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長者演繹屯門的故事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21年12月28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1973屯城記 »
主辦︰中英劇團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18/12/2021 3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中英劇團」的社區巡迴演出《1973屯城記》源自「賽馬會『獅子山傳耆』口述歷史戲劇計劃」,劇團找到一班屯門區長者街坊,讓他們在戲劇導師、編劇及導演蕭俊傑的指導下,講出一些跟屯門區有關的真人真事,然後把該些人與事編成一個可演出的劇本,並由經受訓、排練的長者街坊們擔任演員演繹劇本的真實內容。

 

長者街坊們演戲,看時必要放下跟專業演員的演技標準作比較,而是要著眼於他們演繹的內容,以及從無/少演戲經驗到能踏上台板所付出的勇氣、努力。筆者看的一場有婆婆演員突然不記得對白,明顯她的舞台經驗不夠,於台上坦言「死嘞,唔記得咗」,幸好那場戲是憶述舊事的戲,長者記性不好其實是真實生活的寫照,驚喜是另一伯伯演員懂得「執生」,說出一些打圓場之言以令該婆婆自然地消除尷尬,便教人感到演員們於受訓、排練期間是有建立起默契和團結精神,助他們建立的導演應記一功。多位長者們似乎是粤劇迷,他們講對白時總流露了粤劇腔,導演在短短的受訓、排練期間顯然改變不了這種腔口,遂索性保留此長者特色,甚至有一場戲講述經營象牙生意,安排女演員反串演男人(是次演出大多數為女演員,男演員不足),刻意帶來粤劇跟話劇融合的妙趣效果。台上有些長者演員因太緊張而咬字不清,亦有部分演員因鄉音太濃而令人聽不到說甚麼,不過於演出中保留那些鄉音是好的,理由是筆者也居於屯門(宣傳品上的照片,巧合是我住著的大興邨),眼見近年生活的地方確多了許多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移民,鄉音反令《1973屯城記》更寫實。

 

導演安排所有演員戴著口罩演出,筆者理解這是基於防疫上的需要(長者們若受病毒感染傳染,可能後果嚴重),亦真實地反映疫情下的生活面貌,可是當演繹一些前塵往事戲時仍戴著口罩,便總予人時空混淆的格格不入之感。當演員們邊傳遞一個球,邊憶述昔日的屯門令打工仔生活艱難時,有演員明言,球是象徵屯門的規劃過失似燙手山芋,可是沒人像專業演員般演活燙手的觸感,幸好演出效果始終比純粹站著講台詞生動自然得多。多位演員玩着手偶以演繹屋邨的小朋友,從演繹中既見到長者們把未泯的童心釋放出來,又感受到長者們對照顧鄰居的小朋友是懷有視如己出的關愛,比起導演安排眾演員戴上小丑鼻以演繹屯門區的交通問題、現象,無疑帶來更佳的戲劇效用及更貼切傳神的戲劇效果。結尾見演員們握著紅氣球,非屯門區居民大多不知道紅色可象徵紅橋、紅樓等區內建築物,劇本上欠缺一些跟紅橋、紅樓有關的小故事,便難使人意會到紅氣球畫面代表甚麼。

 

整齣戲都見台上有兩個以很多空框構成的書架型大佈景,隨著長者們憶述、演繹自己在屯門區的經歷,空框框便逐漸插入一個個抽屜,既具體又深刻地象徵屯門區替居民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及值得保留的東西,有趣是謝幕時見到兩個大架仍留有一些空框,似刺激觀眾也想一想:有甚麼屯門的人與事令自己很難忘?屯門有甚麼特色要留傳後世?換言之空框是讓住在/到過屯門的觀眾用回憶、感受去填滿。

 

筆者身為屯門區居民,自然在意有份提供資料的長者們和有份創作的蕭俊傑怎樣透過劇本中的一段段內容去呈現/演繹「屯門」。劇首先由某些演員以非屯門區居民的心態去道出他們對屯門的偏見,是個既聰明又有些缺失的做法,聰明是指觀眾愈看《1973屯城記》便愈感到有些偏見會被屯門那可貴的生活環境取代,如往來巿區雖遙遠卻有肯互相幫助的緊密街坊情;另一方面,劇首見「屯門有很多飛仔導致治安很差」的偏見,卻不見其後有情節演繹某些屯門年輕人憑實力為社區、香港作出貢獻,這可能是基於長者演員不熟悉年輕人生活所帶來的創作缺失。若《1973屯城記》有機會重演,可試加入一些來自屯門的年輕演員跟年長演員作互動,說不定能產生多些觀察、演繹屯門生活的新角度。至於「屯門有青山醫院,可能對社區安全有影響」的偏見,理應靠「屯門人活得身心健康」之類的情節來打破,如場刊中便見部分演員寫出了到青山、青山寺郊遊之愛,沒於台上把青山、青山寺跟青山醫院作有戲劇意義、效果的連繫,便捉到鹿不懂脫角。

 

劇中有段戲是屯門長者演繹年輕時於九龍經營象牙廠的經歷,將象牙廠跟其他與屯門有關的人、事放在一起來看,便見離題的突兀感,而最重要是觀眾未能透過象牙廠感受到該長者演員對屯門有很濃烈的情感和歸屬感,相反「三聖邨的頑固麒麟石」與「地盤炮王替屯門開路」這兩段似前呼後應的戲,雖沒深入地寫出為屯門居民帶來甚麼影響或改變,但確有屯門之情和歸屬感渗透其中,使觀眾看時感到屯門是個會帶來生活意義、獨特啓發的好地方。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