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號 可能不想回憶但不能忘記:回顧2020年香港表演藝術    文章類別
【專題】可能不想回憶但不能忘記:回顧2020年香港表演藝術
疫症陰霾下的危與機——2020年香港舞蹈發展新轉向
文:陳瑋鑫

新冠病毒疫情持續近一整年,學校停課令不少舞蹈班需要取消,表演場地與舞室又一關再關,無論是對看舞、學舞、教舞,以至創作舞蹈的朋友們帶來即時的影響,同時也對一眾以舞蹈作為職業的從業員帶來極大衝突,事關在疫情下所鼓勵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與往往強調以肢體接觸作為主要溝通方式的舞蹈藝術,實在難以取得平衡。在進入須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時代,舞蹈藝術還能如何跳下去?教下去?學下去呢?

 

舞蹈教學轉戰網上?

的確,2020年對不同的舞蹈界業者來說,都是灰暗冷冽的一年,尤其是從事舞蹈教學的朋友。中、小學與幼稚園因應防疫警示一再停課,健身中心與舞蹈教室亦有一段長時間要按新的防疫法例而須關閉,所有面授之舞蹈課自然需要取消。各舞室負責人與舞蹈老師最初亦無所適從,但隨著疫情持續高企,大家都知道短時間內難以重回教室,故有不少教室與教師在3、4月左右就開始嘗試透過網上會議平台授課,避免課堂完全停頓;即使到了9、10月第三波疫情一度緩和,容許重回舞室授課,但因部分學生已經習慣在線上學習,不少舞蹈課仍然會以實體跟網上的雙軌形式進行。

 

與其他表演藝術比較,舞蹈教學一向以來都更著重手把手、面對面的口語身傳,硬把本來於開闊立體空間進行的肢體學習,轉移至透過方正平面的畫中畫屏幕去領略,無論是學與教的效果也絕不理想。除了因為屏幕大小及拍攝器材所限,難以讓學生及老師雙方都能夠同時間望清楚大家的動作差異,一般香港家庭亦難有足夠空間去練習一些需要走動運行的動作,故往往只可以就著一些定點舞步去反覆練習,亦沒法好好練到雙人舞與群舞的舞段,趣味上無可避免大打折扣。可幸的是,學生們還可以有機會延續學習,老師們也不至要完全停工失業。

 

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 X 城市當代舞蹈團:《春之祭》線上版本(照片來源:香港演藝學院youtube頻道)

 

不過要數影響最深遠的,相信是香港演藝學院的一眾同學,特別是應屆的畢業班學生。對於舞蹈學院的準畢業生來說,畢業演出是其從學院學生邁向專業舞者的重要里程碑,但受疫情停課影響,這一屆的畢業同學不單沒有了畢業演出,少了一個展示自己所學的演出機會,同時也較過往的師兄師姐,少了一整個學期的面授舞蹈課,多多少少也會削弱其技巧躍進程度與身體狀態。當然,因應這些情況,學院也花了不少功夫去協助同學去調節適應,並加快發展及探索更多網上教學的可能。且看在「新常態」下,配合來年的舞蹈課程新改革,學院能否為本地舞壇注入不一樣的新動力。

 

逼出社交媒體新策略

雖常云本地舞蹈觀眾不多,但其實每年在港的舞蹈製作數量卻不少,單以本地三大舞蹈團為例,一年通常也會有四至六個劇院製作,只不過今年在疫情下,大部分作品都只能一延再延,又或者改於網上,以劇場錄播或舞蹈影像的方式作呈現。除了這為勢所逼的製作範式轉移,更值得大家留意的是在製作未能上演的情況下,各舞團如何把焦點轉至網上,跟觀眾保持互動。

 

「港芭@家」每周在Facebook發佈不同類型的短片節目(照片來源:香港芭蕾舞團網頁)

 

當中反應最快且最進取的應該是香港芭蕾舞團,早在3月中就推出了名為「港芭@家」1的影片系列,逢星期一、三及五下午三時,在Facebook發佈不同類型的短片節目,不單有經典舞碼重溫與網上芭蕾舞課,還有由藝術總監衛承天主持的清談節目,幾對舞蹈員作對談的烹飪分享,更有介紹芭蕾小知識的資訊環節,娛樂性豐富之餘,題材也十分多元。

