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日常:《半空的笑》與自我內心的大驅離
文︰雷浩文 | 上載日期︰2021年8月9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半空的笑 »
主辦︰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日期︰觀看期:18/5/2021 - 30/6/2021
藝術類別︰其他 »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製作的《大驅離》於2019年3月首演,回溯過去社會運動點滴,揭露功敗垂成後「城市一切如常」的生存狀態。當然,那時總無法預示,兩年過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正式到訪我城之際,所有或消極或積極的回溯,都彷彿驀地轉化成輕如鴻毛的卑微懷緬。面對現實那不能承受的輕,我們應如何重新述說日常?

 

本年五至六月,「前進進」在藝術發展局Arts Go Digital項目資助下,以視像形式在網上平台發放了脫胎自《大驅離》的新作《半空的笑》,當年在《大驅離》初試啼聲、首次參與編劇工作的音樂人黃衍仁,在新作中身兼數職,負責導演、編劇及音樂設計工作。雖云作品源自黃衍仁曾參與的舊作,但此劇並非是單純的重演或舊酒新瓶的簡單搬演,而是緊抓住那失重的當下,分別透過大幅度重寫故事及媒體化的呈現方式,回應了現實的劇變及探問新媒體帶來的可能。

 

從「人在江湖」到「人在半空」的生活

 

《半空的笑》並非是一個平鋪直敘的故事,當中不少情節均疑幻似真,但跟《大驅離》那趨向氛圍化的演出相比,觀者還是不難從中梳理出一條貫穿整部作品時空秩序的主線。事實上,越往下看,便越會發覺在這部不足一小時的作品中,真正發生的事情雖只有寥寥之數,但埋伏四周的暗湧總好像隨時要撲面而來。故事講述一位空姐Stella自身及其同事的經驗,當中呈現的既有日常生活的景象,也有所謂的社會大事,但更多是兩者之間的交集及糾纏——從統整生活的晶片植入、社會監控系統及強拆教堂,到試圖掙脫現狀的陰謀論及恐襲事件,作品均藉著夢境、想像及回憶等重組生活時間線的方式,觀照風眼之中那平靜得叫人毛骨悚然的日常。

 

劇中雖不乏對政權的調侃,但作品明顯志不在此(個人甚至覺得劇中的調侃有令主題失焦之虞)。透過活用空中服務行業這個幾乎已成了當代生活縮影的寓言,演出似更希望仔細審視我們在當代社會那種被懸置在半空、幾近如履薄冰的不安感。面對現實的美好承諾背後的種種瑕疵,劇中人表面上顯得從善如流,但內心卻總是若即若離,不時窺探那道令人頭暈目眩的深淵。「笑」這種原來應出自內心的快樂表現,並沒有被工具化為身處江湖的必要之惡,而是在持續的思考短路中,成為告訴自己要「好好演下去」的自我暗示。與聚焦於社會運動失落經驗的《大驅離》相比,《半空的笑》更著力突顯當代人身處的世界之中那已然被正當化的無形壓迫,以及被挾持的個體和無處安放的內在。

 

反思觀演經驗的網上劇場

 

作品透過計算得宜的敘事方式、場景設計、配樂及取景,巧妙地呈現這種症候式的心理空間。透過劇中Stella介乎於敘事者及表演者、或是兩者兼而有之的身份,演出將個體的主觀意識模糊化及多元化,從中提煉出更多有助重寫現實的資源。作品場景設計也出色俐落,普遍意義下的「實境」讓位於象徵主義或「布萊希特式」的簡潔場景,其中反覆出現的氣球將乘客充滿張力的心理狀態靈巧地展現出來,跟中後段那嶙峋突兀的音樂演奏互相映照;巴士那面將當代生活處境全面戲劇化的鏡子,配合劇中兩位主角那平靜懵懂得仿似隨時要被背景吞噬的演繹,則令人聯想起「寺山修司式」的附著與剝離。劇中也運用了不少電影常用的拍攝技巧,其中跳接、柔鏡及背光攝影均加深了戲劇的感染力。整體來說,作品比劇團年初的《午睡》網上重演版更為進取,也成功呈現當代生活令人無措的一面。

 

如《半空的笑》這種在媒體上的「進取」卻也不無爭議。也許對很多人來說,「視像演出」作品已超出「戲劇」的普遍定義。的確,以視像進行的演出多為劇人所詬病,常被指責為捨棄現場感之舉;但放下教條化的論斷,不少當代視像演出作品其實均藉著處理我們與媒體共存的經驗(包括我們對「夢境」及「回憶」這些「身體媒體」的想像),探索觀演或是觀影的中的「觀」當中涉及的種種文化政治,也因此與當代實驗戲劇那重整「觀」與「演」的企圖一脈相承。事實上,以視像媒體作為一種重要甚至主要表達媒介的戲劇作品愈趨普遍,本年獲選為德國Theatertreffen十佳演出的作品《Show Me A Good Time》正是一例。畢竟,在已然媒體化的現實之下,媒體與直指人心的現場感兩者並非必然不能共存,甚至只能共存。

 

結論:世界是一個大機場

 

《半空的笑》的英文名稱是Music for Airports,相信也不僅是為了交代開展故事的地方,而是別有所指。1978年,英國音樂人Brian Eno發表了一張以此為名的大碟(Sony公司在1979年發明了第一部Walkman,大概也不單純是巧合),在西方流行音樂界開創了他稱為「氛圍音樂」的新樂種,並表示此種音樂「必須既是可有可無、又能引起人的興趣」。這種表面上海納百川、但實際上往往被資本或政權吸納轉化為昭示「正常狀態」的音樂風格,正是所謂後現代去政治化地景的最佳示範,也是當代人必須面對的精神困境。演出通過網上劇場的形式嘗試呈現這種困境,雖因為演出長度而令發揮空間受限,而作品那種時而顯得近乎過於老練的風格也未必能令所有觀者留下深刻印象,但作品無疑努力讓我們反思日常的非常,也令我們更期待黃衍仁日後的劇場創作。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課程文學士、哲學碩士,2015年負笈德國慕尼黑大學修讀戲劇研究課程,並於2018年取得文學碩士學位。曾參與「京崑藝術行」交流計劃(2019)、「戲劇通──聽講現當代劇場這件事(香港篇.二)」講座及工作坊(2019),以及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計劃(2020)。關注本地及海外表演藝術的展演性及劇場性,以及其徘徊於藝術與意識形態之間的幽微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