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劇評人「看」劇評人
文︰曲飛 | 上載日期︰2022年1月1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題︰藝術評論
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日期︰29/11/2021
藝術類別︰戲劇其他 »

2022年1月

 

常言道:「劇評人只識講戲,唔識做戲!」很少人明白,藝術評論也是「藝術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期看了一個有趣的「表演」,正好說明劇評人粉墨登場並非不可,只是未有足夠誘因驅使而已。說的展演是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辦,香港分會主席張秉權,聯同俞若玫、馮程程、盧宜敬和盧偉力,在香港工業中心某間樓上書房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讀,向觀眾分享「國家一級評論家」林克歡的著作《舞台上的信疑善惡:林克歡戲劇評論集》選段,讓大家透過林克歡的文字,進入一個充滿「信、疑、善、惡」的思想論述,從而自我觀照,三省吾身。

 

這場演讀由盧宜敬執導,他充分利用書房空間,當觀眾進入「劇場」時候,首先看到五位劇評人被書架包圍,演區中央有一茶几,除了馮程程在中央位置,其餘四人均分佈在演區四角,悠閒地坐在椅子,手執林氏著作,至於馮程程就和觀眾一樣席地而坐,演出就在鋼琴伴奏聲中展開。首先是盧宜敬演讀,他選擇了林氏有關「劇場是甚麼?」的文章,隨後是馮程程、張秉權、俞若玫,最後是盧偉力。

 

作為一個演出,無論演繹者選擇用甚麼風格或者派系來表達,都必須要讓觀眾能夠體會到演繹者(或作品)的感染力,從而產生思想碰撞,與作品對話。在五位演繹者中,除了盧偉力最能掌握朗讀時所需要訣,即是發音準確清晰、音量適度、停連恰當、語速節奏緩急有致,以及語氣恰當。其餘四位基於個人經驗和制肘,未能透過演讀部分緊扣我的思緒,反而作品本身(文章選段內容)的某些觀點和立場能夠成功吸引本人專心聆聽,盼望捉緊每個字句。情況就如看一些經典劇目,無論藝術總監如何黔驢技窮,只要編劇擁有力透紙背的技巧和睿智,觀眾總會能夠和內容產生對話。林克歡的文章就是擁有這種層次和魔力。

 

演讀者:盧偉力

 

我經常和學生說笑,若果功夫如王家衛所言是「一橫」、「一豎」,藝術我就說是「想法」、「技法」的結合。當我看到演繹者沒有太多「技法」的時候,我就會將焦點放在他們的「想法」層面。故此,我好有興趣留意五位演讀者如何選擇林克歡文章的選段,因為這個選擇,某程度上是反映個人意識和其當下關心的命題。盧宜敬選擇的內容,除了是叩問戲劇工作者如何「從虛構之中尋找真實」外,更重要是如何真實地對待自己,守著個人信念。

 

馮程程選擇的內容,主要是涉及香港話劇團前藝術總監陳尹瑩,以及新聞內容與戲劇內容之間的比擬。這個選擇除了看到馮氏如何著緊讓觀眾了解,香港女性如何在劇場界作出貢獻;與此同時,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也是她在意的價值和信念。張秉權以「疑篇」作為切入點,揀選關於《鑄劍》以及「精緻而深刻的雞毛蒜皮」,文章於2018年在《北京青年報》發表。張氏藉此內容,強調觀眾看戲時候,要見到作品主題思想的本質精神,而不要沉醉於雞毛蒜皮的焦點。

 

至於俞若玫選擇的內容,涉及在一個紛眾的市場化的狀態之下,個體的自由和民眾之間的關係,我們還剩餘多少激情和思辯,文章中一句「拉近觀眾身體距離,不等於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準確地描述人際關係的複雜和多樣化。最後,盧偉力揀選演讀輯錄在「信篇」的〈絕望之為虛妄 正與希望相同──《荒原》觀後〉(文章於2011年在台灣《PAR表演藝術》發表),對照當下香港的狀況,並且引述文章分題「在失望中麻痺自己能獲得救贖?」來讓大家思考過去、現在和將來。由此觀之,盧氏關心和在意的,就是戲劇的歷史意識如何和民眾產生對話,從而以史為鑑,為自己消災解難。

 

所以,整個演讀的作品,「想法」遠比「技法」精彩!更重要是,當晚無論出席者還是參與者,大家都可以透過林克歡的文字作為引言,和自己內心對話,思考戲劇藝術帶給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不是小東西)。遺憾的是,林克歡身處北京,未能來港參與其中。但是,當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在主持分享環節,讀出林氏的致辭時,內容同樣充滿感染力,導致陳氏一度哽咽。字裡行間提到他和香港的淵源和感情,縱使分隔兩地,一切心照不宣。[1]

 

舞台上的信疑善惡:林克歡劇評演讀會

 

林克歡是華人世界聲名卓著的戲劇學家。他是廣東省澄海人,1941年生於香港。1965年畢業於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隨即加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至2003年退休,歷任劇院的文學編輯、文學部主任、藝術總監、院長等職。林氏又兼任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劇文學獎」評委會主任、中國話劇「金獅獎」評委會主任、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名譽會長等。1991年,文化部[2]授予「國家一級評論」稱號。1992年,國務院以林氏「為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做出突出貢獻」,授予政府特殊津貼。

 

在分享環節中,聽到大家對林克歡的關愛和確定,不其然讓我分享了一個迷思──為甚麼香港藝評界沒有一個像林克歡這樣的人物?在場人士都有不同的回應,但是我知道,這個提問屬是一個偽命題,本意是想帶出文化土壤和社會主流價值觀如何造就出(或抹殺)一代學者的命運;同時間叩問自己在這個範疇做得足夠嗎?自己還有多少可能性?容許我也引述林克歡一段文字來自我警醒或開脫:「事實上,資本與權力的雙重壓迫,整體文化與生存處境正在經歷急劇的變化。變得陌生的不僅是客觀世界,還有你自己。西方如此,東方如此,香港亦如此。」[3]



[1] 林克歡致辭全文及演讀會節錄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iatchongkong/posts/4547061482028355

[2] 2018年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遊局。

[3] 林克歡,〈陌生的自我及其文化隱喻——對《往大馬士革之路》的一種解讀〉,載《往大馬士革之路》場刊(香港話劇團,2021年),頁12-14。https://issuu.com/hkrep/docs/hkrep-2122-hp3-damascus-webs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劇評人、藝術文化評論員、藝術活動策劃人。

 

現為香港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香港戲劇協會成員、IATC(HK) 劇評人獎及香港舞台劇獎評審委員;網站訪談節目《藝術有時》主持人;香港學校戲劇節首席評判;香港小劇場獎創辦者兼召集人;101arts.net藝術新聞網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