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貝格交響樂團在德國為香港藝術節作第一場的演出
文︰傅瑰琦 | 上載日期︰2022年5月18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我的祖國 »
主題︰網上節目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單位︰班貝格交響樂團 »
日期︰16/3/2022-30/4/202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這是筆者第一次欣賞「班貝格交響樂團」(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的演出。

 

今年的香港藝術節,在突然其來的疫情海嘯覆蓋下,所有現場演出,在踏入2022年不久,早已因應場地關閉而即時取消,取而代之的,亦是網上轉播演出。來自德國小鎮的班貝格交響樂團,在年青新貴捷克指揮胡薩(Jakub Hrůša)的帶領下,在他們德國的家鄉中,為「第50屆香港藝術節」的免費音樂會,演奏了三套風格各不同的重量級作品,和一套專為小朋友而設的合家歡親子音樂會。在彼邦的舞台上,懸垂著「第50屆香港藝術節」的巨型掛旗,就像多年來二、三月在香港舞台上所見一樣,反令人百感交集,亦覺感動和感激。

 

在網上聽到的音響效果,音色及音量的起落較為平淡。最初幾天的串流播放,因幾度不暢順而停頓,而要再「摘日」收看。不過,即使網上接收回來的錄音,聲效未能達到現場的效果,但就以班貝格交響樂團與一眾聽慣的德國樂團來說,比如「柏林愛樂樂團」、「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巴伐利亞電台交響樂團」,甚至「萊比錫布業大廳樂團」等樂團多年來的基礎風格作對比,卻發覺有著頗為不同的味道。感覺上,他們更接近法國樂團的散漫、優哉悠哉的浪漫氣質,而且他們似乎相當豐厚而帶鬆散色彩的低音聲部、小心控制的敲擊音量、精緻的木管組聲音和甜膩的銅管聲,以上種種,更令人覺得法國味道超濃。加上胡薩絕不強勢的指揮和演繹,令這種超乎地域風格的感覺更加強烈。而團員們來自不同的背景,亦大概造就了這種特質的出現。

 

胡薩選奏自己出身地捷克的作品——史密塔納著名的大型交響詩《我的祖國》(Má Vlast)。對於捷克樂團的演奏色彩,筆者多年來只能從「捷克愛樂樂團」中找到答案,而更是只從兩代任期長久的Karel Ančerl及Václav Neumann的指揮中找尋端倪。年青新一輩的胡薩,亦有多少當年前輩的自由奔放、高貴的演繹風格。

 

第一段《巍峨高堡》,開首的優美輕巧線條,不同聲部在連接的處理上,已令人心胸感到開懷而且平靜。而中間部分的激烈音樂,樂團弦樂組的豐厚感及高靈敏度,令從當中閃出來的銅管組及敲擊樂組,輕鬆地把氣氛推高,沒有壓迫感,也順理成章地,在之後的段落,自然地回歸到開首平和的心情和氣氛。胡薩溫文的指揮風格,把音樂的情緒控制在一個繁而不華的氛圍中,帶出令人心矌神怡的感覺,而不是要令聽者血脈沸騰。在這個前提下,胡薩在演繹風光明媚的景物方面,相對地就非常出色。

 

而在經常被獨立演奏、整套作品中最著名的《莫爾道河》,前奏中波濤滾滾的旋律,在考驗木管組的技巧及演繹上,特別對長笛聲部而言,其輕巧而朦朧的演奏則相當優美。胡薩在帶領團員奏出具有波希米亞風格的如歌主題上,依然以優悠慢活的韻味來處理,與一般較常聽到、帶點英雄氣派的演繹,有著極明顯的分別。而指揮在重複的旋律中,讓弦樂組與木管組作出呼應的環節,顯得相當細膩。而後部分,由較為激昂帶至愉快的片段裡,團員們對於指揮在溫文的控制下所作出的變化,反應方面令人滿意。整體而言,胡薩把樂曲最具歌唱性的一面,完全展示於觀眾面前。

 

在氣氛變化多端的《薩爾卡》中,這是考驗樂團整體的技巧與合作水平的指標。樂團的散漫風格及法國味道雖然濃厚,但在狂風掃落葉的段落也絕不手軟、不留餘地。當中最觸目的,當然是幾段由單簧管首席擔任的獨奏。對於寧靜而寬廣的旋律演繹而言,這位首席平和而穩定的表現,在整首樂曲中帶出與樂團的對比亦非常不錯。樂團濃厚的弦樂聲部,整齊度極好,所以銅管組不強勢但挺拔的線條表現,與弦樂交錯出來的效果,便顯得相當銳利,與依然不算強烈的敲擊組和定音鼓配合起來,豐厚的音效卻能帶出另一種具有威嚴的氣勢。

 

不過,在《波希米亞的森林和草原》,胡薩卻突出了當中進行曲一面的氣氛,多於讓音樂隨意地自然帶過,所以在悠揚與精神抖擻之間,緊密的對比非常顯眼,而突來的轉變,樂手做出的相應改變亦非常靈敏。在《塔波爾》這個樂章中,與其說是展現不同聲部的獨立性,倒不如說是考驗指揮對樂曲的分析能力和駕馭樂團的本事,因為樂章中的素材相對鬆散,誰主誰次、分量的投射,甚至怎樣完美地串連,便顯得非常重要。與之前的其他樂章一樣,胡薩在此花上更多時間,讓團員們自動運作,讓音樂自然地「撻成一塊」,慢慢地醞釀,待分量更重的段落出現時,讓震撼的程度來得更加合理。

 

《布拉尼克山》在風格上,整體屬於雄壯的形態,除了有少部分由管樂擔任短暫的片段外,胡薩指揮樂團奏出廣寬的音場氣勢,厚渾的弦樂底層色彩便顯得非常強大。從網上聽到的效果,其他在外圍支架,擔當重要骨幹的銅管組及敲擊樂,相對地顯得輕鬆,而不用奏出帶有壓迫感的強大聲響。

 

個人感覺,胡薩的指揮,與上一輩的老指揮家們有很多共通點,就是會懂得「留白」,讓樂師和聽眾都有消化的餘地。現今有部分年青指揮,包括一些有名氣的,往往容易將樂曲的所有部分,都作仔細演繹,使每一段落變得「好像」非常重要,令聽者感到吃不消。其實,適當的留白和呼吸,亦為藝術修養的高階水平指標,能令人領略指揮對作品的宏觀分析,從而令音樂更具欣賞性。另外兩場演出,亦是重量之作,不過作品本身,已超出筆者能夠作深層次分析的範圍,所以就只以來自胡薩家鄉的史密塔納的著名之作,來參透指揮及這隊德國樂團之間的化學作用。而更重要的是,胡薩與一些舊輩指揮一樣,相當放手於首席樂師的獨奏,讓他們自由發揮、融入樂曲的前因後果之間,產生更加具有彈性的樂曲色彩。始終,在網上聽到的效果,跟從音樂廳寧靜的空氣中,傳送到耳邊腦際的體驗,可謂完全不同,所以期待將來再有機會,在現場欣賞到他們的合作,印證今日的感覺。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