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號 舞台攝影的哲學與美學    文章類別
【活動探報】
本地舞台美學轉向之機遇
——記「甚麼是舞台」工作坊
文:陳一云

舞台美學(scenography)一般指舞台空間、佈景、燈光及服裝等表演視覺元素的整體構成,是劇場表演重要的一環。誠如漢斯.提斯.雷曼於《後戲劇劇場》裡點岀,舞台美學在當代劇場已發展成為獨立於戲劇文本的表演元素,與戲劇文本對話甚至超越文本,而非只限於傳統戲劇表演中文本視覺形象的再現。有劇場研究學者稱之為 scenographic turn,足見舞台美學於當代劇場的重要性。然而,在本地劇場的語景裡舞台美學一直缺席,這與劇場的制度和訓練不無關係:舞台美學的概念常見於歐洲尤其德語系劇場,而本地劇場因受英美劇場制度的影響,故多以佈景、燈光及服裝等個別設計專業為岀發點。即使是個別設計專業的討論和探索,也受制於本地劇場文本主導的表演美學而非常貧乏。
 
西九文化區由2017年起連續三年和非常林奕華合辦的「甚麼是舞台」工作坊,開宗明義討論舞台美學,正好為這一直在本地被忽視的劇場重要元素補上一筆。每年工作坊皆以一位歐洲著名的舞台美學設計師及其作品作焦點研究,三年的焦點設計師順序為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設計總監恩.瓦斯維費爾德(Jan Versweyveld) 、德國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舞台設計總監楊・帕佩爾巴姆 (Jan Pappelbaum)及德國舞台設計師安娜・維亞布洛(Anna Viebrock)。筆者全程參與第一年及第三年的工作坊,而第二年則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藝術家工作坊部分,參與觀察所得,第三年工作坊發展得最成熟,故以下集中討論第三年的所見所思。
 
 
工作坊分成兩大部分,前半部分為期三至四星期,放映十多齣由該年度設計師設計的劇場演出錄像,每次放映輔以由林奕華主持和帶領、長約一至數小時不等的討論環節。工作坊後半部為該名設計師來港進行連續四個半天的藝術家工作坊,除了藝術家分享作品及創作經驗的環節,也有參加者在大會編排下就特定作品或議題發表的小組報告,以及互動問答。前半的放映暨討論部分有約四、五十人參加,當中約廿多位參加者會被取錄,其中本地劇場設計師佔整體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其他參加者橫跨不同界別以至地域,計有劇場導演、編劇、演員、藝術行政、電影美術指導、視覺藝術家、社會工作者等,也有一定數目是劇場觀眾。本地參加者佔整體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其他則來自內地。
 
從工作坊的形式及參加者的構成,已見此工作坊系列除了深入研習舞台美學之外,也有打開跨文化與界別之對話之構想。誠然工作坊成功鼓勵不同界別的交流,也產生了有趣並難能可貴的對話,但也突顯了跨界當中不同層次的差異,包括對劇場及舞台美學的認知程度,德語荷語劇場和本地劇場在背後發展、體制及理念上的種種不同,對歐洲文化歷史脈絡的了解,以至對不同表演藝術類型如歌劇及音樂劇場類型的認識。主辦單位嘗試藉著不同的手法去拉近各參加者之間、舞台美學和其他界別之間,以及德國/荷蘭和本地及內地之間的距離,例如借用不同文化材料、電視及電影等作參考點去加深對作品中舞台美學的認識及引發討論,提供相關國家的文化歷史背景資料作參考,甚至邀請音樂、建築及德國代歷史等方面的專家作分享,形式和內容應有盡有,時間也比一般工作坊要長,盡見主辦單位之心思。然而,始終差異是由於本地長期缺乏相對應的文化及劇場的養份和討論而成,故此即使討論有多長,對話有多有趣,倒頭來都只是工作坊各持份者從個別自身經驗及專長岀發對舞台美學的片面聯想,而非真正進入德語荷語劇場舞台美學的世界去深入探索。
 
