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也要浮華世界的襯托
文︰夏如芸 | 上載日期︰2019年5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巴哈研究 »
主辦︰法國五月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3/5/201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神聖,特別是對基督教來說,是至高、純粹及聖潔,甚至使人得潔淨之感。由於巴哈在音樂的創作路途上都是以教會音樂為主,緃使當中有很多密麻麻的十六分音符,很多時也有一種純淨的神聖感覺。但看了Benjamin Millepied 的《巴哈研究︰墜、流、融》,不得不說這場當代舞蹈完全改變我對巴哈的看法,令我覺得巴哈音樂中的神聖其實源自他對人性有深刻了解,才能在音樂中用不同方式去突顯神聖的可貴。Benjamin Millepied 作為一位不斷追求完美的編舞家,不單沒有滿足於電影《黑天鵝》帶來的成就感,而是不斷在藝術上追求創新。光是這個《巴哈研究》之前已演出過Part 1及Part 2,並從中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動,如抽起現場小提琴演奏等,才有今天的版本。而今次《巴哈研究︰墜、流、融》把巴哈作品當中的複雜性及深度以自由的舞姿、戲劇感強的燈光設計及獨特的服裝呈現在舞台,實在不得不佩服編舞及舞者均對當中的音樂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把音樂中的神性及人性之間的衝突優雅地呈現在舞台上。

 

繁花世界之中,為求生存,誰不是獨善其身?台上九張椅子圍成一個圓圈,九位舞者依據樂句的發展在圈內交錯旋轉,像一個萬花筒一樣在台上不斷變化萬千。但是樂曲的内容卻是為耶穌受難而悲鳴,這刻的繁花似錦更顯得諷刺,更似是原始部落祭天前的舞蹈,也不禁令人想起《春之祭》的故事:一個遠古的異教祭典上,一位貞潔的少女被選中,她將會跳起舞來,直到她斷氣為止。千百年來,人類的過錯與豐盛總是押在最純潔的生命上,免得自己的罪孽被上天清算,並再求潔淨己身,然後再繼續那繁華盛世。這個用完即棄背後的概念和舞者在圈內構成的美麗畫面形成強烈對比,更顯得音樂中耶穌的犧牲比推他去祭祀的人類更聖潔。

 

接下來的第二小提琴組曲,舞台的椅子由圓形變成左兩行。一邊三張,一邊六張。此刻舞者的獨舞則依據他對音樂的理解在廣闊的空間旋轉、跳躍和伸延,好像在擁抱正在向上蒼禱告的樂句一樣。有時巴哈的主旋律是藏於密不透風的十六分音符之中,舞者此時雙手依據主旋律流動,更似暢遊在音符之間。巴哈在這首樂曲運用其作曲天分把不同的樂句及和弦相互交錯。特別是夏康舞曲那一段,巴哈把小提琴的音域及可能性再推更遠,就像布拉姆斯所説:「(他)把全世界最深刻的思考及最強烈的感受放在這小小的樂器之上。」簡單一個小提琴呈現的複雜世界,但舞者仍仔細以舞姿抱擁這些樂句,就似慈悲的神明於紛擾的世界中細聽世人禱告一樣。

 

Benjamin Millepied 在樂曲安排最巧妙的地方是加了David Lang的樂曲,跟巴哈的音樂作一個對比。這兒David Lang 的音樂全是由泛音組成,不論演奏技術或音色上也全都是「無添加」。這種純靜跟先前的巴哈充滿對位法和複音音樂對比起來,也明顯簡單太多。這更突顯巴哈音樂本身的複雜性,而非那種簡單而又神聖的音樂。而四段樂曲分別為〈歡欣〉、〈榮耀〉、〈悲痛〉及〈我們的共同命運〉,而這四個主題也正是基督教在經歴上帝時經常有的內容,或者我們凡夫俗子在這花花世界常遇到的情緒及問題。現在如此分拆開來,更顯得巴哈在構想他的音樂時似在書寫一部小說,把所有元素仔細地鋪排成一個令人歌頌的故事。台上的舞蹈員更是由一變二,二變四,以身體展示這四個主題複雜的變化。雖然David Lang 的音樂簡單,但內容始終不易掌握,以致有些舞者反而跟音樂形成衝突。但這種衝突又似人在感受上帝所帶來的難題或感受時,也不是立刻全然接受。而到〈我們的共同命運〉,燈光染紅整個舞台,低沉歌聲四起。舞者穿上特別的黑白四瓣長裙,但在紅光之下也變成紅黑色,再加上其迴旋的舞步及燈光下的黑影,更有一種群魔亂舞的感覺。而Benjamin Millepied 更以這段樂曲為接下來的《C小調帕薩卡利亞舞曲(管風琴)》(Passacaglia in C minor for Organ)作一個鋪陳。

 

誰說巴哈的音樂沒有黒暗,此刻沒管風琴的和弦是不能把上一首樂曲的末日感延續。而巴哈的管風琴作品本身非常複雜,實在不易消化。沒有David Lang的作品作引子及Benjamin Millepied的編舞,是不會令人聯想這樂句不斷交纏的作品,當中每句可能代表不同的內容。燈光轉成白色,整個世界變得清明神聖。利落的黑白四瓣長裙竟因燈光變化而變成如神職人員的聖袍,此刻加入的舞者則穿上很利落的黑白色服裝。群舞不斷向上跳躍似是因剛逃離上一個邪惡的世界,更加渴求半空中看不到的神聖。舞台燈光的傾斜角度令舞者向上跳躍時的黑影較開場時的更大,為這個潔白畫面加添了不少黑色元素。群舞時,多位舞者支撐一位舞者向上爬升,但這似是人類即使如何在凡塵向上渴求神聖也不能逃離自身的「罪孽」,只是向上尋求時或者有不同的同道人扶持時,也許會少一點。但正因為這些凡間「罪孽」,神聖在整個畫面中更顯突出及可貴。

 

不得不說Benjamin Millepied能夠把巴哈的深度如此美麗地呈現在舞台,他詮釋作品的功力實在令人望塵莫及。而舞者們的高超技巧更把他的想像推上一個更高的層次。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因喜歡戲劇,而鍾愛大提琴及音樂。也因喜歡文字,而遊走於藝術行政及藝評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