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在周凡夫追思會上的發言)
文︰張秉權 | 上載日期︰2021年8月22日

 

主題︰懷念周凡夫

我們今天在這裡懷著非常不捨的心情,追思周凡夫先生。他是我們協會(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副主席。

 

他當然是我們的資深會員,也是長期的董事局成員。從創會伊始,他已經心繫會務,主動提意見幫助協會發展。他開朗隨和、腦筋靈活、活潑健談、知識豐富,對協會貢獻極大。他在副主席任內,就更關切會務了,只要人在香港,都會出席種種會議,有需要時候也盡量來支持不同活動。他是我們的好領導。

 

這是我們不捨得他的第一個原因。

 

二不捨,是他的「高妙」和「智慧」。我們為他寫了一副挽聯。

凡人是高人 赫赫留聲 妙知師曠殊智卓

夫子真赤子 匆匆作別 相約繆思亦情豪

 

他是個妙知師曠的智卓高人。他以藝評為志業,並且從事這項志業好幾十年。他以非常立體的姿態去做這項藝評工作。我且以二、三十年前他在《新晚報》等文化版面的大量文字為例:

 

他以「畢繫舟」這出自《莊子》的筆名寫樂評劇評。評論既全面而有觀點有論據,援引的資料豐富而翔實。

他以「秦祥客」這有趣的筆名寫〈文藝人蹤〉。每晚約四、五段,每段一百多字,似乎「八卦」而其實很重要。他彷彿以「赤子」之心,滿懷好奇去關心文化界的人情世事,這是評論、研究也是歷史的原材料。

當然他還有很多筆名,「周凡夫」就是個筆名,因為太有名而更以此行世。又例如「謝周」,我後來才知道這筆名是出於對周夫人的尊重和愛。

 

就是這樣,全面關懷不同門類的演藝、立體地出席演藝活動的周凡夫,給我們留下了大量文字、專著。

 

他大力鼓勵香港與不同地方文化交流,更身體力行,很多次跟隨藝團出發,沿途觀察、記錄、報導、訪問、評論⋯⋯。

 

總之,他一貫以具體行事,為藝評人樹立了最好的楷模,樹立怎樣才能夠寫出有份量評論的楷模。我們真的不捨他。

 

三不捨,是他的評論具體彰示了「評論即創作」,這是我們評論人的信念。

 

他的很多評論都借對作品的評論,去抒情,去寄意,去回應社會、記錄時代。

 

例子太多了,且讓我舉發表於1995年12月3日《香港聯合報》的〈文化人的曱甴夢魘〉為例。它評論的是當年香港演藝學院一齣原名Hunting Cockroaches(中文譯為《將啲曱甴趕盡殺絕》)的戲,周凡夫除了仔細描述並分析這個演出的特點外,更說這是他該年「香港劇場上最令筆者心弦震動的一個製作」,因為,戲中一對波蘭文化人夫婦因政治變化移居紐約之後的種種不適應和迷失,具體彰示了移民亦難,不移民亦難的困局,周凡夫說「面對九七去留抉擇的香港文化人,對劇中人的困局,難免會感同身受而有所戚戚然」。一個發表於1987年,而在1995年由演藝同學中譯後演出的作品,透過周凡夫的評論,這種「戚戚然」得到記認下來,讓二十多年後今天的我們仍然感同身受,這就是「評論即創作」的顯著例子。

 

《將啲曱甴趕盡殺絕》場刊封面

作者剪存〈文化人的曱甴夢魘〉的文章

 

不捨不捨還須捨。他真的離開我們?一切都還是不大真實。他是一位有情人,這個時候,他大概正坐下來,與某一位繆斯喝下午茶吧?凡夫兄,請慢慢喝,有一天,我們還會相聚的。

 

【2021年8月22日】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其學士、哲學碩士與哲學博士學位,為香港資深戲劇研究者與藝評人,曾為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系主任與香港藝術學院院長。張氏為「致群劇社」創辦人之一,多年來為該劇團編導多部作品;自一九九六年至二〇〇七年經民間推選而被政府委任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多年來均擔任其戲劇組主席。張秉權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