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侶》——甚麼是愛,甚麼是承諾?
文︰蔡國強 | 上載日期︰2020年2月12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叛侶》(攝影:Wing Hei Photography)
節目︰叛侶 »
主辦︰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5/1/2020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是《叛侶》,還是伴侶?

 

「香港話劇團」於一月中旬上演舞台劇《叛侶》,原著是由澳洲籍的編劇家安德魯.博弗爾(Andrew Bovell)撰寫的。此劇原名《Speaking in Tongues》,曾獲澳洲作家協會AWGIE的最佳劇本獎。其中文版的劇本,則是由台灣著名編劇及導演黎煥雄先生造就。《叛侶》能在舞台上演出,香港話劇團的藝術總監陳敢權先生,更是居功至偉(粵語改編及導演)。原先的兩對伴侶,因少了對話,少了愛幕之情,頓成《叛侶》。此劇的劇名,改得極好。

 

是少了愛,還是激情?

 

愛,是要給予被愛的人恩惠,讓對方感受著喜悅和傾慕之情。兩對夫婦,婚姻生活過得久了,總是一方倚賴,一方依從,沒有讚美對方的優點,也沒有內心真情的表白,各自躍躍欲試、各自「偷食」,為的只是尋找新的感覺。

 

依從關係,也是恆久關係?

 

兩對夫婦,一對女的依賴男的、一對男的依賴女的,這應是恰當的配合,夫婦倆不會經常為瑣事吵架。但為了打破沉悶、為了有新的改變,正常恆久的關係,也會被改變。

 

能醫不自醫

 

一個女性的心理醫生,因年少時遭到性侵犯,對陌生的男人有著無限的戒懼,在深夜裡,因恐懼而走進黑暗,走上不歸路。

 

是留言,還是遺言?

 

太太在極度驚慌中給丈夫留言,但先生明明可以接聽電話,而刻意不接,讓太太陷入自身恐懼而成的危機當中,他想,最好是太太遭遇不測,自己能與所愛的人重聚。當願望實現了,常人有的自責和悔疚,也隨之纏擾了他,折磨他。

 

一隻高跟鞋,一場禍事

 

一個失業漢,從酒吧駕車回家,為了好心,為了幫人,而惹禍上身,無辜牽涉到女子跳車後失蹤的事件。一隻高跟鞋遺留在車上,為免惹人猜疑,為免向人解釋,也就把鞋扔到草坪上去,自己也因追逐驚慌的女乘客而弄得一身傷。

 

四個演員,演活了九個角色

 

這兩男兩女的組合,分別是:陳煦莉飾演Jane和Valerie;黃慧慈飾演Sonja和Sarah;申偉強飾演Pete/Neil/John;陳嬌飾演Leon和Nick。整體來說,四個演員都表現出色,把角色演釋得淋漓盡致。但當中的Valerie和John的表現和情感的處理,實是較難演釋,因此筆者也較欣賞陳煦莉和申偉強的演出。

 

服裝恰如其分,佈景簡單樸實

 

九個角色,即是有九個不同的身份,每人的穿著,也是配合角色的需要,王健偉和蘇善誼做得恰到好處。舞台中央的大轉盒和電話擺放的位置,不得不誇獎一下導演和佈景設計師的高明。

 

整體來說,《叛侶》一劇,節奏明快,張力十足,燈光和音樂也能切合劇情的需要。似乎女性觀眾特別喜歡這齣舞台劇。好的劇本,也要有好的導演和演員,把活生生的劇作精神,呈現在觀眾眼前。若是10分為舞台劇演出所得的滿分分數,筆者會給《叛侶》8.5分呢。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蔡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