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有整體藝術之稱,因其整合了詩歌、音樂、舞蹈、造型藝術及劇場,華格納花26年創作的《尼伯龍根的指環》,要使整體藝術達到一定高度,而兼具北歐歷史深度、明暗故事張力、音樂氣勢磅礡、劇場格局鉅大、宗教精神之崇高,以四天演出實有其道理,甚至已是作選取的最佳成果,所以戲劇又是取捨的藝術。相反,《逆風而行》則要在40分鐘的短表演中表現一個複雜故事:非洲戰亂國家馬拉威內,一個農民以單車發明風車改善生活的奮鬥故事,兼具原創音樂、剪紙藝術、民族舞蹈、空翻雜技、上百演員投入演出,並不斷傳達逆境自強的正能量訊息,在一部小作品中,太貪於表達太多訊息及嘗試各類表現形式,往往是弄巧成拙。
話雖如此,但《逆風而行》其實相當用心的,首先其資料搜集相當豐富,在紀念特刊中有詳細關於馬拉威與坎寬巴的介紹,而為了營造馬拉威的非洲異鄉風情,劇中的服飾都富傳統民族風格,而幾個場景的竹木布景亦有意做出原始村落的簡陋感,加上改編馬拉威民謠成為廣東話合唱歌曲,並邀請劉銘鏗作紙藝表演帶來魔幻的歷史感,及曹德寶作空翻表演及編舞而使歌舞充滿躍動力。單獨抽開各個元素來看都甚有趣,都能自成一格,甚至單獨抽取出來發展已能作具水準的獨立表演,但正因如此各自大異其趣,無法構成統一風格,亦與主導劇情無甚關連,無助於襯托主題,只成為週邊餘興節目。
但故事想表達甚麼?「逆境自強,活出不凡人生」,文案如此,實際上亦是小面對困難不放棄最終成功改變人生的勵志故事,當中不斷表現樂觀正面態度及激勵金句,成功修理收音機,成功做好風車,成功抽取地下水,並大量邀請共融演員參與,甚至擔任對白甚多的主要角色,雖在執行上略有阻礙,但在共融的表演下,相信觀眾亦會體諒。最大問題,是在逆境的主題上,要加上對非洲地區的人文關懷。如果單純以坎寛巴的真實故事作背景甚至借題發揮,其實都無問題,但劇本對馬拉威的慘狀刻劃甚多:國家獨立後被軍事獨裁的悲慘歷史,新總統上台而對貧困視若無睹,農民面對經濟崩潰,飢餓甚至軍隊掃射而流亡的慘況,都包括在劇情中。如此,對殘酷現實的人文關懷與正向訊息難以相容,主題不一,元素散亂鋪設下,整體就成為錦繡多味魚。
並非說各主題及元素必然矛盾,但在短短40分鐘及小格局戲劇之中,就幾近不可能。不知是否共融教育推廣計劃對表演元素的要求太多,如同電影在贊助下被要求加入無數客串角色及植入廣告,亦不知是否太受電影《馭風男孩》的影響,想在一個好劇本上再構築更多意義,但最終就在不作任何取捨,因為遷就共融表演而對整體演出的一切突兀視若無睹,表演徹底失去平衡,加上演出變成網上影片演出,豐富而緊湊的鏡頭運用,如夢境的蒙太奇轉接,轉幕亦一瞬轉換,更減少表演的喘息空間,把那難以共融的表演元素迫得更緊,不和諧處放得更大。
如同烹飪,越在一味小菜中加入更多食材及調味料,難度就越高,要在幾近無限的組合中把到平衡和諧,才能做到一味足料佛跳牆,否則,食材味道一撞,調味料平衡一失,不是錦繡多味魚那種異相,就是暗黑火鍋那樣灰濁一片。話說回頭,劇中實在看出導演如何變陣網上表演,如何讓共融演員分有演出機會,其苦心值得嘉許,但與其做一道絕世好菜,何不分開食材各自烹調,做出豐富盛大的九大簋?況且,網上放映時間尤如無限,如果導演肯放慢演出,在表演之間留空讓人喘氣,更思考如何平衡及連結各個部份,或將表演變成更多元的劇場嘉年華會,相信上百人的演出團隊,會有更大潛力製作出能留名青史的鉅作。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