 

「CCDC藝術頻道」分享經典作品與直播對談(照片來源:CCDC藝術頻道)

 

另一旗艦城市當代舞蹈團,雖然面對創辦人兼藝術總監曹誠淵退出舞團並收回舞團之辦公地方與舞蹈中心另作發展,但舞團卻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相反因應疫情於社交媒體上作出了更多變陣。先於YouTube平台上的「CCDC藝術頻道」2分享經典作品與直播對談,短時間內又將舞蹈中心的課堂轉至網上授課,還推出過為期兩星期的「數位觀眾參與」藝術家網路駐留計劃3,以及鼓勵發佈原創舞蹈貼文的【Post it for YOU】獎勵計劃4,與業界共渡時艱。舞團更於九至十月推出「數碼舞蹈季」,有把全新舞作變成網上點播影片5,也嘗試過以雙軌模式,同步推出劇院實體演出與網上的片廠拍攝錄像版本6,實驗不同形式的舞蹈製作與呈現。

 

創作傳承與開拓

上述兩團在網上社交媒體上的新氣象,除了是因為舞團的資深行政團隊懂得靈活變通,也與新上任或候任總監的視野與行動力不無關係。資深藝術行政人員李藹儀於2月接任香港芭蕾舞團行政總監,便立即以打造品牌為目標推出「港芭@家」,並在12月中建立了網上商店Sugar Plum Shoppe,銷售自家品牌的芭蕾服飾與印花外科口罩外,也有跟其他品牌合作的特色產品,包括:人偶玩具、記事本及香檳等精品7

 

而城市當代舞蹈團在5月時宣佈資深舞蹈家伍宇烈將在2021年履新第四任藝術總監後,伍就已經積極參與舞團的未來策劃,當中「數碼舞蹈季」的構思就可見其視野,而年底與西九文化區合辦的第二年自由駐計劃,雖然受場地關閉影響而不得不取消實體演出,但刻下正進行及即將改為網上呈獻的各個節目,同樣都可看出伍為舞團帶來的新創作風景8

 

大團以外,成立已18年的不加鎖舞踊館,也在今年調整了創作團隊的架構,分別邀請了兩位年輕編舞李偉能與邱加希,出任新設的副藝術總監及駐團編舞職位,銳意為舞團注入新鮮創作力之餘,也為更多新晉編舞提供實驗與展演機會,其中由李策劃的「dance-to-be」平台就是一例9。而談到年青新勢力,曾於不加鎖舞踊館工作的獨立製作人李漢廷,於年中創立了獨立藝術空間小田工作室,專注當代舞蹈及劇場的製作及計劃;而在差不多同時間,獨立舞者陳偉洛也與友人建立了一個活動空間牛吉地,為本地舞蹈創作提供多一個空間作排演、交流與互動。這股年青力量在整個業界都看不清未來的情況下,仍然勇於開拓嘗試,其志可嘉。畢竟沒有演出與教學,只要有心有力,創作與研究依然可以持續無間進行。

 

縱然疫情似乎仍會持續多一段時間,但正所謂「有危便有機」,從以上提到的一些例子可見,相信舞蹈界在新的一年,或會尋求更多突破,闖出更多新方向,在「新常態」下以不一樣的方式去延續創作與教學。至於作為觀眾的我們,就即管耐心等待與支持,期望疫情早日受控,劇場再見。

 

作者簡介:資深藝評人、媒體製作人、業餘劇團「友好戲體」創團藝術總監及「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主席。20152018年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專責推行「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

 

2 「CCDC藝術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CDCArtChannel

3 有關「數位觀眾參與」 藝術家網路駐留計劃:http://www.ccdc.com.hk/zh/site/p/470

4 有關【Post it for YOU】:https://bit.ly/37WvsJF

7 香港芭蕾舞團網上商店Sugar Plum Shoppe:https://shop.hkballet.com/

8 自由駐:城市當代舞蹈團2020:http://www.ccdc.com.hk/zh/site/p/522

9 Unlock Body Lab: dance-to-be Launch Edition階段展演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2906461104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