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影劇場談空性——評《心經即是巴哈》
文︰黃婉婷 | 上載日期︰2021年5月21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心經即是巴哈 »
主辦︰進念.二十面體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23/4/2021 3:15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心經結合巴哈,正如把禪修結合科技性的聲影劇場,當然是背傳統的道而行,是一個具實驗性的演出。

 

演出於下午3:15正式開始,卻提早半個小時開放入場,場內有一個名為劇院體驗的「Art Tech」禪修。這個禪修是甚麼?既然半小時後才開始演出,是否會有一個沉浸式的體驗,觀眾可以身體力行參與其中?其實這個禪修很簡單,甚至和演出的內容非常相近。觀眾只需坐在座位上,台上暗暗的,演員們都在中性地走路,字幕器和投影則在一句一句地放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遍又一遍地放着,沒有念誦,觀眾只需用眼睛去感受。筆者對心經已有相當認識,所以這對我來說更是一個演前的複習。然而一般大眾可能最多只有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記憶,加上玄奘法師在幾千年前翻譯的心經多句多字都源自梵文音譯。若觀眾沒有作演前預習,體驗和演出時想必會有點吃力。

 

是次聲影劇場的演出,形式上有點類似美術館的裝置影像作品。不過則多了一個在演出前的簡單互動體驗,觀眾需要坐在椅子上進行一個放鬆的呼吸練習,以便更能投入之後的演出體驗。在投影方面,除了中英字幕、蒙太奇式的社會現象,對於現代「色受想行識」的再次展現,還有心經體現在書法上一次一次360度在觀眾席上的延展。演出後期更不時用白強光照向觀眾,演出的元素有很多都放在觀眾席上。除了一字字的心經投影,還有一字字半身大的紙版放在剛好因疫情關係而要封上了的座位上。以演員的角度,從台上望向觀眾席,可能還有更美、更特別的視覺體會。從葉麗嘉拿著手機進行即時投影的心經講述,觀眾已能窺視少許。我們甚至還在台上的投影看到當下的自己,所謂劇場的第四面牆此時已成鏡子。聲影劇場之所以不在美術館上呈現,相信更重要的正是此活生生的演員和活生生的觀眾,一呼一吸間的當下的連結。

 

從演出標題上來看,筆者以為心經和巴哈佔有同等的演出份量。如果直接把聲影分開,心經佔有的是視覺上的所有內容和聽覺上的吟誦部份,而巴哈則更像是音樂上的陪襯。演出把心經拆成九部份,配以九個音樂作品。演員以台詞簡單地敘述心經的背景,卻留了更大的空間讓觀眾自行解讀其內容。正如演員各自的形體創作,重視的不是內容上的意義傳達,而是體會、轉化,從而產生形而上的呈現。演員們重覆唸誦的也不是心經中的對談內容,而是最後咒文的原音「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咒文顧名思義,其法用當即無比,咒要用念的,而且越貼近原音越好。這也是為何演出過後我們會好像被「揭諦揭諦」洗了腦,傳揚心經可也是一種無上的功德。很多佛法小故事的主角們也在一個瞬間得道,不管是過了多少年的浸沉聽講,不管是跟著一個多麼偉大的上師。更多人士在經歷了沉重的悲痛後得了信仰,得到了般若。可是有了信仰,學會般若並非等於頓悟。

 

《心經即是巴哈》這次演出能讓觀眾得到部份官能上的沉浸,然而是否能有各自更深的體驗和自身在生命上的連結,從來也是靠各自修行。心經不斷強調的空性,若要以更五花八門的「色聲香味觸法」來傳遞,則有根本上的衝突了。不過這次聲形劇場演出只是計劃Round 1,五月Round 2的禪行裝置體驗,相信觀眾更能從身體力行出發,以更多不同的角度感受心經的智慧。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台北讀戲,香港做戲。表演為主,教、編、導、評為輔。多看戲,於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