第三年工作坊尤其突顯這落差,是年的焦點設計師維亞布洛的舞台美學及導演作品以歌劇及音樂劇場為主,帶有常見於德語劇場的强烈批判性,其設計及導演作品反思劇院空間既有的權力關係;重新發掘舞台美學作為獨立於文本的表演元素,具備後戲劇劇場的特質;批判傳統劇場及文化歷史中女性的呈現,並反思女性在劇場、藝術及文化社會歷史中的空間。她分享了如何從戲劇構作角度去分析主題並創作舞台空間,並强調其設計是可被客觀分析的氛圍(atmosphere),而非主觀的情感(emotion),作品可以在理性知識層面上吸引觀眾,而非單單流於情感層面。其作品的氛圍,來自於精準的設計概念,利用源自現實看似平庸的視覺材料,藉混雜、比例扭曲、物料選材、以至混合上演的劇院本身的建築空間、質地和物料等等手段,建構出抽象和超現實之舞台空間。這源自現實卻又打破現實的美學,接近於雷曼在討論政治和後戲劇劇場一文中所提出的「美學呈現領域的中斷及休止」(interruption and caesura of the sphere of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概念,而維亞布洛本人亦在工作坊中提及和著名導演 Christoph Marthaler長期合作下創作的表演亦可納入後戲劇劇場的框架,足見要深入研究維亞布洛的作品,能以戲劇研究理論輔助的話定能事半功倍。然而,工作坊討論的焦點往往著墨於對其作品的主觀情感及感覺,卻缺少探討其創作的反思及批判性,以及從戲劇研究的角度分析其舞台美學及導演作品的構作及特質,最終令工作坊大多時間流於各自對作品的感受的表述。
 
在本地普遍對舞台美學及各種舞台設計專業忽視並欠缺討論探究的大環境下,一個以舞台美學為焦點的工作坊如何和本地的劇界互動,令此表演元素於本地得到更多關注以至研究探索,亦是值得注意的一環。雖然只舉行了短短三年,參加者人數有限,但個人留意到置身其中的跨界別參加者都對舞台美學產生興趣及關注,這是令人欣慰的起點。可惜的是,難得大師訪港,但全程參與工作坊的設計師不多,真正在舞台美學創作上的交流及切磋也有限,而工作坊及相關的舞台美學作品在設計界別以至學院當中也沒產生多大迴響或引發討論,莫說是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在本地先天條件不足之下,「甚麼是舞台」工作坊系列引起對舞台美學的關注與跨界別及地域的分享,已屬難能可貴。然而,對劇場及舞台美學的追求就止步於此?假如工作坊往後延續的話,該如何更善用工作坊及大師來港交流的機遇?延續跨界的感受分享去嘗試引發討論?集中培養新一代的設計師?藉不同於本地的創作模式去啟發劇場工作者?教育新一代的觀眾?重新思考本地的劇場制度及劇場教育?繼續以上全部蜻蜓點水式大包圍?還是集中部分深化發展?甚或是將目光暫時離開國際大師的光環,而是更根本地先從建立好本地劇界對戲劇藝術的研究做起?我們該如何透過此時機重新想像本地的劇場及舞台美學?
 
【參考書目】
 
McKinney, Joslin, and Scott Palmer. Scenography Expanded: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Design. Bloomsbury Methuen Drama, 2018.
 
Lehmann, Hans-Thies, and Karen Jürs-Munby. Postdramatic Theatre. London : Routledge, 2006.
 
Lehmann, Hans-Thies. “A Future for Tragedy? Remarks on the Political and the Postdramatic.” Postdramatic Theatre and the Political: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New York, 2013.
 
照片提供: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作者簡介:陳一云,從事燈光藝術及劇場創作,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碩士課程,主修燈光。主力研究探索後戲劇劇場的光影空間,最近獲邀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為慶祝《後戲劇劇場》岀版二十週年所舉行的 Postdramatic Theatre Worldwide 研討會中發表簡報。近期代表作有燈光環境劇場《病理誌》及燈光裝置 Memento Mori: Sonata for L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