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次協助工作坊學員挑選欲陳列作品的講師黃建亮1先表明,自己來此是做橋樑、中介,並針對學員攜帶來沖洗出的相片進行提問——例如:是否常看劇場?清楚知道自己在拍攝的目的為何?所思所感與拍攝結果是否有差距?在一整天密集討論的過程當中,分別針對《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一百日行走》、《層中隙》三組學員的作品進行揀選,某種程度是為了展覽陳列不得不的手段,但同時也藉著彼此之間來回討論。黃建亮先精簡地從挑選的原則、照片分類的方式下手,並從一個影像美學觀察者的角度提供具體的建議。
在許斌「之間」攝影展展覽期間,工作坊於10/27在海馬迴光畫館二樓空間進行影像討論。(照片提供:海馬迴光畫館)
你就是你自己的作品:攝影即是扮演自我
同為今天工作坊講師的許斌不斷提醒:「幕後照」相對於「劇照」,有著更深層的意義,「好看」跟「好」還是有所區別,那學員要如何從「好看」進入到「好」的狀態?
根據許斌的認知,在現實條件的限制下,若你去拍攝開放總彩排的場次,該場的拍攝結果便屬於「劇照」,特別是本屆台南藝術節三齣作品皆為「環境劇場」,跟隨著穿梭變換場景、不斷移動的演員群,又要讓攝影師的存在感降到最低(為了不干擾排練、特別是拍攝「幕後照」),必定有位置選取的難度,而如何讓自己的敏銳度提高,移動中妥善「卡位」、尋覓各種浮現的「影像瞬間」並攫住它們,成為一道關鍵課題。
攝影的基本面:讓人知悉你在拍甚麼!
隨著工作坊的進行,不斷有激盪的火花,因著黃建亮嘗試扮演學員們和許斌的「翻譯橋樑」,並一直提醒大家別深陷「我一次就要拍攝到好畫面」的迷思,特別在移動與行進中,節奏不好掌握。以劇場的演出生態而言,特別針對特定、專門的「小劇場」,往往是雙向型不斷地拋接訊息——換言之,作為觀眾很可能需要有高密度的判斷、回應能力,或者長期熟悉這樣的生態的人較能夠「理解」,進而透過照片來「詮釋」。
當然也能夠以較素樸的眼光來看待影像,只是影像最終給出的畫面,蘊含著拍攝者/創作者的攝影意識,若沒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拍攝者/創作者「特定想說的話」,在這之間便容易讓傳遞的語境喪失,也可能讓展覽當中閱讀的觀眾與攝影者產生失真的距離,僅剩下純粹的美感,而較難表達出立體的訊息。
講師黃建亮與每位學員細心討論這次排練所拍攝的許多照片。(照片提供:海馬迴光畫館)
準備|演出
可能許斌定義的「劇照」和演出團隊定義有些微不同,這裡有獨屬於攝影家的堅持與長年的美學判斷,例如:引領學員們思考「舞台下」即為「劇照」概念以外發生的事都要注意觀察、留心;相較於「舞台上」的繽紛絢麗,此次舞台攝影工作坊(9.22至10.28)的過程讓大家經歷「3+1」的刻苦磨練(三場排練、一場總彩),要怎麼樣在混亂的、摸不著頭緒的「舞台下」按下快門?甚至於在戶外環境排練當中,充滿著變數、且各式各樣訊息湧現而來,攝影者需要把觀眾也當「演員群的一部分」去捕捉?或者要濾掉背景多餘的雜亂無章的細節?
也因為如此,學員在工作坊當中儘管初步嘗試拍劇團的團隊幕後工作,有拍攝出較好的畫面但不想拿出來,因為擔心那不屬於「幕後」——按照學員對許斌在指導層次的理解(儘管後來在此次工作坊有討論是否學員誤讀、過度詮釋許斌給出的「拍攝前提」),而自己先行篩選掉不符合工作坊宗旨的照片。特別像《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也面臨到劇團成員、技術團隊都已經進場才能讓攝影工作坊學員進去拍攝,因此在拍攝排演期間便有拍到導演與劇組已經是後期溝通的樣貌、且較難真實地掌握到澳門「足跡Step Out」劇團「幕後工作」的多元、工作中如藤蔓般生長的「進行式」。
而理想狀態是進場前就要進去拍攝,但真正的「理想狀態」其實也往往充滿變因,在這個案例的討論便聚焦在劇組「進場之後」僅剩燈光、技術排練、導演對演員細部動作微調修正,而拍攝者掌握到這些要素如何用眼睛/鏡頭去框出照片?更困難的是,除去這些微小的工作環節,足跡Step Out劇團在作品裡讓演員帶領觀戲者橫跨不同場域、拋擲出博物館、時間性、文明遺棄等命題,以及劇中有掃地工的出現更讓臨場的學員感受角色混淆——誰是演出者?誰是工作人員(crew)?
