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2021年香港古典樂界回顧
文︰洪思行 | 上載日期︰2022年2月14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題︰2021年香港古典音樂界回顧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2022年2月

 

去年筆者撰寫年度回顧時,用了一個「空」字來形容2020年的香港古典樂界(詳見〈香港音樂界2020年年度選字——「空」〉),代表該年因疫情令演藝活動完全停頓,觀眾席空空如也。至於2021年筆者會用「限」字,代表業界在諸多限制下努力求存。

 

踏入2021年,整個香港在疫境下逐漸恢復過來,各種防疫措施陸續放寬,經過多輪改變後,截至年底的規定是表演場所的入場人數上限放寬至85%,不過公眾進入場地時,由以往容許「填紙仔」方式申報行蹤,後來變成強制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就筆者觀察所得,儘管有點不便,但自場地開放後,表演節目相當受歡迎,即使是一些比較冷門的節目,亦幾乎滿座,也許是觀眾「太餓」了,又無法離開香港,看現場演出成為了難得的娛樂。

 

另一項影響深遠的措施是隔離政策,從不同地區來港的藝術家要先接受隔離,讓很多藝團在策劃節目上有很大的挑戰,以「香港管弦樂團」(港樂)為例,很多音樂家因為不願接受長時間隔離,因而取消香港演出,就算是音樂總監梵志登,原定新樂季的所有表演都沒有回來,唯一一次就是樂季開幕音樂會,而且根據樂評人周光蓁的文章,那次是「特事特辦」,他獲當局豁免數天隔離才能完成2021年唯一在港的表演。

 

至於「香港小交響樂團」(小交),他們一般在五月開始新樂季,當時疫情仍不穩定,因此他們採用「擠牙膏」的方式公佈節目,雖早早公佈新樂季的口號「see the music」,但不一次過公佈整個樂季的節目,直到臨近演出才宣佈表演的內容。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有一定程度的靈活度,可以在未開售前決定表演會否取消或更改,免卻通知和退票等「痛苦」的工作。至於有售賣季票的港樂則改為分兩部分公佈樂季,可說是平衡季票銷售與減低風險的折衷方法,可惜的是,疫情持續未退,幾乎所有上半部分的音樂會都未能如最初公佈般上演。

 

香港小交響樂團新樂季口號(網上圖片)

 

限制下的出路

 

在諸多限制下,催生了很多新策劃節目的形式。第一種是「共同邀請」,由兩個團一起邀請一名音樂家來港表演,以提供較多演出機會(及演出費)吸引他們。以往這種模式是不可能的,因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場地本身規定同一表演者不能短時間內參與不同主辦者舉辦的演出,這樣亦會分薄票房。然而在疫情下,這個模式有常態化的趨勢,通常是港樂或小交跟「飛躍演奏香港」合作,因為前兩者是樂團演出,後者是獨奏表演,性質略有不同,盡量避免分薄票房。

 

另一種策劃形式是電影。這其實不算是新,在2020年小交已推出「Back On Stage」音樂會電影,在戲院播放,結果叫好又賣座。今年再接再厲,不但繼續有音樂會電影,更首度與「MOViE MOViE」聯合呈獻「Life is Art盛夏藝術祭」,播放多套自家製的電影,更成為開幕與閉幕電影,呼應「see the music」的樂季口號。「香港藝術節」同樣製作電影取代現場演出,但沒有安排在電影院放映,而是免費線上節目,例如《後話西遊》/《兩個女子》只需觀眾事先登記,便可得到相關的連結,在指定日期內無限次欣賞。

 

隨著串流技術的成熟,直播亦成為取代現場演出的一種方法。「蕭邦社」主辦的「香港美樂聚2021」由於疫情令原定的音樂家取消來港,故改用「雙向直播」,不但在香港大會堂串流直播在維也納進行的音樂會,亦把在香港舉行的音樂會在維也納直播,令節目保留一定的現場感。

 

