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萬華之下的舞影
文︰凌志豪 | 上載日期︰2020年3月5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照片由澳門文化局提供
節目︰萬華舞影 »
主辦︰第十九屆澳門城市藝穗節
演出單位︰詩篇舞集 »
地點︰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旁
日期︰15/1/2020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舞蹈 »

本屆澳門城市藝穗節「詩篇舞集」特別邀請來自以科技著稱的韓國城市大白,集編舞與多媒體程式設計者於一身的Yonghwan Bang、Jeehyun Joung與澳門本地舞者合作,嘗試進行科技和舞蹈的對話,將多媒體以及數位元素加入舞蹈作品之中。作品利用了多種的技術,例如基本的數碼投影、動態捕捉和即時回放的技術。另外,還有利用機械裝置參與舞蹈。舞者的風格亦十分雜陳多樣,街舞中的鎖舞(Campbellocking)、放克舞蹈(Funk dance)、現代舞的元素和技巧均在作品中呈現出來。舞台上環設置了簡單的佈景道具,舞者亦在作品之中摻雜了大量的戲劇元素。只可惜這次的實驗成果並不理想,著重跨界的實驗和對話時忘卻了創作的基本核心——想像,令整個演出最終成為一場類型曖昧不明的俗套愛情音樂短片。

 

矯情故事下的空洞

 

整個舞蹈作品基本上在闡述一對男女之間離合的關係,各種在感情關係上的迷失、對對象期望的落差等等。整個作品在情感的表達之上過於直露,用直接的表意動作重現借酒消愁、一個人看電視、在人群中尋尋覓覓的場景,缺乏提煉和想像的空間,忘記了舞蹈本身可以創造的距離。與其在演區中搬出一張桌子和椅子,一個人坐在那抱頭苦惱表現愛情關係的煩惱,倒不如創作出這個人風格的舞蹈動作闡述兩人之間的關係和故事。但是舞者有時候甚至放棄形體來表現感情,而是以錄音的形式直接讀出角色的內心感受。儘管感情十分強烈已經用如此直接的方法表現出來,但是卻毫不深刻令人難以記住任何細節。對一段愛情關係的探索留於較為表面的層面,缺乏想像力,整個演出就像俗套的音樂短片一樣,大部分的動作都可以猜想出來。部分對白的用字更是矯情,大大損害了作品的水平。配樂方面,整個作品大量使用一些煽情的罐頭音樂,將整段關係的情緒平面化同時令人感到庸俗。

 

捨本逐末的科技應用

 

作品嘗試運用不同的科技元素為舞者的舞蹈增添魅力,但是兩者的配合並不理想,很多時候投影的內容跟舞蹈或者情節並沒有緊密的聯繫。投影在牆壁上的萬花筒圖案,未能強化二人感情關係之中的失落和溝通失效, 投影出來的其他城市景象無助表達其他意義。數位投影與舞者的動作二者彷彿陷入了一種競爭的狀態,爭奪著觀眾的注意力,令本來已經缺乏想像的舞蹈更為空洞疲弱。作品當中也運用了動態捕捉的技術,影子的方式迴放舞蹈動作,技術的介入並沒有為作品增加任何額外的意義和新意,對於科技的合作好像是一種為了添加銜頭而增加的元素,投放了資源在旁支,卻忘記了舞蹈創作的本業。數碼影像設計也是強差人意,強烈混雜的色彩與城市影像之間毫無溝通的空間,配合著煽情庸俗的罐頭音樂,彷如一個升級改良版的微軟媒體播放器的音樂視覺化系統。

 

儘管如此,整個作品之中仍有一些可取和可以進一步發展的部分。其中一段演出,並沒有使用真人作為舞者,演出者放出一個個在地上滾動的紅球,他們有規律地互動,彷彿在組成一個個方陣。這些機器紅球也彷彿成為了有機的生命體,向著舞者步步進逼,時而讓舞者跟隨。雖然之間追逐的動作並不複雜,尚未提煉成舞蹈的層次,但是嘗試了人類與機械合作的可能性,讓我們反思舞蹈的本質是否必須由人類執行?舞蹈所著重的是身體的流動,而這個身體可否存在於機器和數位空間之中?人的缺席,是否仍存在舞蹈的可能?當然這個作品並沒有很清晰的意識去探討這些問題,在陳套的愛情故事之外,創作人又可否再進一步反思舞蹈的本質?

 

澳門城市藝穗節裏失蹤的城市?

 

《萬華舞影》的演出選取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的戶外進行,但是整個演出跟這個場地完全沒有場域特定性(site-specficity)可言, 投影之中所拍攝的城市角落也跟這個場地毫無關連或構成互文性的對話。相對以往城市藝穗節的策展策略,城市這一個詞似乎在逐漸消失,演出與城市空間無法進行有機的對話,重新發掘或發展出豐富的文化地景。像回歸陳列館的戶外空間的非地方(non-place)無法透過演出建立出屬於自己的文化意涵放回到澳門的城市脈絡之中, 相反更像是官僚的行政安排,在缺乏場地的情況之下,選擇一塊無人佔用的空地進行演出,藝穗節的策劃剩下純粹的實際考慮,缺乏了應有的文化意識。


(原載於2020年3月5日《*CUP》)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及比較文學系,及後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考獲東南亞及亞太研究碩士。他亦是香港大學Cultural Leadership Youth Academy成員、香港文學評論學會會員、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曾任校園藝術大使、練習文化實驗室市場策劃總監,任內出版超過20本香港文學書籍。曾獲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藝術同行2014最佳表現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等。除文學創作外,閒餘涉獵藝術評論、翻譯、展覽策劃等工作,並在學術會議上發表研究。近年專注研究亞洲藝術史學史、東南亞國家在冷戰時期的跨國文化互動、全球華語語系文化。近年出版有《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19》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