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一次聽「香港巴赫合唱團」,已是剛好三年前的事了。在這個年末之際,全球疫情也已兩年了。不知可不可以說只是靜悄悄地,他們在今天平淡地慶祝成立五十周年了。五十年,半個世紀。
今次的音樂會,他們向極高難度挑戰,演唱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作為兩年前《聖馬可受難曲》的延續。兩首宗教作品,在整個疫情當中,以聖經和彌撒經文,完整地散播善種子於香港的音樂廳中。香港巴赫合唱團肩負的,已不但只於是否演出成功,而是作為傳繹巴赫屬靈作品的演出者,在世界面對災禍時,承擔起代禱力量的重任。這首作品對於筆者來說,也具有一定的難度,純粹聆聽,多年來都不容易好好地掌握。上次欣賞他們演出羅西尼及伯恩斯坦的作品,水平之高,不可思議。今次依然由音樂總監何博文(Jerome Hoberman)擔任指揮,四位獨唱家,配上職業樂師組成的管弦樂團合奏。對於這首結構宏大又線條複雜的宗教作品,首先要安全穩陣地搞好的,莫過於和聲的結構,音準掌握不好,令和聲的基礎瓦解,就演繹不出莊嚴的素質,即使音樂感的表現有多出色都會大打折扣。這是演繹四平八穩的巴赫作品中,最難駕馭的一環。
合唱團在音樂會演唱初期的部分,亦確實出現了音準嚴重失誤的問題。在音樂廳上層管風琴下,團員在出場演唱時,就像平日樓座的觀眾一樣,每人佔一個座位。分成三組的成員,左右都被樓梯通道隔開。聲音散渙不只,可能大家聽不清楚聲部之間的音高、亦聽不到舞台上樂團的演奏,所以開首的演出,無論在音準、節奏、音量的控制方面,可謂差無可差,令人大跌眼鏡!想不到水平幾達國際水準的香港巴赫合唱團,當晚竟然出現了這個狀況。女高音聲部,因為聲音在最外線,失誤相對地就更明顯。當時實在懷疑過他們是否選錯了樂曲。不過台下的幕後工作人員,在歌曲停頓之間,已立即奔往合唱團樓座,並提點團員在之後演唱時的位置安排,讓整個合唱團能夠緊密地站在一起。這與筆者記憶中,指揮何博文過往喜歡將他們一字排開,以達到最寬廣的豐厚音色,可謂完全相反。這一下,又突然令人擔心,合唱團在這部長篇作品中,往後剩餘的演出時間裡,一下子能否調適過來。這晚的演出,原本擔任男高音的林俊傑,場刊中透露他身體抱恙未能出席,而改由另一位也曾多次與合唱團合作的男高音苗偉立(Dominique Moralez)替代上陣。
上半場節目出現多段複雜的合唱團演唱,團員整體上在接近半場休息時,已進入上佳的水準。幾位獨唱家擔任不同的獨唱或重唱,與擔任伴奏的樂團聲部首席的合作,更是另一焦點所在。四位獨唱家各自有獨唱的段落,女高音張瀞丹聲線非常甜美,音量不大的她,演唱這類巴羅克作品,令聽者感到非常舒服。女中音張吟晶這晚的表現,整體上相當不俗,既有圓潤的音色,亦有低調的感情投入。特別在〈Agnus Dei〉中的演唱,她極之莊嚴而溫婉的演繹,確實叫人非常感動。男高音苗偉立在〈Benedictus〉中的演繹,經過了靜坐休息一段時間後,的確出現明顯未進入狀態的情況,倒真的十分可惜。在演繹上,依然令人感受到他帶點歡欣的頌讚,但聲帶還未熱身,令幾次連綿地攀高的樂句,都未能達至要求的音準,從而破壞了演繹及線條的結構,只可以說實屬不幸。不過整晚而言,他具有穿透力但柔和的演唱,演繹樂句的變化,還是令人感到歌曲的喜樂。男低音杜格沙(Isaac Droscha)在不同經文中的演出,差不多可以說近乎完美,無論是較激昂的〈Quoniam〉,還是在〈Et in Spritum Sanctum〉裡,他似乎都能以最漂亮的聲線,把樂曲加上一點點戲劇感的變化,來演繹本來工工整整的宗教樂曲,增添上點點趣味。合唱團在半場前的表現已非常優秀,但當下半場樂曲的複雜線條開始減少後,團員便能專心地演繹出動人無比的漂亮和聲,令莊嚴的結構,在完美的聲部和聲中,得以最感人的虔誠音色,去表現作品。不過整晚來說,合唱團男聲部的力量,相對地則較為軟弱。以個人的感覺而言,在這種長篇的樂曲中,獨唱家如果能加入合唱團中,在自己演出的時候,應該會更容易唱出水平。始終,呆等一段時間後,能表現完美的是幸運,表現失準的是不幸。
樂團的伴奏中,有多段首席樂師為獨唱作重奏。當晚雙簧管首席韋爾遜(Michael Wilson)的演出最為出眾,他以非常靈活的色彩變化,演繹巴赫這些樂曲的底層線條,與獨唱平起平坐。巴松管組的陳劭桐及李瑋澄,整晚的表現都帶點雄壯的感覺,令人感到他們的存在,也令樂曲在不知不覺間增添了活力。而跟他們差不多的,也有由林芍彬擔任的風琴部分,他們兩組的相近風格,令底層線條的動感更具立體感。當晚擔任樂團首席的梁文瑄(Leslie Moonsun Ryang)亦有重奏片段。個人感覺,在那些樂段當中,她可以再稍為把小提琴的線條提升,與獨唱的地位拉平,效果應該會更好。在整首作品中,有兩組聲部的存在頗為尷尬,其中定音鼓的發揮為最受限制。當晚演奏定音鼓的白亞斯(Aziz D. Barnard Luce),樂器安放在文化中心音樂廳舞台的最中後位置,這亦是筆者認為最有利定音鼓的位置。但在巴羅克的作品中,而且更是在較為莊嚴的作品,白亞斯極其收斂、步步為營的擊打,默默地在樂曲的節奏感添上力量,並要好好收起自己。另一組更加「搶耳」的小號聲部,三位合作無間多年的伙伴莫思卓(Christopher Moyse)、施樂百(Robert Smith)及華達德(Douglas Waterson),既要在重要時刻表現輝煌歡愉,亦要小心控制音色及音量的問題,當晚在平衡上,他們的演出令人非常滿意,為這套作品增添不少入世的「人氣」,在演繹上與整個樂團的馴順風格,來個帶點不羈的行雲流水感覺。樂團中還有其他首席在演出片段時,都表現不俗,但以上幾位,在這個氛圍下,較為令人矚目。而整個樂團的扶持,稱得上沒有甚麼瑕疵。
筆者一直以來都感到,要欣賞巴赫的宗教合唱作品,極不容易,如果要細心分析,單是合唱部分已要抽絲剝繭,怎能三言兩語簡單地去評論演出?不過就從簡而言,首要的基本和聲極為重要,其次就是在莊嚴度方面,各人能做到多少的問題。始終,這類作品本為在儀式所用,有別於風花雪月打哈哈的娛樂樂曲。就此,當晚無論是演奏或演唱,都有很多令人感動的演繹,所以即使整體上不夠完美,但指揮何博文與所有演出者的表現,已達到點中人心的一環。對於這首結構實在太宏大的作品,要做到最根本的基本,其實已非常不容易。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