然而這種方法亦不能保證音樂會能夠順利進行。由康文署文化節目組主辦的《Naturally 7(音樂會銀幕版)》可謂一波三折,這個節目因疫情多番延期,最後決定錄播該美國無伴奏合唱組合在德國舉行的音樂會,怎料由於歐洲情況漸趨嚴峻,那場音樂會無奈被取消,因此香港的節目最終也搞不成。

 

疫情下很多外國音樂家來不到香港,變相成為本地音樂家的機會,填補演出空缺。例如港樂在梵志登缺陣、首席客席指揮余隆未能救場的情況下,任命本地受訓的廖國敏成為駐團指揮。不過隨著有個人的發展,他減少了香港的演出,造就更年輕、現任韓國「首爾愛樂樂團」副指揮吳懷世。港樂重點節目《港樂.星夜.交響曲》就是他代替梵志登,此外香港藝術節也對他十分信任,經常找他指揮,相信未來一段時間香港觀眾會經常看到他。

 

吳懷世有更多香港演出機會(網上圖片)

 

香港大學的繆思樂季於2020-21年度推出全新《薄暮樂敘》示範講座系列,在陳慶恩教授的策劃下,系列邀請多個本地年輕音樂家和組合,聚焦較冷門的樂器和當代曲目,以對談方式進行講座音樂會,事後會上載錄製版本供觀眾免費觀看,既讓本地優秀音樂家有表演機會,又能推廣當代音樂,一舉兩得。

 

離散之年

 

2021年也是一個「離散之年」,不少人和事離開了大家。資深樂評人黃牧於一月在北京辭世,享年82歲。原名黃維雄的黃牧在八十年代於《明報周刊》所撰寫的樂評是很多樂迷的啟蒙,特別是他遊歷四方,經常在外地欣賞頂級音樂會,在網絡未發展的時代,他的文字是讀者認識外國音樂家的一扇窗,加上生動的文筆,使人有親歷其境的感受。而且黃牧學識淵博,除了樂評,還寫舞蹈、財經、旅遊美食等,個人更奉行優悠生活主義,年到半百便已退休。

 

七月七日,筆者在晚飯期間收到噩耗:藝評前輩周凡夫仙遊了,享年71歲。周凡夫撰寫藝文文章逾四十多年,長期活躍於香港、澳門、內地與台灣的藝術界,是少有在四地均有活動的藝評家,跟多個藝術團體有緊密的關係,包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1]、香港電台第四台、「香港中樂團」等,相當有影響力,亦是行內著名的「活字典」。他的離去令藝評界留下不可填補的空洞。及後他的家人以其名義向香港中樂團、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及「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各捐贈十萬港元,並設立「周凡夫音樂獎學金」,又將他的文獻資料捐贈予香港中央圖書館,以另一種方式繼續貢獻香港。

 

周凡夫(右)與筆者合照(攝影:Thomas Lin)

 

九月,港樂首任樂團首席林克定與世長辭。他是印尼華僑,在四兄弟中排最細,他們均在荷蘭學習音樂,所組成的「林氏四重奏」更曾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林克定於1971年加入仍是業餘樂團的港樂,直到1982/83樂季,經歷過四任音樂總監,包括親哥哥林克昌。

 

除了樂人離世,消失的還有曾福琴行與《美樂集》。始創於1916年的曾福琴行名副其實是「百年老字號」,是歷史上香港存在過最悠久的琴行。創辦人曾福在灣仔摩利臣山道設立首間琴行,因而命名自行生產的鋼琴牌子為「Morrison」,及後在北角七姊妹道設廠,琴行街就是因此廠而得名。可惜百年琴行最終不敵百年一遇的世紀疫症,宣告結業,在結業前進行清倉大平賣,其官網寫道「這是真正百年一遇的好機會」,相當黑色幽默。

 

