資料,在互聯網上都一概不再搜尋到了。現在唯一在網絡上找到劇場組合曾經存在的證據,就只剩數篇有關其演出的政府新聞稿,以及涉及劇團當年出版過的三本實體書的藏書資訊。

 

劇場組合部分演出單張及《兩條老柴玩遊戲》2001年演出場刊,以及兩本出版物(照片分別由作者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提供)

 

類似的情況,其實一直都在發生,尤其不少藝團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重建或更新網站,不少演出資料,往往在演出完畢,又或者在劇季結束後,都會被移除,以騰出空間宣傳未來的製作。但至少,如果個別製作有實體場刊出版過,即使多年後有人欲查找演出資料,亦能實實在在的找得到、讀得到;若然只有電子版的話,演出資料的留存就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在環保與印藏之間取得平衡

 

話說回來,其實香港觀眾一直以來都被寵壞,事關本地大部分的劇場製作,都總會隨演出免費送上一書場刊;然而,歐美大部分劇場演出,往往只會印備附有製作人員及演員表的單張,給有需要的觀眾取閱,正式的演出場刊從來都不是免費紀念品,而是要觀眾自行於前台另購。

 

猶記得今年五月中到葵青劇院演藝廳欣賞「城市當代舞蹈團」《再生瑪莉亞》,入座時看到每個觀眾席座位上,皆放有一本厚重的演出場刊,心情是多麼的激動。我之所以會如此激動,不(只)是來自貪小便宜的心態,而是難得可以珍藏一本內容豐富,兼且印刷精美的場刊。我相信對一些希望進一步深入了解作品,而且有心支持創作的觀眾來說,並不介意在門票以外,再掏腰包購買一份印刷精美、資料齊備的實體場刊。

 

當然,不是每一個製作都能有額外資源,去製作一本有深度資訊的精美場刊供人購買,而且要本地觀眾去習慣場刊消費,可能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不過我們大可參考歐美劇場的做法,以小單張的形式提供基本資訊,再以一個合理價錢售賣載有更多內容的實體場刊,就能既給每位觀眾一份觀演紀錄/念之餘,亦可以在減少浪費資源的考慮下,實實在在的留下一份製作紀錄。

 

期望有一天,香港能夠成立表演藝術資料館,統整所有演出紀錄,在收集實體場刊之餘,也會另存電子場刊副本,那就功德無量。不過這個盼望,今天看來依然是天方夜譚。更卑微的願望,是希望將來觀眾們觀演,至少不會像現今出入劇場時,被要求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般,純粹行禮如儀掃掃(場刊)碼,離場後自動登出,沒人在意創作者的初心,也不再有人認為表演以外還需要文字作記……畢竟場刊是書寫劇場歷史的重要文件,閱讀場刊也是觀演體驗的一個重要部分,事後翻閱也能勾起觀演的美好(或憤怒),甚至能夠延續作品內所帶出的議題思考,對演藝文化傳承也起著重要作用。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評人及表演藝術研究者,自1998年起於港澳不同媒體上發表有關劇場、舞蹈及視藝等評論與專題文章。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2015-2017)及香港舞蹈聯盟《舞蹈手札》編輯(2020-2021)。現職大專講師,並分別為香港舞蹈年獎、香港小劇場獎及 IATC(HK) 劇評人獎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組顧問及舞蹈、戲劇、藝術評論界別之審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