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間的親暱」(Intimacy of Creativity)相信對於喜愛現代音樂或作曲家並不陌生,此音樂節由作曲家盛宗亮發起,參加者從世界各地徵選出諸位青年作曲家,本次音樂節入圍的青年作曲家共五名分別來自中國、香港、加拿大及美國(兩名),音樂節辦理目的以作曲家出發,希望透過與國際頂尖演奏家及作曲家在密集的交流下,讓青年作曲家進而由不同觀點瞭解作品,最後將改編後的作品公開發表,而音樂會共有兩場售票演出及兩場免費預演音樂會,筆者則是參與第二場的預演音樂會。
創意發想、創新思維為作曲家主要的工作,就有如建築師一般,首先天馬行空地想像建築的架構,畫好藍圖後開始尋找工程師,最後進入打樁的階段。當我們談論到創作的理想與實踐之間的關係時,創作者為求理想中的音色,會使用不同的符號、文字來說明音色的表現,這對演奏家來說是一大的挑戰,可能需要花時間學習新的演奏技巧或是改掉原本自身的演奏習慣,因此,為讓整首作品呈現的聲響最接近作曲家的想像,彼此間需要靠緊密的溝通、協調,同時也考驗雙方對現代音樂的理解及創作能力(我想這也是為甚麼此音樂節命名為「創意間的親暱」)。
經過緊密的切磋後,演奏家更能清晰的呈現作品,同時突顯樂曲獨特的地方,如音樂節藝術總監兼鋼琴家盛宗亮先生的作品《清水謠》,嘗試將具濃厚中國色彩的二胡與同樣是擦弦樂器的小提琴、大提琴融合一起,從中取得相同的音色及表現,另,巧妙的利用鋼琴短音型作為中西樂器之間的平衡,而慣於演奏西方音樂語言的演奏家來說,或許可以依賴模仿來呈現中國風的韻味,但此次演出在高度密集的排練並與作曲家直接的溝通下,明顯地感受到兩位弦樂演奏家不論是在滑音或弓法上,與二胡之間的對話相當流暢且自然,並不會是因非東方樂器演奏而感到突兀。同樣有著東方色彩的作品《秋夕迴聲》由陳啟揚博士所作,此作品改版前首演於2018年11月由嚴天成博士(Patrick Yim)與作曲家喬爾.斯米爾諾夫(Joel Smirnoff)於浸會大學演出,恰巧筆者出席該場音樂會,作品大量採用實音與泛音轉換的音色,呈現粵語聲調多變且細膩,原版作品曲長較為簡潔,演奏完畢時令筆者感到錯愕,仍流連於飄渺的泛音色彩中,這次聽到「加長」版本時,整體沒有大幅的修改,僅在原版後增加一段樂段,但可惜的是,頓點的分界稍顯清楚,感覺就算沒有新增的樂段也可以成立,與原版相較少了點悸動,實在可惜。
現代音樂時常被歸納為「不太受歡迎」的曲種,認為其音響效果不如尋常「和諧」,事實上作曲家想呈現的只是不同視野的畫面,如同作曲家珍妮花.希格頓作品《聲音》樂曲解說所提到:「……同樣,它並不意為著清晰的畫面,都取覺於聽眾的『觀點與角度』。」換言之,現代音樂的樣貌沒有正解,在於聽眾要如何放寬或界定聆聽音樂的界線,因而影響其所產生的畫面。《聲音》一曲為弦樂四重奏,其作品分為三個樂章,樂曲一開始從爆炸性的聲響逐漸進入最平靜的狀態,全曲未使用太多實驗性效果,仍處於「和諧」的和聲中(此指的和聲並非指調性音樂),也沒有明顯的停頓點來區分不同的樂章,僅以純熟的和弦變化將弦樂發揮到淋漓盡致,相當引人入勝,而那股震撼力遲遲無法釋懷,是首聆聽完會令人省思且有深度的音樂。
音樂會最後以貝拉.巴托克第三弦樂四重奏為壓軸,由寇蒂斯音樂學院駐團藝術家維拉四重奏(Vera Quartet)演出,其中發生小插曲,演奏到第二樂章時第二部小提琴不慎翻錯頁面,但由於該樂段屬快板樂章,需等適當樂句再翻回前頁,演奏家沒有因此停頓,則以背譜的方式持續演奏,這也展現演奏家對作品的熟悉度及專業度,相當令人敬佩。整體而言,以作曲家為主軸的現代音樂節並非常態,又有如此高標準及專業的演出與作品,也期待下一年帶來更多不同樣貌的作品。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