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印「蹈」節 — 共融新力量
文︰朱映霖 | 上載日期︰2021年11月29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共融新力量 »
主辦︰BEYOND Bollywood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賽馬會黑盒劇場
日期︰23/10/2021 7:30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由BEYOND Bollywood主辦,在一連6日的香港印「蹈」節中以每天不同形式和主題舉辦了關於印度寶萊塢舞蹈(Indian Bollywood dance)的教育專場、工作坊、體驗場、導賞團、分享會、線上及現場的舞台演出等多個節目,藉此展示印度舞蹈的不同特色作品,也讓參加者認識其他印度傳統藝術文化和體驗印度舞蹈的樂趣,是多元化的交流活動。

 

「寶萊塢(Bollywood)」一詞是由兩個名稱組合而成:Bombay(前孟買的名稱,現在孟買稱為Mumbai)和Hollywood(好萊塢)。 寶萊塢舞蹈是一種深受印度教藝術、音樂和文化影響的舞蹈風格,起源於寶萊塢電影。當寶萊塢舞蹈剛開始時,它只在印度電影發行的地區如中東和亞洲國家普遍流行。從文化到宗教,寶萊塢舞蹈背後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寶萊塢舞蹈的國際吸引力在21世紀初爆發。寶萊塢舞蹈的成功可以通過Britney Spears, Shakira和Pussycat Dolls等藝術家將寶萊塢的舞蹈和音樂風格融入他們的歌曲、視頻和音樂會中來體現。寶萊塢有自己的標誌性歌舞風格,融合了印度眾多古典和民間舞蹈的豐富質感,包括爵士、嘻哈、阿拉伯和拉丁形式的元素。

 

當晚在賽馬會黑盒劇場演出的主題為「共融新力量」,集合不同種族的專業舞者、學生、年青的長者、專業藝術家等一同合作的印度寶萊塢舞蹈演出。演出的12段舞蹈包括多個來自本地的業餘團隊及獨立表演者,各自以其擅長的領域編出適合自己和團隊能力的舞蹈,整體來說也是讓觀眾感受到寶萊塢舞蹈的歡樂氣氛。寶萊塢舞蹈是為了講述神話故事或故事,舞者和表演者通過使用取自印度教和佛教的手勢來證明這一點。例如,兩隻手一起做祈禱姿勢是Namaskara,意思是崇拜,手勢作為手語,是一種沒有文化或語言障礙的國際語言。 面部表情在寶萊塢舞蹈中也很重要,因為它們有助於講述舞蹈的故事。跨國的手勢和面部表情是寶萊塢具有國際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種容易令人理解的舞蹈。如是次演出其中一位印度小女孩的獨舞,舞姿主要是印度教和佛教的手勢,像活神像般的動作,這位舞者雖然年紀輕輕,但能夠充分拿捏出傳統印度舞蹈的神態,而且掌握音樂節奏和舞蹈技巧也很乾淨利落,是其中一段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表演。

 

(攝影:Paul Wan)

 

是次參與的表演者除了有經驗豐富的專業舞蹈藝術家,也有不少新晉的表演團隊、學生和業餘表演者。每組的演出大多數會由一位專業舞者帶領演出,表演者的年齡層由5歲幼童至年過半百的青年長者不等,包括有本地和印度藉的表演者、在職的舞蹈愛好者、退休人士和專業的藝術家等,這樣不但能做到「共融」的效果,師生同台也能讓業餘表演者在台上有減少怯場的作用。值得欣賞之處除了有傳統印度寶萊塢舞蹈所見華麗耀眼的衣飾和舞蹈技巧,還有其他創新的編舞,有些融合了現代潮流爵士舞的風格,因為寶萊塢舞蹈也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元素包括在舞蹈中頻繁使用服裝和位置變化,以及使用嘻哈舞蹈動作,這些在好幾段演出上也能夠看到。另外,亦有以中國古典舞姿和音樂(配合《靜夜詩》的歌詞)混合寶萊塢舞蹈編成的選段,令觀眾可以欣賞到寶萊塢舞蹈不同年代和跨地域的文化交流下演變成的特色作品。每段演出配以充滿強烈節奏感的音樂令表演者和觀眾都容易投入作品歡欣的氣氛當中,但在某一兩段舞的音樂轉換剪接部分來得太突然,若然燈光和舞台設計可以因應不同風格的舞蹈作品作出一些變化的效果會更能夠發揮場地的特性。

 

服裝在寶萊塢舞蹈的講故事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披在身體前面的大披肩(pallum)和繞著頭部、頸部和腰間周圍的飾物鍊(kamarbandh),這種服裝因其鮮豔多彩的性質與舞蹈充滿活力和響亮的動作相契合,已成為寶萊塢舞蹈的象徵。整體來說,是次的表演團隊都非常用心設計各自的表演服飾,舞蹈充滿色彩,展現了音樂、舞蹈、故事和服裝的完美融合。在觀看舞者經常佩戴的腳踝鈴鐺時,這些主題都交織在一起,以表明故事、音樂和舞蹈同時進行。

 

寶萊塢舞蹈有很多種,例如Bharatnatyam、Kathak、Kathakali、Kuchipudi、Manipuri、Mohinattyam、Odissi 和 Sattirya等,儘管它們的性質不同,每位表演者的年紀和技巧水平也各有不同,但編舞的導師在因應表演者的程度也能安排互補長短,令業餘的演出亦不失專業的水平,演出上也看得到表演者是有花足夠的時間排練,投入和享受自己的舞台。另外,大會安排司儀介紹每個團隊和加插訪問環節,可以讓觀眾更容易理解舞者喜歡和推廣寶萊塢舞蹈的原因,從現場的氣氛可見是次各參與團隊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模式都能夠盡情發揮創意潛能,完全符合「共融新力量」的主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自幼喜愛舞台藝術與寫作,特別對於舞蹈作品擁有專業的知識,近年曾參與「世界文化藝術節2013:東歐芳華」演後開評-藝評寫作導領計劃、雙城開評:滬港藝評深度交流計劃(2018)、第十八屆澳門城市藝穗節(2019)等藝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