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看表演最好是在現場欣賞,但有時能夠足不出戶,特別是一些不知何時才有機會在現場觀看的節目,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最近筆者便在家中看了一套難有機會在現場欣賞的音樂劇,那就是《Hamilton》。
這次《Hamilton》是在迪士尼的線上串流平台「Disney+」上放映,原本計劃要到2021年十月才會上映,但由於疫情而提前在今年七月播放。這對於廣大的樂迷來說絕對是喜訊,要知道《Hamilton》自2015年首演後,便立刻成為當下最紅的音樂劇,票價高昂,但仍十分搶手,一票難求,而且現時受疫情影響,美國百老匯早前已宣佈最早要到明年才會重開,所以即使飛往美國亦難有機會在現場觀看《Hamilton》。
《Hamilton》何以能夠火紅起來?當中有多個原因,故事內容便是其一。它講述了美國開國元勳之一Alexander Hamilton的故事,Hamilton經歷過美國獨立戰爭,曾任華盛頓的左右手,戰後成為首任財政部部長,是第一屆美國內閣中的主要成員,推動新憲法的通過。此外他還是美國首位捲入性醜聞的政治人物,最後死於跟政敵的決鬥之中。故事中出現很多歷史人物,除華盛頓外,還有第三及第四任總統Thomas Jefferson和James Madison等,對美國人來說題材是格外「貼地」。
革新的效果
當然,這點只有對美國歷史有認識的觀眾才有共鳴,未能全然解釋作品火紅的原因。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音樂,《Hamilton》最大的賣點是絕大部分的音樂都是嘻哈音樂,這在整個音樂劇劇目中非常少見,構思新穎。以分析電影見稱的台灣Youtuber超粒方認為,嘻哈音樂本質是反權威,配合故事中爭取獨立的人物。但筆者不同意這種說法,因為故事後段角色們全變成權威人物,所以這說法是講不通。事實上,《Hamilton》的創作者Lin-Manuel Miranda曾在訪問中表示他選擇嘻哈音樂,是想用「revolutionary」的音樂去代表那些「revolutionary」的角色。筆者認為他所指的不是嘻哈音樂有革命色彩,而是這種類型的音樂放在音樂劇中有種革新的效果,因為在《Hamilton》之前,應該沒有如此大量使用嘻哈的音樂劇,令此劇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說到耳目一新,這種表現方式確實跟傳統音樂劇分別很大。早前筆者在網上看了Andrew Lloyd Webber在2010年首演的作品《Love Never Dies》,當中的音樂說好聽一點是有作曲家舊作的水準(部分歌確是「翻炒」的),說白一點就是「娘」。《Hamilton》的音樂節奏明快,令人聽得血脈沸騰。特別是Hamilton大部分的工作其實是寫作,是很靜態的,但是因為音樂所營造的氣氛,加上出色的舞台調度,令本質為靜態的事物亦變得充滿動感。事實上,有傳媒指出,若《Hamilton》是以傳統的音樂劇速度(pace)來演,可花上四至六小時,而非現時的兩個半小時。
嚴謹音樂結構
除了構思新穎外,《Hamilton》的音樂結構嚴謹,不同角色有各自的音樂/角色主題,這些主題代表角色的性格或思想,會不時在各處重現,重現的方式不一定是常見的重演(reprise),而是片段式出現,例如早段出現的〈My Shot〉,是年輕的Hamilton跟友人訴說自己的夢想,希望能把握機會來實現夢想,之後每逢有關把握機會的時刻,都會出現當中的字句,更巧妙是Hamilton最後跟Aaron Burr決鬥時,決定放棄射擊(shot),讓對方射死自己:他因「shot」而起,也因「shot」而亡,一語雙關。
Lin-Manuel Miranda還利用音樂區分角色類型,最明顯是King George III這個角色。Lin-Manuel Miranda表示那是他在渡蜜月時想到的角色,這個角色對講述故事來說可說是可有可無,但為作品生色不少,他是唯一喜劇角色,雖然只出現三次,每次都是唱相同的旋律,但已經讓人印象深刻,而且創作者刻意採用傳統的歌曲創作,而非嘻哈,將他作為英國人的身分,跟一眾美國人區分起來。另一個類似的處理是英王出場前的〈Farmer Refuted〉,那時Samuel Seabury發表挺英言論,他的音樂不但不是嘻哈,更用古鍵琴的聲音伴奏,反映其守舊的思想。在歌中,他一度升調,以圖主導跟Hamilton的辯論,而Hamilton的唱詞真的有句「不要轉調」來攻擊對方,是一記音樂玩笑。
據說作品的嘻哈音樂採用了不同年代的嘻哈風格,惟筆者不熟悉這方面的知識,有興趣的讀者可在網上找尋相關訊息。
令人驚喜的調度
《Hamilton》的音樂固然精彩,舞台調度同樣出色,很多處理都予人驚喜。例如當中有兩場國會辯論,在劇中竟是用「rap battle」的方式表現,這方法既切合辯論較勁的情景,同時配合到嘻哈文化,是非常精彩的構思。另一令人驚喜的調度是〈Satisfied〉(這也是一個經常重覆的主題),本來故事是講述Hamilton與Eliza新婚,Eliza的姐姐Angelica領眾祝福新人,忽然台上「倒帶」起來,Angelica回說起過去她是先認識及喜歡Hamilton的一位,但礙於地位,她自覺不可跟Hamilton在一起,於是把他介紹給妹妹認識,歌曲最後接回祝福當刻。這種在順序說故事中,忽然改為倒敘法,感覺新鮮。
有些調度是跟音樂有關的,譬如〈Aaron Burr, sir〉中,各人介紹自己時,並沒有樂器伴奏,而是演員透過拍打木桌來製造有節奏的聲效,來伴和唱者的說唱。Hamilton的兒子向父親表演時,是由母親以簡單的口技(beatbox)伴奏,寓意二人關係融洽而密切。
(超級)政治正確
美國是很講求政治正確的國家,好像最近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竟導致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要下架。從這個角度來看,《Hamilton》的成功跟它的政治正確相當有關係。
單是選角一環已經是政治正確,它大膽地起用大量黑人扮演一眾白人歷史人物,更不消提嘻哈本是強烈的黑人文化。此外,作品藉當中各移民角色(包括Hamilton)來讚頌和肯定移民對美國的貢獻,當中一句「移民能完成工作」,瞬即引來一些觀眾的歡呼,可見美國人對此是很受落的。
另一個政治正確的議題是女性平權,這點從Schuyler姐妹已有端倪,她們的形象是充滿自信和知性的,符合當下女性的形象。音樂劇結局更幾乎是在歌頌Eliza,那時Hamilton已死,Eliza則留下繼承Hamilton的精神,透過不同行動來訴說Hamilton的故事,並成立美國第一間孤兒院。這個處理跟《Love Never Dies》南轅北轍,《Love Never Dies》的結局像回到歌劇時代,女主角在最後(無謂地)死去,難怪《Love Never Dies》的風評不佳,而《Hamilton》則大受歡迎。
《Hamilton》有著別出心裁的音樂創作,充滿驚喜的舞台調度,更重要是當中所反映的多元,正好切合美國乃至世界民主國家的核心價值,令它能成為當下最受歡迎的音樂劇。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