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推出「演後評」計劃,以即看即評的形式,推動評論氛圍,提高大眾對表演藝術評論的興趣。
我們每月邀請不同界別的藝評人觀賞演出,輕鬆對談和點評戲劇、舞蹈、音樂等演藝節目,並以錄像方式在演出場地外作即時拍攝,片段亦會上載網站。
演後評(第一擊至第三十六擊):http://www.iatc.com.hk/doc/105758
演後評(第三十七擊至第八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27614
演後評(第八十一擊至第一百二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106070
演後評(第一百二十一擊至第一百六十擊):http://www.iatc.com.hk/doc/106503
--------------------------------------------------------------------------------------------------------------------------------------------------
第一百九十擊:劇場空間《Ellie, My Love》
當窺伺的快意盤據了我的內心……
故事有如美劇裏從夫妻恩怨發展而成的殺人案。改篇將精彩的情節反轉又反轉,然而故事裡唯一的好人卻只能被蒙在鼓裡…
藝評人:吳俊鞍*、陳國慧
*蒙香港話劇團允准參與節目
--------------------------------------------------------------------------------------------------------------------------------------------------
第一百八十九擊:自由空間 表演未來系列:《白日》
一同在大白天睡一場半夢半醒的覺,經歷一趟潛進城市集體意識深處的旅程
「表演未來系列」第二個作品《白日》,是一趟橫跨劇場空間內外的旅程,與你一同構築睡夢之境,細看這座城市的倒影,當中個人體驗和集體經歷同樣重要。
跨媒介創作人陳冠而、李穎姍及簡僖進,從搜集這個城市的夢開始發展這個作品,經過一年研究睡眠與夢境後,現以「白日」為題展開一段探索集體潛意識的終極之旅。他們相信夢是日常的底片,而搜集這些底片,是凝視這個城市的人之集體意識的過程。
參加者先在家經歷特別為演出設計的「睡夢旅程」,然後在自由空間集合,共同體驗一場只可以在白天發生的夢境——以光、影、聲境構築而成、散佈不同夢境碎片的半夢半醒之旅——跌宕於時間與空間之中。
藝評人:江祈穎、陳國慧
--------------------------------------------------------------------------------------------------------------------------------------------------
第一百八十八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漫遊者劇場—〈逝言書〉》
一切緣起自五封六十年前無法投遞的遺書。 女孩打開素未謀面的外公在臨刑前留下的遺書,喃喃絮語與哀哀告別之間,隔著難以言明的歷史汪洋。隨著更多亡者的書信被掀開,那些來不及告別的生命,構成了一組群像,即使相隔超過半世紀,遺言從未被遺忘。
〈逝言書〉由黃思農與香港創作人黃衍仁合作,取材自真人真事,擷取台灣歷史檔案為文本素材,由多位香港演員粵語聲演逝者留下的書信及詩句,以聲音及地景為靈媒,召喚逝者的記憶,在時間被架空的土瓜灣,穿梭於城市喧鬧與僻靜之間,遊走真實的景觀,靜聽飄洋過海的遺言。
藝評人:陳港虹、陳國慧
--------------------------------------------------------------------------------------------------------------------------------------------------
第一百八十七擊:黃子澄《杏仁豆腐心》
一個「軟飯男」,一個「剩女」,一段滿目瘡痍的破碎關係。
平安夜,一對分手情侶正整理房間,準備搬離生活多年的家。在即將各走各路的這一晚,二人終於把內心最深沉的感受向對方傾訴,包括一段無人敢去再觸碰的回憶⋯⋯
「你還記得滿天星星的那年聖誕,你對我說過的話嗎?」
藝評人:鄭樂希、陳國慧
--------------------------------------------------------------------------------------------------------------------------------------------------
第一百八十六擊:流白之間「烏克蘭讀劇節」
為呼應由國際資深劇評人及導演 John Freedman 所號召舉辦的國際烏克蘭讀劇計劃,於十月下旬的兩個週末公演六個製作、各兩場、七個導演、28名演員,為觀眾帶來 12 位來自烏克蘭編劇的文本,訴說著戰禍的前世今生。
藝評人:邵善怡、陳國慧
第一百八十五擊:愛麗絲劇場實驗室《老婦還鄉記》
