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怡雯 |
澳洲墨爾本大學教育研究所藝術及創意教育部博士。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戲劇系應用戲劇碩士。應用戲劇工作者、培訓導師及研究員。在兩岸三地從事有關應用戲劇教學、課程設計、教師和工作者培訓、教育劇場演出及研究發展等工作。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大會」擔任學術委員會聯合主席。譯作有《開始玩戲劇11–14歲:中學戲劇課程教師手冊》、《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欲望彩虹:波瓦戲劇與治療方法》及《戲劇的世界:過程戲劇設計手冊》。現為《亞洲戲劇教育學刊》編委會成員及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執行總監。
|
Chris BLOIS-BROOKE |
「對話——社區表演網絡」創辦人,皇家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應用劇場文學碩士(優異)畢業、杜倫大學社會科學系學士(一級榮譽)。他除了是一位屢獲殊榮的劇場導演外,近年亦為國際戲劇教育研究學院、ASSITEJ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協會年會管理多媒體文獻項目。過往亦曾為埃塞俄比亞、南非、馬拉維和贊比亞的社區馬戲、舞蹈、劇場和說故事表演,發展參與式文獻紀錄。執教方面,除了在大學執教本科生和研究生有關表演藝術文獻紀錄的課程外,亦在香港的小學和中學任教「教育劇場」課程,兼為美國、英國和贊比亞的青少年推動戲劇工作坊。
|
陳敢權 |
自2008年起出任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是亞洲少數擁有編、導、演、佈景設計、戲劇教育和舞台管理專業資歷的戲劇工作者。他曾獲多個個人舞台獎項,包括:1991年獲香港藝術家聯盟的香港藝術家年獎、1994年香港戲劇協會十年傑出成就獎及2009年銀禧紀念獎 — 傑出翻譯獎等。他的劇作數量豐富,目前連改編及翻譯作品已逾百齣,執導作品逾八十齣,舞台設計十三個,其編導的作品曾榮獲香港戲劇協會和華文戲劇節多個獎項。陳氏獲美國科羅拉多州州立大學戲劇碩士。曾任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系及編劇系主任。2013年6月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
|
陳國慧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策劃超過五十個本地和國際藝評項目。2003年至今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戲劇界別),2010年至今擔任台灣《表演藝術》雜誌海外特約撰述;目前是「香港舞台劇獎」、「香港小劇場獎」及「IATC (HK) 劇評人獎」評審,並同時是國際表演藝術圖書館與博物館協會執行委員會成員。200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英國列斯大學志奮領獎學金,前往該大學修讀戲劇研究碩士課程。曾擔任香港電台節目《演藝風流》客席主持(2007–2018)、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演藝小組(藝術節)委員(2011–2016)、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顧問小組成員(2017–2018)。編逾五十本表演藝術出版,近編有《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2017)獲「第十一屆香港書獎」。
|
陳麗珊 |
MCCM Creations(2001至今)出版社創辦人。八丶九十年代曾從事雜誌出版、文化藝術節目策劃及統籌、市場調研、推廣及行政管理等工作。陳氏早年接觸西方非主流文化藝術,其後在內地城市工作期間,涉獵傳統中國視覺藝術,故熱衷把文字、視覺藝術、平面設計等元素融合於出版項目內。2014年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香港分會)表揚其致力為香港及亞洲城市視覺文化丶藝術丶建築等領域,出版具原創性及啟發性的書籍,有助提高公眾對建築環境的認知。
|
耿一偉 |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2012-2017),並獲頒德臺友誼獎章、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著有《故事創作Tips:32堂創意課》、《羅伯威爾森:光的無限力量》、《動作的文藝復興:現代默劇小史》等,譯有《劍橋劇場研究入門》、《空的空間》、《給菲莉絲的情書》等。近期作品有北美館展覽《食物箴言》開幕演出〈藝術的重量〉(2015)、展覽《愛麗絲的兔子洞》的講座行動-裝置藝術〈拉然巴在美術館〉(2016)、展覽《社交場》於北美館大廳的空間裝置〈去年夏天你不在,我來過〉(2017)等。
|
黎家齊 |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主修編劇;紐約SLC藝術學院戲劇系MFA,主修導演。目前就職於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擔任《PAR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一職,亦曾任國家兩廳院節目企劃部暨行銷公關部經理。媒體出版等相關行業經歷包括:中時報系時報出版、中華電視公司、大愛電視台等。此外,曾在台灣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推廣教育中心、中國文化大學、世新大學、青年創業協會及果陀劇場等各大機構和劇團之推廣教育課程。並於台灣及紐約參與過多次劇場演出,擔任演員及導演。