《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排練拍攝於吳園,圖為其中一位飾演清潔人員的演員。(照片提供:海馬迴光畫館)
黃建亮則認為,作為攝影者到了一個現場感受到很多事情發生,不知道劇情,只因好奇或有趣而拼命拍,會是很致命的事。也因而不斷對學員追問:「拍完以後你覺得他們到底在做甚麼?」確實,站在黃建亮的角度而言,著重強調「沒有感覺沒辦法拍照」,但這仰賴平素攝影人積累的訓練觀察;同時,許斌分享攝影師的準備,前置作業的功課要很全面,涵括長期看戲、找尋文本閱讀、自我修煉的文學與哲學素養等等,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後話了!
緊繃的片刻、刺點的作用力
經由階段性的討論、挑選,黃建亮依照他的揀選原則與學員來來往往,探討各種拍攝意識、念頭與感受、目的性,同樣針對暫且以主題與內容分「群組」的照片物件,進行分別拍攝三齣作品(《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一百日行走》、《層中隙》)的學員做總評。但如同前面所說,此次工作坊經歷的困難重重,加上鎮日的討論讓眾學員踟躕不前,饒是如此,許斌依舊在勉勵眾人的打氣聲開始帶動大家。
以《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一百日行走》而言,學員石昱昀較具實驗精神,但怕影響舞者群安全空間,而逐漸拉遠自己拍攝的距離,加上採用不同媒材創新,使得作品在以「組件」揀選上略顯困難。黃建亮則建議,拍攝的內容顯得凌亂也非壞事,但思慮的交錯仍要花時間沉澱,倘若以「展覽」呈現的方式思考,還是需要有明確的觀點,否則大量不同型態、性質的照片,在編輯上會過度耗費。而另外一位拍攝學員林德倫則使用長鏡頭在外圍繞行、奔走,移動範圍廣且耗損體力,很用力在拍攝,晃動的影像、慢速快門雙重曝光手法也讓老師覺得他應有不同的觀看與思考,較為可貴是跟隨排練、演出整天長時間的拍,亦巧妙捕捉到觀眾與舞者互動,讓觀者也成為影像中的參與者,較具體呈顯「臺南公園」這樣環境,後續也採納較為乾淨、富對話關係與流動感、未必要完全紀實,可以加上個人觀點的創造性照片作為成果呈現。
每個學員最終一個人還是要為精煉出五到十張影像而掙扎一番。如同討論過程所言,要在《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中找到純粹「幕後」的觀察很難,因為演出團隊很早就開始走技術彩排。在此限制之下,喜歡街拍的學員曾生元注意環境空間多於戲劇本身,在空間畫面的處理有自己一套;冷靜的學員吳蓓茹的技術較為成熟,個人框取鏡位的角度也獨特,但拍攝上較像「劇照」;林子淇的照片洗出來較黑,看戲的觀點較不明確,不過也在環境上有所著墨;而張銘洋在技術上有需要克服的關卡,例如晃動與未對焦等等,但擅長觀察、抓取的角度有特色,也運用空間裡的物件幫助自己說故事,透過一個洞的傾斜穿越,或透過某個現場道具去看一個演員的表演動作,讓演員的身體在某個景框被切割或者給出特定視角,手法很特殊。
《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一百日行走》排練拍攝於臺南公園,學員林德倫、石昱昀與許斌。(照片提供:海馬迴光畫館)
享受樂在其中、拍攝的激爽
其實許斌不斷強調要拍甚麼皆無不可,這一路都是試煉的過程,就看你自己要甚麼,只是他念茲在茲的仍然是「幕後」的汗水與辛勞,針對學員作品給的意見也提醒,在環境劇場那樣的場域,很多時候「背景」會把演員身體給消溶掉,例如較暗的晚上、凌亂紛雜的戶外空間等等。拍攝者如何揣摩劇場導演作品的思考邏輯、在環境移動上有困難如何取得適切「位置」、更甚之,很難靜下來觀察消化,要不停歇地跑往下一處跟拍等等……透過跑新聞的經驗分享,許斌在過去有能力得以快速進入某個事件的時空環境,但這需要大量時間磨練。
