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原是一首辛歌》透過懷舊汲取前人的優點與教訓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19年11月1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中英劇團
地點︰葵靑劇院演藝廳
日期︰19/10/201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司徒偉健編劇、張可堅導演的《人生原是一首辛歌》,是已故上海著名作曲家陳歌辛的人物傳記劇。在演奏動聽的八人爵士大樂隊與極具昔日上海歌廳風情的華麗燈光配合下(陳歌辛的兒子陳鋼與樂隊指揮江逸天任音樂總監,陳焯華設計燈光),演周璇的陳琳欣與演姚莉、白光的陸嘉琪分别唱出《花樣的年華》、《玫瑰玫瑰我愛你》等陳歌辛所作的名曲,縱使唱功、韻味不及原唱者,然而仍能令觀眾過足懷舊癮。

 

劇本寫陳歌辛有才華、文質彬彬和重情念舊,當中作高質素歌曲的速度超快、移居到香港後仍堅持回流上海、文革時見收藏的歌譜被燒便憶念唱過這些歌的歌手、文革時被逐到遠方仍擔憂兩個兒子……都是能使觀眾對這主角有好感的劇情,問題是飾演陳歌辛的陳智燊未能以悅目、具感染力的演技配合劇情吸引觀眾。導演似是看中陳智燊的樣子有些少像陳歌辛並跟歌辛同樣具文質彬彬的氣質,便選此電視藝員成為《人》劇的主角,可惜無論是不顧一切的堅持,還是腦海浮現難捨難離的憶念片段,甚至是陳歌辛被捕時的徬徨無助,都見陳智燊只能把角色那些複雜思緒狀態中的表層「演」了出來,思緒狀態內更多、更深的層次沒跟演員的內心世界融成一體,以構成足以觸動觀眾心靈的情真情深、感同身受的力量。幸好劇末陳歌辛於窮鄉僻壤承受著身心折磨與擔憂兩個兒子時,終於見到陳智燊有從心底自然流露出來的痛苦、抗逆意志及父愛,奈何那片展現「窮鄉僻壤」卻形神不似的佈景和縮於偌大舞台後方的演區,令陳智燊未能將各種身心狀態中的情感、精神力量有力地發放到觀眾席,觀眾看時便不會為那些顯得軟弱無力的痛苦、意志及父愛而激動或感動得流淚。

 

飾演陳歌辛妻子金嬌麗的白清瑩由臉容到舉手投足,都從心底散發著一份真實的自信與強悍,無論是婚前已替歌辛抄歌譜,還是力斥國民黨中人拘捕其丈夫的荒謬,觀眾皆會對她為這男人付出一切而深受感動。更值得欣賞是付出中所體現的積極主動、敢作敢為和很高的辦事能力,正是以身作則地實踐了「新女性要獨立,不要受約束」(見劇首的台詞)這爭取和維護女權的信念,可見她有能力在女性地位低微的時代,引領其他女人擺脫父權束縛。配角中最搶眼是袁浩楊飾演的電影導演吳祖光,袁本人個子不高兼樣貌不算俊俏或獨特,但袁架上墨鏡兼穿上服裝設計師黃志強所選的型格服裝,以及袁將說話聲線、語氣、節奏及不少身體語言作了調整後,一個有才華得難掩氣勢的電影導演便活靈活現地出現。觀眾感到演技上的調整效果毫不生硬,是基於袁浩楊早已深信自己正是吳祖光本人兼將原有的袁浩楊個人特質盡量抹掉,令吳祖光的個人魅力變成吸引觀眾注目、留下深刻印象的光芒。  

 

編劇用陳歌辛及身邊的角色緊扣從日本侵華到文革的多件歷史大事。這好看在劇本能一針見血地寫出歷史事件對一個人有著怎樣的影響,加上那些影響易令人聯想到現今香港的境況。例如陳歌辛跟友人齊透過作曲、搞音樂劇和音樂會去振奮抗日士氣,就不禁令人想到現今黃絲們也透過唱原唱歌《願榮光歸香港》及各種藝術活動去振奮抗爭士氣;陳歌辛於文革時遭批鬥,現今在大陸發展的娛樂圈藝人也要被迫做「愛國護旗手」,不做者或去黃絲遊行集會者就會遭封殺演藝事業。要讚的是,編劇深刻寫出文革前陳歌辛一直力撐中共發動的各項政治運動,包括親派傳單呼籲市民捐出家中金屬物品以助「抗美援朝」,偏偏中共把「陳歌辛」當作是物件般利用完便棄掉。這種自私、胡作非為及迫人犧牲的當權者心態於現今大陸、香港政治和社會環境中並非鮮見,證明現今的人沒有汲取前人的教訓。

 

從《人》劇可感受到導演對舊事舊物及美好的事物是有一份珍重,希望這些事物能保存並承傳。例如舞台上出現了一輛真實的人力(黃包)車供車伕去拉與乘客去坐,筆者看的一場演出有香港電台作現場錄影,便將這種似已絕跡的交通工具、民間現象紀錄下來,讓更多人(包括將來的人)可知曉。陳歌辛將音樂天分遺傳給兒子陳鋼,飾演陳鋼的年輕鋼琴家陳雋騫則現場演奏陳鋼編曲的名曲《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音樂技藝與名曲的承傳,能使後世人在新舊智慧和文化的兼容下,可開拓藝術與生活的視野。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