「億萬富婆」重返故鄉,揚言要捐出巨款幫助貧困的同鄕改善生活,可是卻開出一個令居民們震驚的條件⋯⋯
藝評人:盧偉力、陳國慧
--------------------------------------------------------------------------------------------------------------------------------------------------
第一百八十四擊:香港藝術節「無限亮」《婆婆》
「有三個人想偷我錢。」作曲家葉浩堃的婆婆告訴他,賊人當中有人長得像牛,有人樣子像馬。賊人在哪?婆婆說都躲在廳中的角落,然後問眼前的孫兒是誰。令人啼笑皆非卻十分真實,類似的對話天天發生在患上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家和同行的照顧者之間。葉浩堃有感而發,兩年間從美國到香港,挑戰難度,同時作詞及譜曲,寫成原創室內歌劇,刻劃認知障礙症人士的內心世界。
藝評人:洪思行、陳國慧
--------------------------------------------------------------------------------------------------------------------------------------------------
第一百八十三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x 法國埃梅劇團《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前進進再次聯乘法國埃梅劇團(Theatre de AJMER),搬演希臘劇作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寫於公元前約480年的悲劇經典《被縛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故事講述希臘神話中的先知普羅米修斯不畏神權,將天上的火種盜予人類,讓人類得以開展工藝文明,亦因而招致宙斯的懲罰,被綁於高山之上動彈不得,受盡永劫輪迴的痛苦,一眾神祇前來輪番探望相勸,歌述著一個又一個神話傳奇......
法籍導演法蘭克‧迪麥可(Franck Dimech)的創作一直追求簡約形式與暴烈美學,且擅於激發演員個人內在力量;由他執導的《西邊碼頭》(2017),曾獲香港小劇場獎「最佳整體演出」及IATC(HK) 劇評人獎「年度演出獎」。今年八、九月,在迪麥可的帶領下,一眾香港演員將來到高加索的峭岩;以詩意與張力,重現普羅米修斯昂然於神的刑台之上,照見二千五百年前的話語,為此悲劇經典賦予現代形式與意義。
藝評人:曲飛、陳國慧
--------------------------------------------------------------------------------------------------------------------------------------------------
第一百八十二擊:城市當代舞蹈團《停格中的塑像》&《哲學係咁跳》
今次「演後評」加長版特別邀請了Performative Dimensions的三位成員:李漢廷、李偉能和劉曉江,跟我們討論城市當代舞蹈團的最新作品《停格中的塑像》和《哲學係咁跳》。眾人除了深度討論兩個作品外,更因兩個演出引伸而來眾多思考,是次演後評將以三集形式發放,敬請留意~
「停格」與「係咁跳」看似極端,實則互相牽引。在凝止與律動之間,身體和思想會碰撞出甚麼火花?《停格中的塑像》刻劃純粹肢體舞動的凝練,《哲學係咁跳》把思緒化為空間中的流動;兩個作品分別以純肢體舞蹈和演談形式,探索身體與精神世界的差異與關聯,在對讀中讓邊界消失。城市當代舞蹈團把兩個迴異作品並置,邀請觀眾抱持開放的心情與主動的眼睛,乘風踏進跨領域的偏航,keep flowing。
藝評人:李漢廷、李偉能、劉曉江、陳國慧
--------------------------------------------------------------------------------------------------------------------------------------------------
第一百八十一擊:王志勇作品《幻夕記》
對夕陽,你們會想起什麼?夕陽無限好,但又近黃昏。幕幕安靜的片刻,往往帶來波濤洶湧的思緒。
裝置藝術家王志勇以「夕陽」比喻「釋懷」,兩者瞬間變幻,難以捉緊,但也許某個短短的一刻,它會停留在你心並賦予意義。繼《一花一天堂》後,《幻夕記》是其最新的感官體驗裝置作品。靈感來自探討沉思空間,以藝術創作回應其靜觀研究。是次製作糅合了舞台藝術和燈光科技,創造了一個讓觀眾可安於覺知的空間,讓腦袋潛遊心流,在神馳之境放空。王氏更邀請了舞者梁儉豐與曾景輝,為藝術裝置進行一系列即興舞蹈創作。二人從「動」、「觀」、「靜」三個意念出發,以身體表達對裝置的感受,給予觀眾另一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視覺、聽覺及觸覺。
藝評人:袁潔敏、陳國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