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戲劇概述2017、2018
作者
馮程程張秉權鄧正健舒志義、潘惠森、陳瑋鑫陳國慧江藍梁妍羅妙妍、譚孔文、鄧樹榮、梁子麒、林鴻怡
編者
陳國慧朱琼愛、黃麒名(英文編輯)
類別
出版日期
2021年1月
ISBN
9789887431909
統籌
英文校對
Rose Hunter
 
 
簡介

序言

文:陳國慧(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在推出「香港戲劇概述2017、2018」的邀約計劃書時,我收到不少業界朋友表示對計劃好奇的訊息:邀約的時間點為何落後於概述要處理的時間框架、演出資料是否不需要收集、文章的數量要如何界定合適於年度的框架、論述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觀性是否能全面呈現該年業界的現象和狀況、相對客觀的演出資料卻未能有限度被記錄、這個基礎如何不利於後來的研究者等,以上種種的問題,在編輯團隊間固有討論,因為有些是在執行上需要處理和定義的,但更多時候我(只能)一直問介入去回溯、整理和建構這些記錄的自己,從撰寫計劃書、參與評審會議、思考概述的題目、邀約作者、編輯文稿等,這過程是當下的,也是過去的;如果有些事情,我們能夠在即使是如何不足的框架下,盡做,做盡,做到與否,或做到多少,是緣。而我確信,在這以外,是鼓動更多人去參與建構論述。

 

近年香港劇場在創作形式上有不少能與國際舞台趨勢發展接軌的嘗試,包括跨界別的探索、素人演出和參與式劇場,因此我分別邀請了創作者和劇評人撰文分享經驗與觀察。而香港戲劇近兩年在交流策略上的轉變,也讓更多海外觀眾了解這地方的故事,因此我安排不同資助規模的劇團透過對話記錄這方面的發展。至於一些持續發展多年的劇場面向,如展能劇場和口述歷史劇場,也在這兩年有美學發展上的突破,很值得記一筆;同時,一向發展蓬勃的兒童與青少年劇場,也是時候沉澱經驗,所以特別邀約研究員進行有關的資料和個案整理。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是培育劇場人才的重鎮,這兩年因為院長潘惠森教授的視野,會為未來劇場教育帶來變化,他的分享會是劇場教學歷史上的重要印記。至於新進劇團與近年本地創作的所面對的種種挑戰,概述也透過新進者的訪問和劇評人的梳理,透視出更完整的圖像。

 

是的,我們在「概述」的時間和資源框架下,難以如以往編製年鑑般,有系統地處理有關資料的部分;資料的收集我們會按研究需要和支持單位的提供去整理,並儲存在辦公室,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聯絡我們。感謝藝發局對本會多年來的信任,把編製年鑑,和這次編輯概述的重任交予我們,中、英文版本的概述文章以電子檔的方式出版,固然是讓更多的本地和海外讀者可以了解香港戲劇文化的發展,但我們同時亦見到海外交流的頻繁,有時的確需要一些出版物,讓我們更容易被看見,所以我們同時亦會印刷《香港戲劇概述2017、2018》的宣傳刊物供本地和海外讀者取閱。

 

年度概述2017、2018由藝發局的資助出版,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編輯,與香港戲劇協會合作。我們衷心感激每位作者的參與,同時亦要感謝協會董事、概述顧問與合作單位提供寶貴意見,編輯部各位同事的努力。概述需要業界朋友和讀者的寶貴意見,我們期望你們不吝指正批評。

 

專題文章:

沒有唯一的我——《親密 Claustrophobia》的跨界創作掠影

文:馮程程

 

香港展能劇場的新突破——論《路.一起走》

文:張秉權

 

邁向一種本土劇場的感性配置——二〇一七及二〇一八年香港沉浸式劇場發展概況

文:鄧正健

 

以戲劇推廣本土歷史——中英劇團的口述歷史劇

文:舒志義

 

我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香港演藝學院的戲劇學院定位

對談:張秉權、潘惠森

 

走上舞台演自己/說自己/做自己——二〇一七及二〇一八年度素人演出之不同面向

文:陳瑋鑫

 

以運動作為策略:淺談「新文本運動」與「新導演運動」

文:陳國慧

 

戲劇創作的多元發展——二〇一七及二〇一八年原創劇場與政治/社會議題

文:江藍

 

在自主與生存的天秤中搖擺——從七個年輕劇團對藝發局年度資助的看法談劇團的生存策略和價值觀念

文:梁妍

 

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劇場發展概況二〇一七及二〇一八——藝團個案訪談及未來展望

文:羅妙妍

 

國際舞台上的香港戲劇

討論:譚孔文、鄧樹榮、梁子麒、林鴻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