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在我城蔓延,表演首當其衝,好一段時間,各藝團要避免人群聚集,迫得不已取消節目。日前港樂樂師確診,整個樂團送往隔離,一時人人自危,不知會否影響其他藝術活動的復演。路不轉人轉,業界近月辦起各線上直播節目,讓本來叫停的演出得以用另一種形式繼續;另一在疫情下受影響的就是藝術評論,表演或展覽寥寥,彷彿難以下筆。最近看了幾場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辦的表演,只見是製作精良,想記錄下來,苦於一時無從下筆,翻閱報章與網媒找線上演出的正式藝評,不得。有感實在需要拋磚引玉,嚴格來說這篇不是藝評,而是反思評論寫作的另一種可能。既然表演沒有停下來,作為評論者應該擱筆嗎?
寫作及閱讀藝評最教人可喜的是看到演出躍然紙上,評者分享一己看法,認同與否則交由讀者。我們觀看的演出背後是團隊數月的辛勞,同樣,線上的演出,不見得團隊就準備少了,反之,籌備線上節目是新嘗試,部分本是憑票入場的節目又換成線上播放,他們既要克服額外的工作量,尚未停下腳步自怨自艾,評論人怎能退場?一場線上表演沒為藝壇留下半點雪泥鴻爪,該是何等可惜!藝評為表演而生,我們實在不應拘泥於形式上。因此,線上表演活動絕對是值得評論的,大家應多寫才是。
線上表演的評論又應如何寫作?前輩徐詠璇跟我說藝評有三不寫:不寫人人可寫的文章、不寫沒意思的製作,不寫沒人看的文章,在評論線上表演仍然適用,這是動筆原則。既然有認真準備的線上表演,寫作評論自然不能為寫而寫、馬虎了事,當然要保持最基本的批判精神,比如說,線上播出的節目都有分很多種,作為評論者,如何選取真正值得評論的場次本身就值得深思。最近多有一些大作重新上載至網絡(如百老匯音樂劇巨匠 Andrew Lloyd Webber 的 Phantom of the Opera ),或是主辦方通過串流平台播放一些曾巡演的製作。閱畢幾篇為這類節目新近寫的評論,越發奇怪:有寫的必要嗎?它們以往可能已經有出彩的藝評,今天重新上載再寫一篇,徒然錦上添花而已,多半只當一篇藝壇報道文章來看,人人可寫,與雞肋何異。
藝評的精髓在於即時性質,換句話說,是以文字客觀分析表演者的臨場表現,及後再評論創作者的新猷、節目之於藝壇的出彩之處等,且只要言之成理,直指不足也是評者誠實之舉。因此,評線上表演,一定要挑能夠有即時性及帶出反思的製作,譬如以下形式:(一)全程現場直播;(二)直播形式的錄製片段,其中或有剪接混音;(三)半直播、半插播預先錄製的部分。最近千山《重回「零」觀眾舞台》一文,就是一例,評論「非常林奕華」製作的劇場錄像系列,從「網上播放錄像」此形式談起,再如常探討節目製作背景,表演者的發揮,選材是否恰當,以及製作的局限,如以往發表評論現場演出的文章一樣。
現在評論線上節目者其實還有第四不寫——避免虛實比較。我們必須明白線上節目有其限制。首先置身於現場的視覺及聽覺體驗是無可比擬的,將視覺藝術作品的色彩對比、舞蹈演員的身姿、管弦樂團的音量音色等經錄像呈現給觀眾,不免大打折扣。譬如港樂八月在線上直播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數碼轉化後的樂團的張弛、營造樂段間的聲量對比,跟真實完全是兩碼子的事,這是聲效上的限制;另外,欣賞現場節目的體驗又在於觀眾反應,一場節目有獨一無二的觀賞體驗,這是藝術帶給我們的樂趣,只有從現場表演中尋。假如了解到評論現場表演的幾項要點,就會知道實體表演與線上表演的不可比性,試想,如果看到一篇評論寫道:「以前在音樂廳聽『英雄』是如何如何,現在只覺大打折扣」,讀起來不會顯得是有識見——這種多餘的批判是吹毛求疵。
動筆之時,香港管弦樂團與香港中樂團已成功舉辦無觀眾的大型音樂會,透過線上轉播,城市當代舞蹈團首個數碼舞蹈季更將有全新製作以串流播放。隨著確診數量下跌,藝術活動慢慢復甦,惟假如有新一波疫情出現,相信九大藝團及本地各團體歷大半年的觀察及嘗試,會推出更多的線上表演活動。既然表演活動並未停竭,繼續以現代資訊科技的形式一一上演,觀眾要看,評論人也不應擱筆,更要為此篆刻時代記錄,否則,可憐可愛可敬的表演者們,為誰辛苦為誰甜?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