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坦誠、信任」為世人心中來定義愛的量尺,相反地,這三個詞語隱含著不可欺瞞、不可背叛、永不變心之意。可惜的是,人是帶有感情的動物且皆為獨立個體,不僅飲食習慣會改變,穿著品味亦會改變,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又該如何維持那所謂的海誓山盟、天長地久?再者,在二十一世紀速食文化的快速發展,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情感在變與不變之間又是否存在著對與錯?本次「香港話劇團」透過改編澳洲劇本《Speaking in Tongues》,粵譯《叛侶》,利用四位演員飾演九個角色,呈現人彼此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藉由多角色的複雜性帶出情感間的微妙,進而重新定義當最親密的人成了最不信任的人時,該如何拾回或放下。
此劇導演清楚地將劇本分為兩個架構,上半場闡述兩對夫妻(Leon和Sonja以及Pete和Jane)在爭吵後,雙方伴侶各自在酒吧相遇,互相產生情愫並意外形成偷情的處境。有趣的是,導演在呈現雙方伴侶從酒吧回到家中後與另一半解釋去處時,將相同立場的角色重疊台詞,再利用左、右舞台以區別在同一段故事發生後,如何演化到不同的角色上。這樣的手法對筆者來說相當有趣且有效,倘若採用分鏡式的手法,先由一對夫妻爭執完,再讓另一對夫妻議論,對台下的觀眾來說,過於平鋪直敘,亦對故事的發展沒有太大的張力及連貫性。此外,當兩對夫妻在冷戰期,各自遇到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故事,隱約開始對偷情的道德觀產生不同的想法,筆者原以其所偶遇的故事只是一個「虛構」的橋段,純屬為了劇情加速夫妻間的不信任,或是合理化出軌的事實,但在最後告知倆夫妻的結果後,頓時理解那段「虛構」的故事,本意是為下半場做的鋪陳,以激起觀眾的好奇心及期待感,同時點出即使各自單身後,相互的關係也會如蝴蝶效應般,牽扯出更多不同面向的發展。這樣的效果從單純的婚姻關係,發展至多面向的人際關係,但卻不急著告訴觀眾,在背叛的婚姻中究竟是對還是錯,需要透過下半場的情節發展再做判斷。
下半場的劇情承接上半場偶遇的故事,有如接踵而來的波瀾般湧出,其中一條脈絡為:出軌的Leon在運動時不慎撞上Neil,Neil的前女友是Sarah,Valerie是Sarah的心理醫生,Nick則在公路上載過Valerie,Nick的鄰居則是Jane,而Jane是Leon偷情的對象。當劇情主軸從兩條主線,演變成數條時,很容易讓觀眾產生「跟不上」錯覺,加上每位演員皆有兩個或以上的角色需要扮演,更增加辨別度的問題。想必導演在這部分下足了功夫,其利用舞台的轉換、服裝的搭配以及演員聲線上變化,成功地與上半場的角色跳脫。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飾演Leon與Nick的陳嬌,從原本帥氣英挺、氣宇非凡的Leon,下半場瞬間轉化為行為畏畏縮縮、擔心怕事的Nick。正當Nick角色登場時,筆者當下辨識不出其與飾演Leon為同一位演員,經閱讀場刊後才驚覺為同一人,對於陳嬌的演技實在敬佩不已。雖然演員的演技不在話下,在下半場開場時,突然出現似乎與劇情「無關緊要」的角色,一時間無法與上半場的角色連接,以至於需要花時間去解釋劇情的鋪陳。如開場由Neil與前女友Sarah演出過往書信的過程,兜兜轉轉後,最後描述Neil在海灘上留下一雙皮靴,這時才與上半場Leon撞上的那位男士銜接上。即便最後角色關係成功串連,但在鋪陳的過程讓人有種是全新故事的錯覺,顯得上、下半場的連接度不夠流暢,相當可惜。
整體而言,此劇雖然沒有過多華麗的舞台佈景或道具,單靠演員的演技足以征服觀眾的心,不僅將每個角色刻畫入微,情感的詮釋更是層次分明。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感情對觀眾而言,最重要的是結局,但此部戲則故意留下一些想像空間去引發觀眾思考,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一樣的故事,你又會如何去面對?《叛侶》是一部會令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並深植在每個人心中,更是一齣值得讓人再次進場觀看的戲劇。
(原載於2020年4-5月《三角志》)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