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場就看到一個被白紗籠罩著的病房在台中間,被和暖的射燈照亮著,場景與劇名《病房》互相照應 。這齣劇訴說女主角自身和她與長期昏迷的前男友病人在這三十年的變遷。而這個住有植物男友的病房成為整齣戲唯一的場景,形成萬變中的不變。
除了場景之外,萬變中的不變還有片段式結構的敘事手法。為甚麼編劇運用片段式結構,而不採用一般「長劇少場」方式來敘述女主角三十年的人生呢?譬如說,若果運用一般的敘事手法,將這個故事分成兩幕:第一幕是第一年,內容是講述女主角對男友康復甦醒抱有希望;第二幕則是第三十年,講述女主角安然送走已經死去的前男友。觀眾只會看到單一、表面的改變:女主角年輕時熱愛男友,年長後發現前男友從來都是一個歸宿。而未能看到當中感情的變化和驅使這些變化的因由。
可想而知,編劇用的片段式結構能夠仔細描述女主角在每一年對男友甦醒的信念的增減、在每一階段對男友產生的感情的變化,以及她的大小經歷如何逐漸影響她和男友的關係等。片段式結構在這齣劇把一個大轉變,分解成一個個小變化,讓觀眾能咀嚼這些小變化,而不用一下子吞下一個大石頭。如把這三十年比喻說是一棵大樹,編劇為這棵樹拍下了很多張照片,細心記錄它的成長過程,觀察它的大小變化。與其只拍下一張開初它還是一顆種子和一張它長大成壯樹的照片作比較,編劇更記錄了它曾接近枯萎、再成長、再枯萎、再成長等高低起伏的過程。從而帶出了一個人在三十年內可以有很多的變化,若果你不將它分拆的話,並不會知道原來它在靜悄悄地改變。
另外,編劇用了日期來分隔每一幕來達到片段式的效果。其中亦在對白中加插了歷史事件的元素,包括是89年的「六四」、02年的「沙士」、08年的「金融海嘯」等等,令觀眾猜想這齣戲是否有政治或社會的思想。可是,劇本只是輕描帶過這些歷史事件,都是一句起兩句止,沒有怎樣深入講述那些事件,整齣戲都是圍繞著女主角的生命歷程和她在這病房與前男友的關係變化。即使編劇有帶出政治等思想的念頭,仍是徒勞無功,起不到作用。而且,這些歷史事件亦沒有幫助劇情上的發展,影響不到這間病房發生的事情。所以與其加入歷史事件元素在劇中,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去觀賞和深究劇中思想,倒不如把年月份轉為「第一年,一月」、「第二年,十二月」等等,來發揮片段式分隔的作用。
不過談到編劇的功力,能夠從一個男性筆中寫出一個兩小時的女性獨白劇,講述三十年的感受,實屬不易,是一個新晉編劇的大膽嘗試。特別是當文本能留下一些思想給觀眾帶回家默想,這就是文本的威力。看完此劇我最體會到的是「人生變幻無常,一切也是命中注定」的道理。一生人擁有太多的變數,我們不知道十年後或是三十年後我們會身處在何方,在做甚麼。故事中的女主角在第一年時從來不知道自己會離開男友;不知道自己會嫁給一位舊同學;不知道自己會因財政問題而與他離婚;更不知道自己會有回到前男友身邊的一日。世事總是兜兜轉轉,最終她還是回到最深愛的人的身邊,陪他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此思想留給我一個深刻的印象 。
在觀眾角度看,兩小時的獨白劇難以令人從頭到尾投入劇目,可見導演花了心思來豐富劇本,以精巧的投影和動畫令到這齣劇目更生動和引人觀看。加上利用脈搏線橫掃的投射和心跳加速的音效等的舞台形式亦配合主題,令觀眾投入故事。欣賞編劇和導演在《病房》所花的功夫並期待他們下一齣的作品。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