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一年。2019年5月底在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觀賞「六四舞台」製作、莊梅岩編劇、李鎮洲導演的《5月35日》,演出的印象仍然歷歷在目。兩位主角阿大及小林是六四死難者家屬,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親自到廣場,悼念當年默默犧牲的兒子。該兩個主要角色已是一把年紀,但導演選用了兩位相對上較年輕的演員擔綱演出,再加上大批青年群眾演員於末段飾演亡靈於舞台上作出吶喊,令我覺得製作單位除了藉《5》劇讓觀眾可以一起「來個光明正大的紀念」(引自出版劇本,下同),更重要是將相關信念由年輕一輩承傳下去,期望終有一天,六四事件得以平反。
轉眼三十一年,六四事件讓人不敢忘記。但由於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原定本年再演的《5》劇沒法在劇院公演,其「庚子版」改為網上播映。屏幕上的演出結合了舞台元素和視像效果,編劇莊梅岩和導演陳曙曦令全球觀眾可以繼續面對歷史。
屏幕上的「庚子版」讓觀眾穿越第四幢牆,透過中間及左右角度的攝影機鏡頭,層層遞進地了解死難家屬三十年來的實況。劇本開初先表述兩位老者都已自覺時日不多,於是決心了斷多年來的唯一心願。第二至四場,藉著小林向其他年輕人的描述,觀眾得知其已逝兒子哲哲的真實形象;再往下來,阿大的弟弟阿平作為幹部階層,無論當年和現在都只是不斷壓制六四事件,其處事方式展示了腐敗官僚的醜陋形象。全劇的推進行動就是去廣場。不論其他角色如何評議,不管兩老的身體狀況如何轉壞,角色的意志都是堅守如一,行動目標讓全劇的主旨清晰明確。
莊梅岩在寫實情境之餘,往往能夠發揮幽默筆觸,令觀眾在感嘆以外輕抒憂懷。例如兩老在第一場爭執期間,小林說:「病無前後,達者為先。」第五場兩老在策劃闖入廣場,本來是緊張的心態,但阿大卻說會在廣場叫口號:「我愛小林!」悲喜交集,恍似人生。
陳曙曦執導的網上版,都是依照原劇本而行,除了第六場陌生人角色到來要脅阿大「被旅遊」時,阿大情急之下想找來阿平出頭,但陌生人卻說阿平亦自顧不暇:「被揭發協助國民以不法手段移民美國,已經被人扣押……」這句在原劇本出現的台詞刪掉了。其他方面,選角與影音配置,應是導演為【庚子版】賦予的獨特意義。
喬寶忠與區嘉雯飾演阿大及小林,在年齡和外形上都與角色更加接近,尤其在屏幕上的近鏡出現,可減少舞台化妝的尷尬情況。除此之外,二人掌握台詞的層次感亦令角色更加立體,例如第二場末段,小林向年青人講述哲哲的成長經歷,近乎獨白形式的長台詞娓娓道來,母親一字一句追憶兒子的生平及夢想,區嘉雯細緻和深刻的說白具穿透的感染效果。阿大是兩老之間的被動角色,喬寶忠在第四場反思自己當年沒有認真領取哲哲屍體,其內疚感亦表露無遺。另外兩位年輕演員郭小杰及黎濟銘分擔了原本由一人飾演的青年一及二、阿平和陌生人,在屏幕上亦形成較明顯的角色分野。
全劇由大提琴幽怨的琴音牽動節奏及區間分場,氣氛肅穆但稍為平淡,正如上述某些具幽默感的台詞,本應在劇院能令觀眾產生即場反應,現在於屏幕上難以同日而語。不過,屏幕的版本在視覺上能發揮另一種既虛具實的感覺。導演以首尾呼應的錄像效果,在開場時以香港反修例事件一直往上追溯至八九民運,多個社會場景令觀眾感受至深。《5》的劇末,沒有改動原劇本的舞台提示,導演讓小林穿越時空至另一場區,以詩意的唸白對未來作出「想像」,原劇本的亡靈轉化成戴上黃色頭盔和防毒面具的當下年輕人,將三十年來中港之間的情況互相關聯。
至此,我也在想像,明年相約日子可否在劇院再與《5月35日》直接相連……
照片拍攝:Kit Chan @ KC Creative
作者簡介:資深劇評人,IATC(HK)劇評人獎評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