|
陸詩恩 |
前中英劇團文獻主任,為該劇團設立文獻庫,收集、保存和推廣劇團的歷史資料。陸氏一向對文化保存、應用歷史檔案管理技巧及表演藝術甚有興趣。加入中英劇團前,她曾在《南華早報》工作,協助整理、研究新聞資料,負責數碼化工作,並為該機構管理新聞資料庫。陸氏先後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取得文學學士(主修音樂、副修比較文學),在香港中文大學獲文學碩士(主修文化管理),在香港大學獲理學碩士(主修圖書館及資訊管理)。
|
莫健偉 |
莫健偉博士現為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於香港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從事歷史文化研究、文化政策、創意經濟、中港兩地文化創意經濟及文化指標體系等領域的研究。2008至2014年間於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任職顧問、項目經理,從事開發「香港記憶計劃」及歷史文化保育的工作。莫博士曾主持多項數碼圖書館、版權及文化創意經濟等課題的專項研究,包括:香港設計中心「設計指數研究項目」(2011);澳門文化局委託之「澳門文化創意產業指標體系研究」(2011–2012)及其後續研究(2013–2015)。
|
莫兆忠 |
生於澳門。澳門劇評人、劇場編導及策展人。《劇場.閱讀》季刊主編,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理事長,澳門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多年來從事澳門劇場史之研究,策劃演藝評論培訓及交流平台,創建網上演藝評論網站「評地」,致力推動華語劇場評論人之間的多向互動。劇場研究著作有《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編有《新世紀華文戲劇研究 ─ 「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澳門.2011)」論文集》、《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2014-2018澳門劇場研討會文集》、《2013–2016澳門戲劇年鑑》。出版劇本包括《碌落蓮溪舞渡船》、《咖哩骨遊記》、《大世界娛樂場》(與高俊耀合編)、《大世界娛樂場II》(與高俊耀合編)。參與策展之項目包括牛房劇季(2006–2010)、足跡小劇場演書節、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壤︰藝術與社群交流計劃、「曹禺作品在澳門」圖片及資料展、「行街睇戲」澳門環境劇場文件展、「升評運動」劇評推廣及培訓計劃及「⌘O —— 90’s」澳門劇場文件展等。
|
潘詩韻 |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高級講師(編劇及劇場構作)及學術項目主任、香港戲劇創作室藝術總監,劇場及文化工作實踐者。曾獲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基金獎助金和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頒發奬學金,並於紐約百靈鳥劇本精煉中心和丹麥歐丁劇團擔任駐團藝術家,致力推動香港及國際戲劇交流。潘氏常應邀於國際文化交流會議及戲劇節進行演講及主持工作坊。英語劇本Small Waisted亦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屬下國際戲劇協會舉辦的多元文化短劇比賽獎。
|
潘璧雲 |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文學碩士。編輯、演員、編劇。演出劇目過百齣,多次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並曾創作不少劇本,皆由香港話劇團製作。憑小說《多惱河上的午餐肉》獲2014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現任香港話劇團經理(戲劇文學及項目發展),主編多冊戲劇叢書,亦為季刊《劇誌》的創刊主編。其主編的《40對談 —香港話劇團發展印記1977–2017》(陳健彬著)獲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藝術及設計類「出版獎」(2019)。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評員。
|
邵志飛 |
自六十年代以來,邵志飛教授一直是新媒體藝術的先導者。他是運用數碼媒體技術於創作的先驅,在虛擬現實、擴增實境、沉浸式視覺體驗、文化遺產數碼化,以及互動敘事各範疇,均樹立典範。2009至2016年間,邵教授為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院長。現時,他為城大的媒體藝術講座教授,以及城大互動媒體電算應用中心(香港及成都)的處長。邵教授近年獲得獎項和殊榮,包括2013年馬來西亞賽城多媒體大學創意媒體名譽博士學位、2014年加拿大滿地可藝術科技中心終身成就獎,以及2015年奧地利連茨Ars Electronica電子藝術節媒體藝術先鋒金獎等。
|
Ondrĕj SVOBODA |
奧洛穆茨大學畢業。自1997年加盟捷克布拉格藝術及劇場研究中心(ATI),並於2004年晉升為ATI的副總監。除了創建一系列關於數碼化和劇場文獻數據庫的計劃,他亦指導下列的國際協作項目,包括「中歐劇場建築」(2008–2011),計劃建立了一個以劇場建築為研究對象的網上數據庫;「整存和展示捷克與世界劇場的文化遺產計劃」則處理ATI歷年蒐集的海量捷克劇場照片;後續的「虛擬研究計劃」,為ATI多項檔案庫和數碼化資料提供一站式的網上資訊平台;以及「古典劇場的歐洲之路」(2012–2017),為歐洲具歷史的劇場作研究和推廣。他亦曾擔任布拉格劇場設計及空間四年展的文獻主管(2007、2011),以及歐盟協作計劃的顧問(2011、2015、2019)。
