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岑偉宗 | 上載日期︰2021年7月26日
主題︰懷念周凡夫
我初出道寫「劇評」時,周凡夫先生已經是劇評界的人物。傳聞他有好多個筆名,當然「周凡夫」本身亦是筆名。到今天,我仍沒有機會向他求證,到底哪些筆名就是他。
香港的藝術評論素來都是舉步維艱。周先生那一輩還好,至少報章雜誌還有文藝版,劇評、樂評的版面尚不缺乏。那時,香港的讀者還未至於用籠統的方法——「畀幾多粒星」來評斷事物。正因如此,比較系統和深入的評論就有存在的空間。周凡夫先生不止寫樂評,還寫劇場評論。他發文時旁徵博引,尤其會引述歷史資料來參照比較,即使你不同意他的觀點,但其中的資料,也有值得參考和學習之處。這是我讀周先生評論文章最大的得著——評論皆有所本,萬莫信口雌黃。
在沒有互聯網、沒有谷歌的年代,周先生就好像一個谷歌網站,你問任何關於藝術或藝評的資料,他都可以找到資料告訴你。我已不止一次聽過其他同業說他有這方面的能耐。這是他的特色,見諸於他的文章,也見諸於他的為人。
最近一次跟他通電話,大概是2020年的夏天。當時我正在寫劇本,想到某個情節,想核實一下早期港澳客輪的情形,在谷歌網站上能找到的資料,都是間接的史料陳述。最後我想到周先生。因為聞說他在澳門成長,後來才到香港。我給他在臉書私訊留言。不旋踵,他直接打電話回覆我,跟我聊了一段非關戲劇的港澳客輪親身體驗。他豪爽開朗的聲線,始終如一。
我認識周先生也是源於他的文章。筆耕多年,周先生寫下多少見解,下筆處處見出珍惜業界之情。他既是香港嚴謹藝評的先行者,晚年更開班授徒,薪火相傳。人生有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回頭一看,周先生堪稱不枉此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