在這樣的語境順著談,今天要在流動性高的環境劇場抓到某個時機——有「戲」的時刻,就濃縮在某個時間點,不僅僅是「劇照」,「幕後」也有許多關鍵,譬如各司其職的劇團眾人在繁重的排演訓練、例如舞監在煩惱甚麼?主創者跟技術人員精彩的微妙溝通,攝影者若不是長期浸淫在劇場生態,大概很難一下子全盤理解。
「不要怕自己拍壞」是黃建亮一直談的,像許斌經歷過一次次的排練,知道下一次要從哪個位置去拍攝,長期積累思想與閱讀功力,早已知曉用甚麼形式存取記憶、如何轉化出頗具個人特點的「鏡頭語言」是未來可以繼續花工夫達到的!在彼此的激盪火花當中,許斌笑著說雖然好的攝影絕對不是看到有趣、或很美的場景就拼命按快門,也一直要求大家要去思索、沉澱,但拍攝的過程要享受、要開心爽快,才能有源源不絕持續追索的動力。
幕前|幕後、目前|之後
工作坊的尾聲停留在《層中隙》此齣行為表演的討論,原先設想要去捕捉四位還在發展中的藝術家,許斌發現儘管希望表演者能以「排練的過程」自在的發展還在孕育的「想法」,但意識到鏡頭的存在,加上看到拍攝者「在場」,還是急於給出自己想創作的某種「完整呈現」。這讓許斌覺得雖有很好的畫面感,但沒辦法看到實際而自然一點一滴慢慢長成的「幕後」樣態。三位學員謝典恆、吳庭誼、郭坤育在急促的時間各自有對同一個作品的不同關照,也在很短的快門瞬間,留下往往演後即逝的「行為作品」。如何抓到演出的重點?場景自身的歷史脈絡、關聯、象徵性質強烈的物件符號和舞者身體的呼應,是這個環境劇場和「行為藝術表演」中更抽象的層次。
《層中隙》排練拍攝於台南東菜市場,學員謝典恆、吳庭誼、郭坤育與許斌。(照片提供:海馬迴光畫館)
也因為如此,學員在觀看的同時,心裡想到的「構圖方式」和所拍攝出來的,在此次較為急促的情況下,往往正在思考演員在幹嘛時,演員的動作表現就已經迅速結束——發生到結束才一剎那。許斌建議拍攝這組的學員要帶進更多空間、背景相關的構圖,協助攝影者「說話」,例如台南大遠百、清水寺的環節,演員馬維元和張婷詠的「身體」在這個空間想談些甚麼?《層中隙》在城市的幾個層次與縫隙內逡巡,或者從某個隙縫去看哪某些事物,同時,藝術家(表演者)所據的位置又在尋找甚麼?
「抵達拍攝現場要先注意整體環境的樣貌、有哪些符號充斥其中」是這次工作坊許斌的溫暖提醒,看到華麗的演出興奮難免,但思考公共空間的歷史樣貌是如何層層疊疊地演變?是演出者為了批判去附加象徵符號(道具)?抑或台南老城的廟宇、圍繞老舊物件與壁畫的線條影響了演出者如何選取相關的舞台背景?或許,透過不同的拍攝面向、角度、背景找到不同的說話方式,加之每個學員培養出相異的臨場反應,方能展現出最直接的影像魅力吧!
照片提供:海馬迴光畫館
作者簡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學習者、劇場觀眾、文學讀者、不安於世、重度資訊焦慮症患者以及流浪動物,目前伏在閒置已久的影子讀書會剪裁資料。
1 黃建亮為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影像組總監。亮相館影像文化影像總監。黃建亮1962年生於台灣台北市,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攝影美術碩士,南伊利諾大學攝影與電影學士。致力影像創作與影像教育逾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