相比起來,《美樂集》「年輕」得多,前身為《第四台音樂節目月刊》,在1982年創刊,到1990年改版成為《美樂集》,在各個表演場地、學校、琴行等地方派發,是本港難得以古典音樂為主的免費雜誌。除了關於香港電台第四台的節目資訊,還有本地與國際樂壇消息,更是很多音樂團體做廣告宣傳的渠道之一。然而隨著長期的封館,節目被迫取消,雜誌也失去重要的廣告收入來源,在發行八月號後正式成為歷史。[2]

 

最後一期《美樂集》封面(網上圖片)

 

說到媒體,《立場新聞》的停運對業界有不少的影響。筆者從《主場新聞》開始成為其中一名博客,見證它的發展,特別是其藝文版比很多傳統紙媒做得更好、更有心,很多藝文新聞和專題報導都做得很出色,亦令愈來愈多藝團利用《立場新聞》做宣傳,可是最終它過不了2021年……[3]

 

新事物

 

儘管2021年樂壇失去不少人與事,同時也有新事物出現。香港科技大學逸夫演藝中心於十一月啟用,定位是多功能表演場地,提供約八百個座位。相信未來科大將有更多文藝活動舉行,然而,地點較偏僻會是一大挑戰。

 

更為矚目的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終於對外開放,是繼戲曲中心、自由空間後,第三個完成的重點建設。自開放以來參觀者絡繹不絕,雖然是一個當代現覺藝術博物館,但相信將來局方有機會在博物館舉行不同活動,包括音樂會。

 

隨著西九文化區多個建設相繼建成,當局不斷吸納人才,導致不少藝團(特別是大型的)行政人員像「旋轉木馬」般走來走去,但最令人意外的人事變動是港樂主席劉元生低調地以「個人理由」辭職。劉元生跟港樂淵源深厚,早於樂團的業餘時期擔任首席,在2008年出任董事局主席,前後做了十一年(期間因任期滿了而改任副主席一年,及後再被選為主席)。在位期間對港樂貢獻良多,但也經歷不少爭議,例如2015年被指樂季缺乏本土新星,引發業界要求港樂支持本地音樂人才;[4]2019年,時任藝術策劃總監林丰忽然被辭退,具體原因不明,引起爭議。[5]接任主席的是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岑明彥,不難想像未來港樂與太古的關係會更為密切。

 

身兼「紐約愛樂樂團」及港樂音樂總監的梵志登於一次跟前者的排練中宣佈,將於2023/24樂季完結後離任,同時會離開港樂。他表示疫症促使他重新思考人生、樂團與家庭,繼而下這個決定。另一邊廂,葉詠詩在2019/20樂季卸任小交音樂總監後,該職位一直懸空至今,恐怕這個情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在不穩定的情況下,一群天主教信徒迎難而上,舉辦了第一屆香港聖詠節,除了音樂會,還有工作坊推廣聖樂。此外,本地鋼琴家沈靖韜參加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這是他第二次參賽,最終在第二圈行人止步,應該是繼李嘉齡後香港鋼琴家在該比賽的最佳成績。這些樂事都應為它們留下記號。

 

撰文之時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場館再次封閉,重開無期,業界身陷「無間地獄」,一切彷彿無限輪迴,遙遙不知終期,去年的「限」不幸地要延續到2022年。

 

小記:筆者在個人面書問大家會選哪個字代表2021年的古典樂界,結果有:「變」、「停」、「悲」、「難」、「散」、「機」、「唉」和「甦」。



[1]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設立的紀念專頁:https://www.iatc.com.hk/doc/106586

[2] 筆者撰寫的紀念文章〈再見美樂集〉:https://bit.ly/3tPAOC6

[3] 筆者撰寫的紀念文章〈一位立場博客紀念立場新聞〉: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1269

[4] 相關文章〈一台獨大的港樂〉:http://www.artscritics.hk/?a=doc&id=94

[5] 相關文章〈港樂有幕後黑手?〉:https://bit.ly/3tNse6y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樂評人,香港藝術發展獎2017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得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音樂),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編有《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及2015)。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Zense  A Cappella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