|
譚麗雯 |
澳門出生、長大,大學主修酒店和商務管理,早年從事酒店業及人事管理。2002年隨丈夫移居香港,同年加入剛開業的kubrick。初期的kubrick,主要是經營書店和咖啡店組合的商業場所,及後有不同的機會,開展了在香港文化產業上的其他發展,包括了圖書出版、藝文活動及藝術品買賣等。同時,kubrick亦在中國內地開設了相近的經營項目。目前,kubrick在香港、北京、深圳和上海共有五間店舖。
|
Paul TISCHLER |
1981年生於柏林,在柏林洪堡大學修讀歷史,並於柏林SRH應用技術大學修讀資訊及傳理學。2006至2011年期間擔任德語劇場刊物出版社「時代劇場」的市務總監,2011年後晉升為合伙人。他除了在2014年成為Einar & Bert書店的聯合創辦人,亦於2017年成為www.stagebooks.shop網站的創辦人。憑著Einar & Bert書店在文化節目策劃、閱讀及文學推廣的傑出表現,以及創新的營運模式,在2017年獲頒發特別成就獎。「時代劇場」作為獨立的出版社,亦於2019年榮獲頒發獎項。
|
Henrik VESTERGAARD |
「現場藝術.丹麥」總監,與Ellen Friis於2004年創立。「現場藝術.丹麥」至今與超過250位藝術家合作,舉辦了15個主題節和100個活動,市民不論老幼均主動參與其中。客戶和合作伙伴包括丹麥和海外的市政單位、圖書館、私人機構、藝術館、文化組織、博物館和劇場。「現場藝術.丹麥」的製作主要是設計一個現場環境,讓不同年齡層的市民參與、創造和討論藝術與社會。早於成立初期,該組織已透過文字、圖片和錄像為製作進行文獻處理,2016年起更應用虛擬實境技術,希望藉此作為文學和研究的切入點,為行為藝術業界的發展帶來正面作用。
|
胡銘堯 |
胡銘堯現為香港藝術節副市場總監,負責策劃香港藝術節之數碼營銷。在此之前,他有豐富商業分析經驗,為香港藝團提供相關之顧問服務。他亦曾是香港科學園培育計劃之顧問,成為其中一間初創公司之顧問。除了專注於數碼營銷外,胡銘堯亦同時是一位音樂的專業人員,以音樂碩士學位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他亦是活躍於公開講座的講者,經常主持音樂推廣之講座,並積極籌備古典音樂的外展節目。
|
武雲 |
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國戲劇出版社常務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編審,兼任北京戲曲評論學會副會長。1996至2000年在山東師範大學任教。長期從事專業出版工作,2003至2015年分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工作,歷任部門主任、分社副總編輯。發表有《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的傳統出版轉型與融合發展問題初探》、《簡論社會化媒體對出版物價值鏈的重構》、《新媒體時代戲劇出版物的數位化營銷》、《精準聚焦 做好專業出版 — 以戲劇出版為例》等出版專業論文。
|
忻穎 |
1986年生。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雜誌編輯,長期從事戲劇期刊和活動策劃、撰稿,發表過各類評論文章,曾獲「田漢戲劇獎」優秀編輯獎。參與課題調研有《上海戲劇評論狀態》、《上海戲曲傳承與創新狀態》(上海市戲劇家協會)。
|
甄拔濤 |
立足香港及德國劇場。再構造劇場藝術總監、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講師(劇場構作)、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範疇民選委員及文學委員會主席。香港大學英國文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文學)碩士及倫敦大學Royal Holloway編劇碩士(優異成績)。
英文劇本《未來簡史》獲2016德國柏林戲劇節劇本市集獎,為首位華人得此殊榮,並於2016年香港新視野藝術節作世界首演,2020及2021年將分別由德國蕯爾布魯根邦立劇院和呂北克室內劇院製作德語版本。中文劇本《灼眼的白晨》(香港話劇團跳格黑盒EMW戲劇節)獲第八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甄氏獲德國慕尼黑Residenztheater邀請為駐留藝術家,委約作品《核爆後的快樂生活》於2018年6月首演、2019年於香港大館劇季演出執導版本,並獲南韓亞洲編劇節(2019)及加拿大蒙特利爾CINARS雙年展(2020)邀請巡演。2018年獲台灣國立政治大學邀請為駐校藝術家。
|
楊小亂 |
戲劇推廣人、劇評人、資深演出工作者。創立和維護的自媒體平台「劇場摩天輪」是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戲劇類自媒體。現為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成員、廣州青年劇評團發起人及指導老師、華語戲劇盛典常駐提名委員。超過十年的演出工作經驗,曾先後擔任廣州左岸色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市場及營銷總監、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項目總監,在中國內地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營運過上百場劇場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