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節目仍有新亮點
文︰鄧蘭 | 上載日期︰2021年11月30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港鼓再飆聲 »
主辦︰香港中樂團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日期︰31/10/2021
城市︰香港 »
藝術節︰香港鼓樂節 »
藝術類別︰音樂 »

「香港中樂團」在十月尾主辦了兩場《港鼓再飆聲》,筆者看了第二場,這乃樂團2021年「香港鼓樂節」的音樂會之一。香港鼓樂節今年已踏入第十九屆,可以說是樂團每年的常規節目。雖然是常規演出,音樂會依然有新采,不乏亮點。 

 

故名思意,香港鼓樂節的主題是鼓樂,音樂會的曲目和內容也圍繞「鼓」出發,換言之要集中在單一的器樂中尋求變化,而且做了這麼多年,不易突破。筆者也抱平常心入場,卻意外發現《港鼓再飆聲》有不少亮點。主要是不少於一半的節目乃香港甚至世界首演,其次是樂團特別加入了兩支本地的鼓樂團:傳統鼓樂的「赤煉鼓樂團」和以玩日本太鼓為主的「激鼓」演出之餘,同時邀請了套鼓驕子徐協倫和爵士樂高手兼低音大提琴家龍小飛參與,而與現場觀眾互動的環節亦把現場氣氛推高。

 

由激鼓演出的香港首演《森の召喚》,四個樂章的編曲均由激鼓的成員負責。激烈有勁是鼓樂特色,這支曲完全體現到太鼓這方面的特性。不論男女團員除了表現「力」的震動,還在每章編排了不同的隊形,第一樂章〈渦潮〉前後排位子的移動,第二樂章〈三宅〉由企打法改為橫打法,第三樂章〈森の盛放〉音樂處理除加入鈸,還見團員多樣化的走動,到了最終樂章〈族〉不但有半躺在地上的打法,還有不時移動變出不同隊形,連兩側的主力都有特別編排,他們手拿大棒搥搥敲下,予人有在發洩多於演奏,為較單一的鼓樂在音色和形式增添了視覺上的欣賞觀感。第二首世界首演的《咚ドン》更難得由兩支嘉賓團體聯袂演出,陣容龐大。當眾人齊發時聲量宏大,除了要表現中日鼓樂和本地元素外,看得出這曲編寫方向是欲表現鼓樂的盛大宏偉,但香港文化中心不比紅磡體育館大,兩團合力打造的結果是帶來過度的巨響,日後如在文化中心重演,建議可作調整。

 

由樂團委約伍卓賢的新作《未知地》乃寫給套鼓與樂隊演出的。此曲是一首爵士協奏曲,最初筆者對由中樂團來表演的確抱有疑問,那是未想到可如何去做好這件事,即是如何把頗為極端的音樂風格能好好的放在一起。此曲的切入點頗特別,既不像爵士樂,又不似西或中樂,漸漸才見一點西洋風格。演出的巧妙之處是由龍小飛演奏低音革胡,其作用是為鼓和樂團在節奏與音色上作和沖,令套鼓與樂團較易融合和接近。很多時這些扭轉創作,即西樂奏中曲或中樂玩西曲都予人有點牽強感,但《未知地》能掌握到爵士樂與中樂之間的橋樑。當中大膽地引入很能表現爵士樂的套鼓,亦賦予套鼓不少篇幅;徐協倫在華采段中發揮個人高超技巧和魅力,左右手高高低低地遊走面前的各器樂,愈演愈有勁,節奏爽脆,高低音轉換自如,展示出爵士樂迷人動聽的音色和動感。龍小飛演奏的低音革胡時而加入,時而待發,適當巧妙地把樂團引入,然後轉化為中式音樂,繼而再回到套鼓身上。指揮周熙杰穩扎穩打,形態自如。觀眾在中樂與爵士樂之間感受到美妙的融和。唯一是中後段可能要顧及樂團的各聲部,作曲家安排一段篇幅不短的中樂演奏,稍稍遠離爵士味道。但綜觀這首《未知地》無論是作曲家、樂團或嘉賓演奏都做得很好,在一個常規音樂會中能欣賞到一首好的新作品實在難能可貴。

 

節目其他作品還有赤煉鼓樂團演奏的《黃河鼓韻》與《赤煉組曲–第二章》,以及彭修文、蔡惠泉的《豐收鑼鼓》。「赤煉」的演出也集中從力去展現鼓樂的氣勢,成員不論男女都勁度十足。其較多專注在樂聲的齊發、配合跟互動,較少在形式隊形上變化,但玩來扎實。樂團演奏的《豐收鑼鼓》展現了民間節慶的熱鬧,吹打部與敲擊部各適其適。最後的互動環節在指揮帶領下,觀眾手拿一個由樂團提供的小鼓,與樂團完成了最後一首由指揮特別為這個節而作的《鼓樂澎湃VII.1021》。

 

整個音樂會的節目編排讓觀眾感受到鼓樂作為獨立演奏的震懾,亦展示其在大型作品中作為配器所起的變化和不同的風格。作為主辦單位,中樂團更不吝惜上半場全由嘉賓團體演出,下半場才出場,令整個節目編排更易掌握和順暢;幾首新作中亦不乏佳作,今屆的香港鼓樂節雖少了比賽環節,依然可觀有新采。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藝評人、文化工作者。曾當市場推廣工作,近年專注文化及藝術之推廣,評論範圍涵蓋戲劇、舞蹈及音樂節目;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