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藝文界發展新方向?——看完香港中樂團〈追月〉MV後有感
文︰董芷菁 | 上載日期︰2020年10月11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追月》MV截圖
演出單位︰香港中樂團 »
藝術類別︰音樂 »

2020肺炎疫症使社會陷入半停擺已經九個月有多了,在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下,劇場關閉,面授課程取消,藝文界的前門後門都被堵。長期的抗疫環境下,人們(也是觀眾)似乎已經習慣另一種生活模式;我們更依賴線上資訊及娛樂。雖然流動網絡流行了十多年,各行各業都在近年開啟了不同形式的網上平台;但對於藝術產業而言,藝術和線上的關係在疫情前並不是特別緊密,樂界重點發展現場表演,而線上平台大多用作類似記錄存檔的形式;例如把現場演出錄影後上載,質素稍為好的片段會有不同分鏡,如近鏡和廣角拍攝,但都是點到即止。但2020年出現了肺炎疫情,「變」實在是勢在必行。科技發展一日千萬里,流動網絡進入了5G新紀元,高速的網絡似乎和表演藝術越行越近。但萬事起頭難,如何「變」,怎樣「變」,大家都在探索中。直到近來看了香港中樂團推出的《追月》MV,對此話題有新的想法,希望能與各位讀者分享一下。

 

《追月》是繼《龍船》之後,香港中樂團所推出的第二首以中國節慶為題材的MV(music video)。上次的《龍船》於端午節推出,以電子音樂配合中國吹打樂。MV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是樂師所演奏的樂器上都裝上了LED燈,大鼓也圍了一圈LED燈。看來導演嘗試利用鏡頭、光影等視覺效果令中樂加上節慶題材的內容重新包裝。而這個吸睛的LED燈裝置,是不容置疑地成功了,深深地印在我腦海中。在《龍船》中,視覺的內容的確比音樂吸引,但新推出的《追月》,便恰到好處地取得平衡。

 

《追月》於日前推出,今次由彈撥樂師擔綱演出,同樣配合電子音樂。而值得一提是,《龍船》和《追月》同樣是由香港作曲家伍敬彬所寫,電子音樂部分亦由作曲家親自操刀。以下分別以聽覺和視覺兩部分和大家分享我看完《追月》的感想。

 

音樂以編鐘輕敲一下,餘音未落便緊接着琵琶的泛音,清脆利落之餘,還巧妙地在後期製作中把餘音延長,增加共鳴。隨後便由樂師們彈出伍先生改編自《彩雲追月》的旋律動機(motive),小段落完結後,加入了電子聲效把彈撥樂的餘音延長,以及在之後的多處亦是有類似處理。在此處請容我花點筆墨説明一下,電子音樂和嚴肅音樂合作是怎少在本地樂壇出現,有可能是本來兩種音樂的形式太過格格不入,而且各家的個性鮮明,在音色上也實在難以一拍即合。但在此處,電子音樂是作為輔助和補充作用,同時亦有自己的個性:它成為了彈撥樂器餘音的延長之餘,亦為段落、句子間和樂器交接的橋樑;電子音樂和彈撥樂器互相結合之餘,更為樂曲創造意境。到樂曲中段,一句《月光光》未完,便轉接到充滿節奏感的樂段,樂師以拍打琴身及按住掃弦弦線製造特別的音效,再轉接到另一樂段。全體彈撥樂器一起輪指,把音符填滿,配合和聲走向,轉調及充滿張力的樂曲處理,的確美不勝收,在這樣的和聲和音色下的確意境十足,心裡亦泛起暖意。回歸到主題動機後,樂曲後半段便是《彩雲追月》的改編,以泛音收尾,編鐘再次輕敲一下作結。全曲三分二十八秒,恰到好處,毫不累贅。

 

視覺佈局有心思

 

在視覺方面,樂師們圍成一個大圓形而坐,起初只有樂師的椅子發光,畫面偏暗,幾個鏡頭亦未能見到樂師的面容。到了1:11,在正中的月亮升起,露出一半,成為半月,相信這部分便是樂曲中《迎月》部分吧!此時,樂師的面容稍為清晰了。到了1:30左右,正中間的月亮和樂師的椅子再提升了亮度,畫面更光亮了。到了1:47,近鏡到月亮的表面,驚喜的是上面印有減字譜!翻閲樂團的面書頁同樣有人留言問這畫面的內容,樂團回覆是減字譜,而且是由此曲翻譯的減字譜,此舉我猜想是呼應彈撥樂主題,向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致敬。鏡頭一轉,月亮已升起,正中央更改為小橋流水的佈置,地面亦放置鏡面,營造小橋流水的水面倒影。畫面的剪接和時急時緩的音樂亦配合得十分好。不得不提,微距鏡頭拍攝亦是此MV好看之處,但我更欣賞畫面的佈局和心思。

 

寫到這裡,不禁概嘆《追月》的製作團隊之用心,我實在也翻看了不下十次,開頭五次純粹是很喜歡此曲,後來仔細看畫面時,發現畫面也有不少「彩蛋」,驅使我追看下去。而我認為此MV是疫情期間相當成功的音樂數碼化和科技化之例,原因如下:首先在音樂方面,如上文提及過,此作品中加上了電子音樂效果,和中樂完美融合,毫無突兀之感。另外,仔細留意下會發現彈撥樂的餘音在一些地方也會稍為比原來樂器演奏長。這些效果都是作曲家加上了電子音樂的混搭,再配合後期製作而成。在如此用心的後期製作下,母帶是經過科枝協助下混音而成,使《追月》這首作品出現了在現場演奏沒有的效果。

 

另外,純音樂為主的音樂短片的確是很難拍得好看,演奏家也正忙著演奏,在活動範圍有限的情況下,只能靠場景或輔助的人員協助畫面結構部分。這樣受條件限制的情況下,最難能可貴是導演仍能保留樂師演奏的畫面,保留著這份演奏音樂的氣息和精神。轉而以用心佈置場景及鏡頭走向,使畫面把音樂的意境完全呈現。當然,「針無兩頭利」,畫面直接説出了一個「官方」的故事,使觀眾缺少了音樂輔予自行想像的空間。但對此曲而言,這樣的形式的確令此類新作品「容易入口」,廣大觀眾更易接受,確實有利新音樂普及。

 

期待香港中樂團的節慶MV系列,亦恭喜樂團踏出成功的一步。最後致各位讀者,你絕對值得花三分二十八秒去欣賞這件藝術品,enjoy!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九十後,現為文化工作者及竹韻小集二胡樂師。拉琴之外,亦會偶爾動筆寫我心。編有《華樂大典‧高胡卷》及《聽賞中國音樂》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